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說課稿
第二板塊,字正腔圓,博古通今。讀通讀懂課文,理清課文段落。這一板塊針對a類目標的第二個要求,在理解文言詞匯的基礎上,理清課文層次。大約用時七分鐘。
1、本課生字新詞數量多,難度大,我嘗試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來分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學生能自學的,讓他們自己預習的時候去解決。有一定難度或者本課必須要涉及的字詞就花點時間一起討論。對于這些詞語,如果想通過口頭釋意,有板有眼,唯恐丟字漏字,無疑是喧賓奪主。我采用的方法是引導學生讀懂前后句子,挖掘語句間的關系,從而理解詞語。為此我就有針對性的鼓勵學生同桌合作,通過快速默讀課文,聯系上下文去讀懂文中的文言詞匯,互讀互悟。在這一環節一并檢查預習效果。
2、在理解文言詞匯的基礎上,請同桌互相交流,本課按什么順序記敘?分為幾部分?得出“喝酒”、“上岡”、“打虎”、“下岡”這四個小標題。完成對課文層次的劃分。
第三板塊,品讀課文,以“喝酒—上岡—打虎—下岡”為主線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體會人物性格。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b類目標。即通過快速默讀課文的訓練,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來體會武松鮮明的個性特征。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用時大約二十分鐘。
1、喝酒這一部分,主要突顯了語言方面的特點。我先讓同學們快速默讀這一部分,并同桌交流預習作業中畫出的武松的語言。通過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有什么特點?同學們通過預習并交流討論后應該很快能夠體會出,通過武松的語言,可以看出武松的倔強、豪爽。當然,孩子們也會有其他比較率性和獨特的答案,對此首先應該給予肯定并適當點評引導。這時我趁熱打鐵追問,你是通過哪些句子具體體會到武松的性格特點的?讓孩子們找出具體的相關句子。
2、描寫武松上岡,作者著重從心理描寫入手。寫了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動。這三次心理活動描寫的后兩處是隱性的心理描寫,比較容易忽略。在預習時已讓孩子們初步找過心理描寫,所以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從三處心理體會武松的內心變化。側面烘托武松的英雄氣概。
3、景陽岡上打虎時,需抓動作見特點。教這部分時,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動作進行教學。提問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通過他的什么來寫的?引導他們說出這一部分的特點是通過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在明確本環節的基調后,請孩子們交流在預習時畫出的老虎和武松的動作詞。從中體會人物特征。那就是武松力量超人,機敏過人。
從“掄、劈、揪、按、踢、提、打”等詞可以看出武松力量超人。從武松三次“閃”突出武松的“機智”或“機敏”。然后我點撥,“閃”這個動作字跟哪些字比較接近?鼓勵學生說出一些相接近的字,引出“躲”字。順勢提問,“閃”與“躲”在這里哪個字用得更好?用“閃”對表現武松的形象好在哪里?
這樣層層遞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進一步感受武松的大智大勇,豪爽好強,處世不驚,并激發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較為妥帖的體現出了打虎這一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