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說課稿
再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和→不和→和”,簡簡單單一條線,一目了然!它既向學生晰地呈現出了《將相和》一文的行文思路,又很好地向我們說明了“和”的重要性!我喜歡這樣的板書設計,因為濃縮就是精華!更為巧妙的是整節課至此可以高度濃縮為一個“和”字。
總而言之,這堂課我之所以如此設計,是為了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1、努力做《語文課程標準》的執行者,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嚴格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形成立體式的目標體系,達到在“立言”的基礎上“立人”的目的。
2、努力將語文教學當作一門藝術來追求!藝術是講究層次的,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和”字,設計了“走近《將相和》、走進《將相和》、走出《將相和》”這一遞進式的教學過程。這樣做,是為了逐層遞進,拉近學生與秦、趙兩國,與藺相如、廉頗之間的距離,通過文本的細讀,使學生深入理解矛盾沖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后升華到一定的認知高度,從而走出文本,走進生活,了解到“和”一直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根源。今天的中國仍然秉承著“和為貴”的思想,“和”引領著中國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強盛。
3、努力做到“以讀為主”,我覺得“讀”永遠是最好的語文實踐。讀字,讀詞,讀句……讀文化!在這一節課中,我始終沒有忘記這一點!
最后,以一副對聯結束我今天的說課:
將相和,和衷共濟,文武雙全,一片愛國魂
師生攜,攜手并進,教學相長,兩顆進取心
謝謝大家!
附:板書設計
18、將相和
和 → 不和 →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