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這件事讓我認識到,在教育教學中,給學生一點寬容,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時間與空間,打破了他“犯錯誤就批評、處分”的思維定勢。重新審視老師的態度,進而重新審視自身的行為,對所犯錯誤產生新的認識,進而自發的產生一種動力--自律力,讓學生自覺地遵守紀律,規范自身行為。給學生一點寬容,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增進師生關系。屢教不改的學生,自尊心往往受到挫折、打擊,在心理上表現出矛盾、恐懼、不安,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在行為上常常表現為:有話不敢跟老師講,有問題不敢請教學生,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不敢參加。老師對學生的寬容,決不放縱,任其自流,而是要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給學生,讓學生從自卑感、恐懼感中解脫出來,減輕心理壓力,恢復師生之間的正常交流,還給學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得以改善和升華,學生就會主動靠近老師,理解老師,接受你的教育與幫助。給學生一點寬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律力,提高學生內因作用力。教師要學會寬容學生,就要在工作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愛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才能贏得學生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用愛引導學生熱愛他人、關心他人
在老師運用師愛教育學生、感染學生的同時,在班級教育管理中我也很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心。在同學發生爭執、矛盾時,引導學生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使學生懂得關愛他人。在班級管理中,我也經常在日常的小事中,讓學生關心自己身邊的同學。同學病了,熱心幫助,帶去看病;同學有困難,伸出援助之手;同學的學習不懂,主動給他講解……在班級中同學們互相關心友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弊屛覀冇谜嬲\的教育,用心靈贏得心靈,讓我們憑借愛和期待自然地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用教師的愛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