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教案、說課、反思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以作者為榜樣,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理解內容的要求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語的理解不作為重點,
三、說教法
自讀自悟、討論交流法
本課為略讀課文,應以自讀自悟為主。根據葉圣陶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教師要更加放手,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說教學的大體步驟
1、學生參照閱讀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
2、抓住以下四個重點問題交流:
(1) 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或句子是什么?
(2) 引導理解欣賞重點句子
①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
②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
④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
⑤父親的教導讓我一生受用不盡——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3) 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側重體會選擇材料的恰當和表達的詳略得當。
(4) 適當引導,聯系生活實際。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確是一句讓人終生受益的話,盡管學生年紀還小,但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可適當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或所了解的事),以加深對“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理解,從中切實受到教益。
四、說教學效果
本節課學生沉浸在伊爾莎的角色之中,體會了成功的樂趣。從中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條,也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止一個。掌握了首尾呼應,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靈活處理問題,面對困難能有鉆死胡同,做個積極樂觀的人。
只是對課文生字教學沒能在本節課完成,需課下學習。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本課的較成功之處:
1、把整個課堂變為一個訪談節目,學生成為嘉賓,把文中故事娓娓而談,老師作為主持人,適時提問,自然流暢,情感教育滲透其中。
2、閱讀拓展和聯系生活實際拓展設計比較巧妙,加深了學生對本課的理解。
遺憾之處:
1、字詞學習沒能在學習課文中滲透,還要在課下占用時間,按排不夠合理;
2、導入還不夠精彩,雖結合了學生的生活,但沒有能足夠的激發學習熱情。當然問題還有很多要在以后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