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
(3)哪位同學先來談談你的看法?(引導學生從大黑騾子、彭德懷這兩個角度來談)
a 大黑騾子一路上為紅三軍團做了很多事,無怨無悔,任勞任怨,紅三軍團離不開它!
b 彭德懷常常撫摸著大黑騾子,把自己的干糧塞給大黑騾子,并且看著它吃完,完全把大黑騾子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他還常常對大黑騾子念叨,完全不是把大黑騾子當成了牲口,而是把它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可以說,大黑騾子是彭德懷親密的戰友、無言的伙伴,是彭德懷的心愛之物。
(4)引導感情朗讀:談得很有條理,同學們從最細微的地方體會到了彭德懷和大黑騾子間的深情厚意,來,讓我們把這濃濃的愛、深深的情送入你的朗讀,感受這一份奇情!
3、理解環境艱難。
(1)既然和大黑騾子有這樣深厚的情意,為什么還要殺呢?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70年前,1935年8月,紅軍行進在茫茫的千里大草地上。
(2)這段路,在長征途中是一段怎樣的歷程呢?一起讀: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最為艱苦,就是艱苦到了極點,沒有比這更艱苦的情況了。來,讀出這種感覺。
(3)紅軍指戰員在怎樣的情況下向北挺進?一起讀:饑寒交迫。饑,就是餓;寒,就是冷;紅軍戰士們又冷又餓,承受著煎熬。來,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
(4)走在前面的部隊斷糧了,還可以挖野菜、吃草根,走在后面的部隊呢?什么都沒有了。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恰恰走在部隊的最后,課文中有個詞,叫殿后,一起讀。戰士們怎么樣了?讀: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斷糧時,紅三軍團的戰士們一個接一個、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了。多令人痛心啊!再來讀!
4、小結:看著一個個倒下的戰士,彭德懷把目光盯在了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身上,產生了殺騾子給戰士們充饑的念頭。老師把這個意思濃縮成4個字:心生殺念。(板書:心生殺念)一邊是立下了赫赫戰功、朝夕相伴的坐騎,一邊是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的戰士,產生這樣的想法,他是多么無奈呀!(板書:無奈)
三、整體感知,指導歸納標題。
1、引:文章剛開篇就寫了彭德懷為了讓戰士們走出草地,產生了殺大黑騾子為戰士們充饑的念頭。接下來彭德懷又做了什么?
2、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3-11自然段、12-20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嗎?
3、對,3-11自然段,寫了彭德懷向戰士們下達了殺騾的命令,遭到了大家的反對。12-20自然段,寫了彭德懷忍痛下令開槍殺了大黑騾子。你能把剛才這兩個意思,濃縮成像“心生殺念”一樣的小標題嗎?小組討論討論。
4、剛才每個小組都討論得非常熱烈,現在請大家把集體的智慧與同學們共享!哪個小組先來說說?
5、引導板書:下達殺令,開槍殺騾。
四、學習3-11自然段,理解彭德懷說服殺騾的過程。
1、同學們,剛才大家都說,彭德懷下達了殺騾的命令后,遭到了老飼養員、警衛員們的反對。所以,彭德懷要說服大家。(板書:說服)在說服過程中,彭德懷的態度有什么變化?快去讀讀課文吧!
2、大家讀得很認真,相信一定已經找到了。誰先來說說?讀得認真,找得也很準!彭德懷先是平靜的(板書:平靜),最后就不耐煩了(板書:不耐煩)。
3、指導讀好“平靜”的一段對話。
(1)同學們,彭德懷也舍不得殺大黑騾子,但他還是下達了殺令。老飼養員急呀,幾個警衛員更是急得大聲嚷嚷了。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彭德懷平靜地說出了殺大黑騾子的理由。看,這里是他們的一組對話。(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