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教學反思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
《鄭和遠航》較詳細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對話表演中來體會鄭和為促進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發憤努力的情懷。
文章的結尾“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直到現在,有關國家還流傳著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這段文字,全面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點明了鄭和遠航的意義和深遠影響。所以,教學本課,在學生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后,我就以此為突破點推及全文,引導學生細讀感悟,加深理解。
我先請學生自己讀讀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問題。學生讀題后,紛紛提出了“鄭和遠航,規模到底有多大?”、“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鄭和遠航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等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中比較容易的,就馬上解決掉。選擇一些有探索意義的問題作為本堂課要研究的重點。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有了明確的目的性。而且因為這些問題來源于學生自己,所以激發起了他們的探索欲望,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學習氛圍。
比如,抓住“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一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相關內容,體會鄭和頑強探索的精神:在感悟充滿兇險的遠航時,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重點從兩個方面感受理解。一是險惡的風浪,從“像脫疆的野馬”“咆哮”“仿佛要把船只撕裂”等描寫,感受海浪的巨大與可怕。二是海盜的襲擊。適當補充這是當時橫行在海洋上的一支最強悍的海盜,他們勢力雄厚,足有五千多人,十分猖獗!通過反復誦讀,引導學生從文字里感受遠航的兇險與可怕,則與兇險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鄭和機智、英勇和智慧的形象在不知不覺中突顯出來了。同時引導學生融入想象,朗讀這段驚心動魄的文字鄭和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深深刻入學生心里。
有一段話出發,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學習了這篇文章。這種學習方法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執教了《鄭和遠航》這一課。這篇課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并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這節課上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緊扣題眼、突出重點:
本課的題眼應該是“遠航”。何為“遠航”?課文的最后一段文字做了很好的說明。“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直到現在,有關國家還流傳著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這段課文,正是本文的重點和中心所在。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規模之大”這一環節時,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讓學生先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