《松鼠》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松鼠的美麗和可愛。
2.借助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愛護小動物,自覺保護生態環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品讀課文、練習表達;學習松鼠搭窩活動特點,體會松鼠的機靈。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室、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屏幕出現謎語)
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同學們反應真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松鼠》這一課。(點擊課件,板書課題,學生觀察)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出示生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生詞)
學習課文要從字詞入手,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嗎?(電腦出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誰有信心來讀一下?
2、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
① 聽動畫小故事《小松鼠找花生》,聽后互相交流小松鼠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
② 過渡語: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這篇課文,怎么讀呢?可以自己大聲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同桌間互相讀,你讀一段,我讀一段,讀錯的地方互相給予糾正。讀完了再想一想,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外形、活動、吃食、搭窩)
3、學生匯報、交流。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現在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課文圍繞這一句話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松鼠的?
(2)學生匯報、交流。正像課文第一段寫得,老師也覺得松鼠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動物。你能看著圖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教師相機評價。(主要包括: 面孔、眼睛、毛、尾巴 等幾個方面。)
(3)指導齊讀第二句話。
(4)指導朗誦課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松鼠的美麗可愛,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麗可愛的樣子讀出來。兩人一組,注意同學之間互相評議。
(板書:外形——美麗)
(5)做小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2、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想一想,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的?誰來說一下?
是啊,我們是這樣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出示課件)先認真讀課文,多讀幾遍,再找出中心句,看看課文圍繞中心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的,然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最后做一個小練習。
課文不僅從外形上說了松鼠的可愛,還從其他方面進行了描寫,現在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像咱們學習第一自然段那樣來學習一下。一定要按照要求,仔細認真地學習,一會兒我們看哪位同學收獲最大。
3、學生自學課文,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1)分組介紹課文學習情況,要求按順序說完整。
①第二段主要講了小松鼠十分機靈(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話說一下)(板書:活動——馴良),然后小練習。
②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這個簡單處理,重點理解三個“它們”主要指代什么?“常常”一詞說明了什么? )(板書:吃食——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