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第一課時)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燃眉之急”、“艱苦”造句。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的精神世界。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入,整體感知。
1、通過你查閱的資料,你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彭德懷嗎?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出示填空:課文按照 的順序,寫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的事。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把這么長的一篇文章通過自己的讀書讀成一句話。以后我們每讀一篇文章的時候,都要這樣,讀完后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二、再讀課文,抓住重點。
1、接下來請大家打開課文,自由朗讀課文,看誰能根據課文內容,把課題讀成一句完整的話。(1、愛騾子;2、殺騾子)
2、你認為這大黑騾子是該殺還是不該殺呢?請你默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來說說理由。
三、 學習不能殺的原因:
1、本來,大黑騾子只是一頭極為普通的牲畜,可彭德懷為什么對這匹大黑騾子情有獨鐘呢?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回答。
“這匹從江西出發——像小山似的。”
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1、辛苦;2、愛騾子)
師小結:當時,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要牽著大黑騾子遛一遛,給它刷毛、撣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糧。這頭大黑騾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懷輕輕一拍它的脖子,它就會很乖地臥下,等著彭德懷騎上去再慢慢起來。打仗時,只要彭德懷一聲令下,它就勇往直前,從不退縮,多少個日日夜夜,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都能看見彭德懷與大黑騾子相依相伴的身影。我們一起有感情讀出對大黑騾子的喜愛。
2、“有時彭德懷撫摸著……一直看著它吃完。”(撫摸、念叨、分出、悄悄、塞進、看著)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及語言中,我們看出,在彭德懷的眼里 ,大黑騾子,根本就不是一頭牲畜,而是一個人,一名戰友,一位知己。他愛大黑騾子勝過了愛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一定要殺的原因
1、既然彭德懷那么的愛大黑騾子,那么的不舍得大黑騾子,為什么還要把它殺掉呢?
“過草地是——連野菜也找不到了。”
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最為艱苦、饑寒交迫、斷糧、連……也……挖野菜吃)
師補充:草地一望無際如浩淼大海,沼澤遍布,荒無人煙。除自然條件極為惡劣外,吃飯更是大問題。四野茫茫,找不到糧食。野菜、草根、馬鞍、皮帶等,成了紅軍充饑的食物。很多人到達草地前身體本來就已經很虛弱,有的因此倒在泥漿里再也爬不起來。有的看上去并沒有死,他們的眼睛還睜著,可是他們爬不起來了。戰友好不容易把他們扶起來,可他們又癱倒在沼澤地里,默默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