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 凱勒 一課教學細處見文味
今天隨堂聽課,聽了《海倫 凱勒》第二課時。邊聽邊思考,有點感受想和大家分享。雖然今年不教畢業班,但這篇課文以前教過,對比今天的課堂,我感覺教學線條粗了些,有幾個細節沒有能夠把握好。我把自己過去教學時注意的幾個細節說一說,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細節1:“隔絕”一詞的教學,應當把這個絕字充分體現出來,不僅要準確地弄懂絕的意思,還要讓學生根據海倫的實際情況想象到底什么和海倫永遠地隔開了,而且隔絕了【隔開和隔絕區別就在于一個絕字,什么叫絕?沒有一絲一毫的光線,沒有一點點哪怕最細小的聲音,那才叫隔絕啊!】。由此可以充分理解海倫起初脾氣暴躁的原因了。
細節2:海倫為了摸單詞,小手指都磨破了,磨出了血。這處我曾經引發孩子們討論:小手指可以有兩種意思:其一,幼嫩的手指;其二,人的小拇指。這里應當是哪種意思?【顯然應當是前者,因為下文寫老師逐一給海倫包扎的句子。】
在這之后想象怎樣拼命地學才導致了那么多的指頭磨出血來,結合海倫的年齡想想,自己眼中出現了一個怎樣的海倫?
細節3:練習,練習,練習…… 一處的教學,我引導學生注意并討論以下3個問題:1 練習之間為什么用逗號,不用頓號?【讓學生分別將用頓號和逗號的例句反復讀,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讀出停頓時間的差異,從而理解作者這兩個逗號用的是那樣深沉,而富有層次。】
2 三個練習的層次有何不同?【引導學生讀出三個練習的不同層次,可以是漸強,也可以是漸弱,只要學生能說出道理即可。當年,我的兩個學生是這樣說的:我讀得越來越高,是因為海倫的形象在三個練習中,在我的心中越來越高大。另一個孩子說:我讀得越來越低,是因為我想到了海倫練習中吃的苦,我想到她的手指,我越來越心疼,所以越讀越慢。】
3 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具體的情景?【引導學生聯系上文寫到的內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充分體會簡單詞匯重疊后豐富的表達內容。】
這課教學細節還有不少,我暫舉三個和大家交流,希望您能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