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說課稿
第一環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引用朱镕基總理的外交故事設置懸念:外交場上,風云變幻,波詭云譎,充斥著智慧與勇氣的博弈。我國前總理朱镕基在大記者問時,有位日本記者不懷好意地問:“昨天我家中被賊偷了,有人說是中國人干的,你對這件事怎么看?”猜猜他是怎么回答的。(生七嘴八舌議論)朱镕基總理就借用了春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晏子的智慧,巧妙地進行了反唇相譏,不僅挽回了面子,而且弘揚了國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晏子使楚》,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出答案。然后進行作者介紹。(課件)
這一環節懸念的設置,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第二環節——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1、 讀課文,正字音。女同學齊讀第一段,男同學齊讀第二段。要求:讀要讀得準,聽要聽得清。在別人讀的時候,你要認真聽,聽出同學朗讀中的錯誤,讀完之后,幫他指出來。
2、(多媒體顯示)讀準字音(課件)
3、再讀課文,注意節奏。(課件)
先聽老師給大家朗讀一遍課文,如果你覺得哪個句子的節奏自己把握的不準,就邊聽老師讀邊在書上做批注。
4、學生討論朗讀的語氣,齊讀課文。
教師指導:文言文學習的一個重點是朗誦,朗誦就要注意讀音、停頓,同時更要注意句子的語氣,請問下列句子各應讀哪種語氣?(課件)
5、翻譯《晏子使楚》。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同時用筆標出不理解的詞句。學生勾點圈畫,四人小組自由討論、交流。不能解決的問題板書。學生解疑。小組競賽翻譯課文。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書上做好筆記。圈畫出重點詞語和句子。
6 思考:本文寫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復述故事情節。然后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人物的形象,教師補充介紹晏子使楚的背景。(課件)
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學文言文的能力。基礎知識要落到實處,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寫法,培養語感。為賞析語言做好了準備。
第三環節、潛心體悟,研讀晏子
疏通文意之后,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對情節的把握,抓住“邏輯推理”引導學生品味領悟。本環節我設計了兩個問題。賞析晏子高超的反駁技巧。(課件)
1、說說楚王企圖如何侮辱晏子,晏子又是如何反駁的?結果如何?
2、你如何評價晏子和楚王?
學生活動。先分角色朗讀課文。一人讀出楚王的話,一人讀出晏子的話。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快慢、重音等,符合人物的身份。然后交流反駁的技巧。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注重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師生交流中,引導學生借助關鍵句的推理,賞析晏子的論辯技巧智慧,明晰晏子如何將楚之辱原封不動地還給了楚。其一,“使狗國者,從狗門入。”的潛臺詞是;你讓我從狗門入,你就是狗國。其二,“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一句就把又不肖的帽子反扣在了楚王的頭上。其三,以“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原因是“水土異也”的現象,反唇相譏“楚之水土使民善盜”。第三次的論辯話中有話,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借助幻燈片的展示,問題迎刃而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