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詩兩首 作者資料
葉紹翁簡介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祖籍建安,《四朝聞見錄》自署龍泉(今屬浙江)。從葉適學,與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仕歷不詳,后棄官居西湖。有《四朝聞見錄》五卷,詩多散佚,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板》一卷。葉紹翁詩,以汲古閣影宋鈔《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小集》(簡稱江湖集)、《兩宋名賢小集》(筒稱名賢集)。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代表作有: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臺,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楊萬里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自號誠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縣黃橋鄉(xiāng)湴塘村)人。歷任太常丞兼禮部右侍郎、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讀,官至寶謨閣學士。他是南宋杰出的詩人,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被后人推為“南宋四大家”。
紹興二十四年(1154)春,楊萬里進士及第,授贛州司戶參軍。二十九年(1159),調任永州零陵縣丞。乾道三年(1167)春,楊萬里至臨安,上政論《千慮策》30篇,深刻總結了靖康之難以來的歷史教訓,直率批評了朝廷的腐敗無有,提出了一整套振興國家的方針策略,充分顯示了楊萬里的政治才能。
楊萬里是一位熱忱的愛國者、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戰(zhàn),始終反對屈膝議和。在進奏皇帝的許多“書”、“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誤。他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謫時弊,無所顧忌,因而始終不得大用。
楊萬里是我國古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走過的是一條由廣學博取、轉益多師而至面向現(xiàn)實、師法自然的道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詩風。創(chuàng)造了他新、奇、活、快、風趣、幽默的“誠齋體”,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建立了自己的詩派。
楊萬里晚年忤宰相韓侘胄,家居吉水十五年,憂憤而死,享年80歲,賜謚文節(jié),追贈光祿大夫。平生著作甚豐,相傳有詩2萬余首,現(xiàn)存詩4200余首。今存《誠齋集》有詩文133卷,有《楊文節(jié)詩集》、《楊文節(jié)易傳》、《楊文節(jié)文集》等著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