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課堂實錄:《游園不值》)
片段一:復習導入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同學們還記得學習古詩的“四步法”嗎?
生:釋詩題
生:知詩人
生:明詩意
生:悟詩情
師:今天,我們就用學習古詩的“四步法”來一起學習《游園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這兩首古詩。
片段二:學習古詩
1、復習韻律
師:請大家自己讀一讀古詩《游園不值》,想一想七言的古詩應該怎么讀,用筆標出停頓。
生: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2、釋詩題
師:游園不值的“游”就是?
生:游玩
生:游覽
師:我們以前曾經學習過《尋隱者不遇》這首詩,這里“值”和“遇“的意思一樣,“值”就是?
生:遇到,碰到
師:“游園不值”就是?
生:游園沒有遇到主人
3、知詩人
這首師的作者是南宋大詩人葉紹翁,哪位同學知道葉紹翁的有關情況?
生:葉紹翁 南宋中期詩人。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
生:他是江湖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代表作有《游園不值》、《夜書所見》、《嘉興界》、《田家三詠》、《漢武帝》等。
生:葉紹翁詩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賢小集》本。他別著《四朝聞見錄》,雜敘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事,頗有史料價值,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本。
師:你還知道南宋時期還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和作品?
生:辛棄疾,我讀過他寫的詞《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生:陸游,我學過他寫的詩《示兒》
生:楊萬里,我學過他寫的詩《小池》
生:林升,我學過他寫的《題臨安邸》
生:蘇軾,我學過他寫的《水調歌頭·中秋》
師:大家知道的還真不少呀,能夠把以前學過的知識牢記在腦海里,用的時候能拿得出來,真不錯。
4、明詩意師:“應”在這里讀“yīng”,組個詞是?
生:應該,應當,(在這里,“應”就是“應該”的意思。)
師:“憐”,用“憐”打頭組個詞語
生:憐惜
生:憐愛(對,憐,在這里就當“憐惜”、“愛惜”講)
師:“屐”就是古人穿的木底鞋,下面有兩個齒。
師:印,當動作講,就是“踏壞”。“蒼”是什么顏色?
師:綠色(蒼苔,就是綠色的苔蘚。誰能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完整?)
生:應該愛惜屐齒印,踏壞翠綠的苔蘚。(這樣的話是什么意思,大家能明白嗎?)
生:不明白(怎么說就通順了呢?詩人愛惜的是什么?)
生:苔蘚,舍不得踏壞它。(那這句話怎么說?)
生:應該愛惜這里的景物,不要用屐齒踏壞這里的蒼苔。(這下,句子的意思就明白了。)
師:“扣”就是“敲”,“小扣”就是?
生:輕輕地敲(為什么不是大扣?我們以前曾經學過“推敲”的故事)
生:輕輕地扣表示一個人有禮貌
生:表示一個人有修養(詩人是一個文人,做事情很文雅的,所以非常符合詩人的身份)
師:“柴扉”就是“柴門”,這句話連起來怎么說?
生:輕輕地敲打柴門,很長時間也沒有人來開門。
師:主人為什么不開門呢?
生:主人可能不在家,也到外面觀賞美麗的風景了。
生:可能去找葉紹翁去了
生:可能到集市生買東西去了
生:可能去走親戚了
生:可能在午睡呢,因為詩人是輕輕地敲,所以沒聽到
生:可能主人不希望有人來打擾
生:可能主人是怕來人破壞了這里的景色
……
師:詩的后兩句意思比較簡單,誰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