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花》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養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趕花采蜜的艱辛勞動生活,教育學生學習養蜂人用辛勤的勞動為祖國創造財富的奉獻精神。
2、默讀課文。了解來自呂梁山區的養蜂人一年四季到哪些地方趕花采蜜,了解不同花的花期,懂得“趕花”的真正含義。
3、摘錄課文中描寫蜜蜂趕花和養蜂人趕花的句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標上地名的地圖、課外資料2份、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課題:趕花
2、齊讀課題:注意讀出“趕”的味道。
3、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說說什么是“趕花”?
二、再讀課文,體會養蜂人的艱辛。
1、養蜂人一年四季馬不停蹄地趕花,他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呢?請在文中找出這些地名。
2、交流:(師出示地圖以及地名,讓學生明確每個地名在地圖上的位置。)
對啊!養蜂工人的馬不停蹄地趕花,他的足跡就遍布了祖國的天南海北。
3、分小組學習:
1)每個小組分發一份地圖。
2)提出學習要求:再讀課文,在地圖上按照季節用箭頭標出趕花的線路圖。
3)小組交流:
4)教師也相應在地圖上標出趕花的線路圖以及花期。
4、養蜂人如此馬不停蹄地趕著花期,但書上有關的動詞描寫是否一樣呢?讀讀課文,找一找!
1)學生交流:
2)教師出示:趕到——折回——朝北走——轉回——又跑到
3)用換詞的方法比較一下這些動詞的作用。
學生交流,體會養蜂人為了趕花期,來回奔波,生活的艱辛。
隨機板書:趕花路程遠,地點分布廣;工作那樣忙。
4)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這些詞語分別可以體現出養蜂人的趕花路程之遠,地點分布之廣;工作那樣繁忙。正好映襯了課題中的“趕花”的“趕”!
過渡:趕花人的工作那樣繁忙,生活如此地艱辛,那他們的內心又是怎樣的呢?
三、三讀課文,細細感悟!
1、讀讀課文,從養蜂人的言行中摘一、二句來說說你的感受!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談感受。o統一答案,只要學生說出自己感想合理即可)
3、結合學生的朗讀,理解“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馬不停蹄”三個四字的詞語。
1)“我們也和蜂兒一樣,一年四季極少在窩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開就往哪里趕。”(養蜂人,就天天與這些小生靈融合在一起,他們以此為樂)
2)“咱得馬不停蹄地往花開的地方趕,唯恐誤了花時。干上這路活,只能人趕花,不能讓花等人!”
(追趕著時間,追趕著芬芳,追趕著果實,追趕著甜蜜的生活。)
……
4、隨機提供補充材料。
四、齊讀最后一小節:
教師:寒來暑往,冬去春來,養蜂人每天干的是同一件單調而又極其平凡的事,但他們樂在其中,你看,當養蜂人說完話之后,又彎腰走進了帳篷,扛起一卷油布朝林子深處走去。
附:補充材料一:
蜜蜂釀蜜的保質期有3000年。
以30000只蜜蜂計算,釀蜜2個月能儲存20公斤的蜂蜜。
補充材料二:
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