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漢字王國
【設計意圖】做的法則決定學的法則,學的法則決定導的法則,教師引導學生制定活動計劃(導學案)才能讓學生更有方向,有方法,有效率地發揮主體性,更好地展示課堂主人的風采。
學生依照導學案(活動計劃)有步驟進行活動,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享受學習的快樂。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推到前臺,教師退到后臺。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和交流的機會,學生的主人意識和學習興趣的萌發才能激活課堂的生命。
活動結束了,收獲頗多,作心得體會一篇,附如下:
學生領我“遨游漢字王國”【原創】
南林小學 陶勇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中國漢字不了解,對中國漢字不喜愛,那怎么行呢?于是我拿出一周時間給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學生熱情之高漲,積極之興奮,領我和漢字撞個滿懷。
學生以文本活動建議為思路進行活動,以閱讀材料為依托一步一步引領我走進漢字,走進他們的世界,走進他們的心靈。
“老師,來參加我們的猜字謎活動吧!”班長熱情地邀請我。來到教室我仿佛走進了一個謎語王宮,教室里掛起了彩帶,彩帶上張貼著彩紙寫成的字謎。班長主持大家猜字謎,學生一一上來猜,猜中了字謎并要解釋一番,然后發獎品,學生熱情非常高,氣氛也活躍。我也被叫到猜一個字謎,謎面是“猜著一半”,我想了一會兒,說:“猜的一半,著的一半,合起來是睛字,眼睛的睛。”猜中了。學生為我鼓掌,還發了兩粒糖獎勵我。呵,好家伙,兩節課就這樣緊張而熱烈地過去了。
接著學生用一課時展示講出收集到的有趣的諧音故事,學生爭著一一上臺講自己準備的故事, 課堂上時時爆發出一陣陣笑聲,我也如孩子樣笑聲陣陣。漢字的魅力就在這笑聲中觸摸了。
進一步深入下去學習委員帶領我們了解漢字的起源,學習倉頡造字。讀中討論弄清“結繩記事”,“物語”,再讀中交流匯報倉頡造字的過程,品讀人們對倉頡造字的議論,讓我們在讀中自然去領悟漢字字形的魅力。讀是和文本直接的對話,與文本對話中思考,學生復述倉頡造字的過程,說說感受,學生無形中明白了思考內化的方法,我驚嘆著。
我們對漢字的感情在一點一點深化,又用一課時學生匯報了解的幾個漢字的來歷和漢字的演變。那一個個漢字的演變的講解,學生儼然是老師了,帶領我們對漢字的認識又進一步了。接著學生自讀甲骨文的發現,用問題交流來探知對文本的理解,你一言我一語,展示著課堂主人的風貌。有時面紅耳赤,有時細看聆聽,好不熱鬧。
在對漢字產生足夠興趣時,班長又順勢引導我們規范使用漢字,請一同學讀文本《一點值萬金》,讓大家談感受。在此基礎上班長讓我們說出發現街頭或生活中的錯別字,課堂上又像炸開的鍋一樣,一個個錯字別字無處藏身了,課后他們還約定誰發現生活中的錯別字多,并要幫助改正,那他(她)就是“糾錯王”了。在實踐中去明白領悟道理是強于說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