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退司馬懿》課堂實錄
師:你知道了“皆”的含義。
生:全、都。
師: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詞語,比如說,草木皆兵、比比皆是、皆大歡喜等等。
師:能用你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將旌旗都藏起來。
師:聽了你的話,這個“之”指的是誰?
生:“妄行出入,高言大語者”,就是高聲說話者,擅自出入的人。
師:其實之有很多意思,比如說“送孟浩然之廣陵”,“之”有7種用法,一百多種意思,隨著學(xué)習(xí),我們就會學(xué)到更多,誰想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①
師:請你把這第一句話再讀一遍。
生:讀①
師:老師給你讀一遍,請你聽一聽。
生:讀①
師: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孔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聰明,我從“吾自有計”中看出來的。
師:聰明的孔明怎樣傳令的,請你讀一讀。
生:讀①
師:又看到了怎樣的孔明?
生:聰明伶俐,有智慧的孔明。(讀)
師:伶俐一般用來說小孩子,你又看到了怎樣的孔明?
生:我看到孔明很謹(jǐn)慎,很有智慧。
師:請謹(jǐn)慎的孔明來傳令(讀),你又看到了怎樣的孔明?
生:我看到了很冷靜的孔明,十余次飛馬報到時其他人都很慌張,而孔明很冷靜。
師: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看到冷靜的孔明,冷靜的孔明傳一下吧!(生讀傳令句)
師:一個聰明、冷靜的孔明躍然紙上,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看到孔明的過人之處呢?
生:我還能從“斬之”看到孔明很威武。
師:孔明又是怎樣做的,用文中的話說說。
生:到城樓之上,焚香操琴。
師:把那句話讀出來。(生讀原句)
師:我們自己來讀一讀,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孔明的過人之處。
生:我感受孔明很冷靜,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面前,他還笑容可掬。(讀③)
師:“笑容可掬”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啊?
生:笑得不自然。
師:是嗎?誰來幫幫他?
生1:我覺得孔笑容可掬是要迷惑司馬懿,讓他以為城里有兵。
生2:笑得很自然。
師:而此時城下是十五萬大軍,孔明笑得還那么自然,可見孔明——
生:很厲害、很自信。
師:自信,你來讀一讀(生讀③)
師:還有哪些詞?
生:從笑容可掬上看出他是為了讓司馬懿覺得他是笑里藏刀。
師:這是為了迷惑對方。除了從笑容可掬看出之外,還能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他的過人之處呢?
生:我還能從“焚香操琴”看出他想迷惑司馬懿,想讓司馬懿看見他還有心思彈琴,他們的兵一進去馬上中計。
師:操琴一般是什么時候?
生1:一般是得意的時候。
師:在什么時候彈琴呢?
生1:在安靜的時候。
師:安靜的時候,還在什么時候彈琴?
生2:悠閑的時候。
師:悠閑的時候,焚香操琴,請你讀一讀。
生2:讀②
師:還有嗎?
生:坐于城樓之上,感覺孔明一點也不怕司馬懿的15萬大軍,孔明很聰明、高明。
師:可見孔明臨危不亂,那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③)
師:你覺得琴聲中會有什么呢?(古琴伴奏)把你聽到的寫在課文上的空白處(生練筆)
師:你聽到了什么?
生1:我聽到了孔明堅信會騙到司馬懿,司馬懿會退兵。
師:還聽到了什么?
生2:孔明雖然表面很悠閑,但是也很緊張,怕城池失守。
師:還有什么?
生3:相信自己,自然放松,臨危不懼。
師:你已經(jīng)能通過琴聲感受內(nèi)心世界了。
生4:孔明很自信,彈琴自然,感覺城里好像真的有埋伏。
師:還聽到了什么?
生5:孔明很冷靜,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他也覺得很緊張,怕兵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