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說課稿
這里我讓孩子們想像著當時的情景,朗讀“我進去,我進去!”石猴的英雄性格已經初顯。接著抓住“瞑、蹲、縱、跳”等一系列動詞,感受石猴敏捷的身手以及過人的本領。
(三)品讀“善良無私”的石猴
這里我聲情并茂的朗讀這段文字:
“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多美的世界,多么幸福的一群猴子。“這段話里,哪一些詞扣動了你的心弦?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樣的石猴?”并追問孩子們:“如果你是一只小猴,你聽到這樣的話,你是什么感覺?”
學生會想到這些詞語:“自由,智慧,勇敢 ,善良”等,然后我順勢總結:“這就是石猴,后來的美猴王,自由的精魂,還有博大的愛。這些都是石猴成王的重要條件。”
(四)體悟“敢作敢當”的猴
進入水簾洞后,眾猴頑劣的本性大發。
“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這里我讓孩子們比較石猴和眾猴的不同之處,從而感受到石猴的冷靜與清醒。并體會石猴的語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感悟到石猴的聰慧、機敏。他不僅有過人的勇氣與本領,還很有心計,天生就是做首領的材料。至此,一個天設地造的神猴就走完了從石猴到猴王的過程。
本節課,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想像畫面、巧設疑問等方法,力圖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以激發孩子閱讀經典的興趣。讓經典名著走入孩子們中間,滋養孩子們的心靈。
本單元文化主題是“豐富多彩的文化”。在這一單元里,我們將隨著躍動的文字欣賞到一幅幅絢麗多姿的中外文化畫卷——有韻律和諧的宋詞名作,有如山水畫般的水墨徽州,有神秘、令人向往的布達拉宮。雖然只是冰山一腳,但也足以陶醉孩子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