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裝滿昆蟲的衣袋》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單元四篇文章旨在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細心觀察、探索自然的興趣。本文是一篇記敘文,主要敘述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課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第一部分,介紹了法布爾小時候的生活環境。第二部分,通過兩件事來生動地說明法布爾從小對昆蟲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獨自尋找“紡織娘”,忘記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卻花了大量時間觀察昆蟲并把捉到的蟲子裝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責罵也沒有改變他對昆蟲的迷戀。第三部分寫了正是這種對昆蟲的著迷,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課文的重點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導學生借助課文的具體語句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與癡迷就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大自然的各種現象充滿著興趣。文中人物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喜歡閱讀的文本。在語文學習中,基本具備了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聯系上下文積累理解詞句的能力。但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大部分學生對一些深層次的感悟難以體會到位,需要在課文學習中加強練習和培養。
【教學重點】從學生有限的生活積淀和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爾迷戀昆蟲的重點語句,在讀中一步步走進人物內心,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無比癡迷的情感。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能認讀“萊、棲、蠕、兜、癡”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昆、紡、察、罵、毒、垃、圾、殿”等8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縱橫、鳥棲蟲居、癡迷、蠕蟲”。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學習抓住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發現哪些是值得揣摩的關鍵詞句,知道怎樣寫批注。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師講故事,內容為法布爾《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斷,激起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課件出示)同學們,知道這本書是誰寫的嗎?法布爾。他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出示課件),他用一生寫成了這本《昆蟲記》,這本書曾經被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多次重印,在生物界和文學界都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于法布爾的故事,相信學習了今天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他為什么能寫成這本書了。(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看到這個課題,你有哪些疑問呢?想知道些什么?
學生質疑。
質疑預設:①課文為什么要叫“裝滿昆蟲的衣袋”?
②是誰的衣袋里裝滿昆蟲?(你自己找到答案了嗎?)
③他的衣袋里為什么要裝滿昆蟲,而不裝其他的?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來揭開問題的答案吧。
(設計意圖:由《昆蟲記》中的一片斷引出主人公的簡介,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讓學生對課文題目進行質疑,培養學生的開放思維,也能進一步了解學情,因學定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1.師: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