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主精神的啟動——《威尼斯的小艇》教學實錄與評析
(生讀)
師:剛才,你注意強調一下“又窄又深”的特點。讀的時候,如果能將“二三十英長……”“長”的特點也強調出來,就更好了。來,再試試。
生:小艇有……
師:請你讀打比方的部分。
(生讀)
師:“有點像——獨木舟”,多有趣的樣子!讀得不錯。
師:下面,老師再請一位同學讀直接寫小艇特點的部分,全班同學讀打比方的部分,誰來讀前邊的部分?
(生讀)
師:“新月”該有多美啊,讀的時候,能讓人感到造型很美嗎?“像——”書上這么說呀,讓我們仿佛親眼見到了小艇的樣子。(出示小艇模型)現在我們可不可以不看書,把小艇的特點回憶出來?準備——(學生邊看模型演示,邊試背課文。)
[結合觀察,從理解到記憶。從讀到背,引導的方法既有序,又多變。這樣,學生學得輕松,在無意注意中獲得了一個學習方法。]
師:學得很快,背得真棒!(指板書)你看小艇的樣子是這樣——(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樣舒適、充滿情趣。這還都離不開船夫的——(駕駛技術),那作者是怎樣具體地寫出船夫“駕駛技術特別好”呢?
[過渡得好,非重點的第3自然段課文只用一句帶過。這一跳躍,節省了時間,突出了教學目標,讓學生圍繞重點自己去思考讀書,這叫做“疏能走馬”,留下一個“開闊地”,給孩子形成一較多的思維空間。]
師:我們能不能給寫船夫駕駛技術特別好的這個部分設計個表格或提綱,讓人一看就知道,“船夫駕駛技術特別好”?(學生邊讀邊動筆自行設計)
(師巡視,發現典型。)
[好一個“邊讀邊設計”,整整7分鐘讓學生自行讀書,自行思考,自行作業,保證學生獨立學習的時間,此教學設計夠大膽。從課堂的效果看,完全讓人見到閃爍的智慧火花,學生自主精神,淋漓盡致地得以表現。]
師:設計好的同學想一想,如果讓你向大家介紹你的設計,你準備怎么說呢?
(師繼續巡視)
師:現在,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同學的設計。(投影卡片)從他的設計中,你看出他都讀懂了什么呢?
生:我看出他讀懂了“船夫的技術特別好”,表現在三個方面:在船只很多,速度很快的情況下,船夫能操縱自如;在擁擠的情況下,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在……他的第三點漏了在什么情況下船夫做到了平穩穿過的,我認為他沒讀懂這一點。
師:那么究竟是在什么情況下,船夫平穩穿過?請大家再讀書幫他補充上去。
(生讀)
生:船夫是在極窄的地方做到平穩穿過的。
師:這位設計者,你同意嗎?今后讀書時再認真一些就更好了,好嗎?我們再來看看這兩份設計,(投影)仔細看看,有什么不同嗎?
生:我覺得第二份設計比第一份簡單明了,他抓住了這一段的關鍵詞來設計。
生:我覺得第二份有總的概括“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有總有分,條理鮮明。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的設計各有特色,有的抓住了關聯詞(投影演示);有的分為“情況”與“表現”兩方面來說明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投影演示);還有的,一份(投影演示)老師一時不知該怎么介紹了,它用上了好多書上沒有的詞,我們還是請這位設計者向大家介紹吧,設計者是哪位?
師:你是怎么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