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說課稿
一、說教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后,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道理。
二、說學情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相信學生肯定會很喜歡讀,因此要采取多種讀的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課文,更好地去領悟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2、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談對幸福的理解。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說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理解智慧的女兒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三個牧童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1、課文的前19個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歷,指導學生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語言、動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中領悟幸福在哪里
(1)自讀這部分內容勾畫給你印象深的詞語、句子。
(2)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
(3)智慧女兒的出現,告訴了他們什么?
2、課文的后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了十年后,他們再次相聚的經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1)他們相聚之后看到了什么?出現這些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2)三個孩子分手后這十年里,各從事了哪些“有益于人類的勞動”?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默讀、勾畫、匯報。指導學生深入體會,他們為什么會有幸福的感覺?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學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2、爸爸媽媽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
3、你認為幸福還有哪些?
(五)作業設計
將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與大家一起共勉,并談出自己的理解。
舉例:“能使大多數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六、說板書設計
七、教后反思:
1、課堂容量過大,把本應兩節課的內容融入一節,使時間不夠寬裕。
2、課堂中的朗讀做的不夠好,也沒有時間及時指導;
3、由于時間關系,提前準備的小練筆也沒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