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21課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艱苦、燃眉之急”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含義。
4、在品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驗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并引導學生閱讀彭德懷及其他偉人的文章,學習他們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在學生反復朗讀、感悟、討論、評價的過程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具體的描寫,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思想感情。
2、理解“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1、閱讀有關長征的故事、文章,如《草地夜行》《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豐碑》等。
2、有條件可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長征》。
3、閱讀了解彭德懷生平及有關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1、交流彭德懷生平、長征相關知識。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每一句話,重點理解“燃眉之急、饑寒交迫”等。
3、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初步感知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部分。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語言、動作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3、挖掘課文空白點(第19自然段),聯系課文展開想象,練習描寫彭德懷心理活動的片斷。
4、在閱讀過程中,感悟課文通過描寫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品悟文章內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彭德懷的高尚品質。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1、齊讀課題。
2、復習: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一說:文章主要講了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預設評價: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得清清楚楚,真了不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老師把文章概括成一個字:殺。(板書:殺)
二、學習1-2自然段,體會彭德懷殺騾的無奈之情。
1、引入。
(1)同學們,我們再把目光定格在課題上。彭德懷,是什么人?說得不錯,彭德懷,是建國初期的十大元帥之一,在長征途中,是紅三軍團的軍團長。
(2)而大黑騾子呢?僅僅是一匹牲口,長征途中,是彭德懷的坐騎。
(3)課題用了一個“和”字,把將軍和牲口連在了一起,給我們的感覺就像在他倆之間劃了一個“=”,他們倆似乎平起平坐了。
2、理解彭德懷愛騾。
(1)這是為什么?在彭大將軍的心目中,大黑騾子有什么重要的位置呢?快去讀讀第2自然段,待會兒來談談這個問題。
(2)出示段落:“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跟隨彭德懷……一直看著它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