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素描作文》教學實錄
師:“笑著說”,還不如用“不好意思地說”。
生:“今天我吃完早飯,把剩菜放進冰箱時,順手把手機也放了進去。真是年紀大了,又犯糊涂了。”
師:嗯,很好。
(生全部讀完后,教師逐一點評五個同學的表現。)
師:(請第二組同學上臺)現在你們8個同學,注意了。一開始“爺爺犯糊涂……”這段話記得么?這段話可以不可以擺到文章里面去?
生:可以。
師:應該放哪兒?
生:開頭。
師:為什么可以放進去?
生:可以介紹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師:爺爺年紀大,犯糊涂,結果呢,發生了后面的事。開頭這段話是總的介紹,然后引出一件具體的事。好,你們8個同學誰愿意來讀?
生:爺爺年歲大了,老干糊涂事,鬧出許多笑話。有時候,他提著眼鏡找眼鏡。還有一次,他回家的時候,竟摸錯了門。
師:這個“竟”比老師用得好,“竟摸錯門了”,這是不可能的事,結果發生了,用“竟”。
生:竟摸錯了門,差點被人當成老賊,送到派出所去。可不,今天他又鬧笑話了。
師:非常好。又鬧什么笑話了呢?好,故事開始……
生:今天爺爺出門給人看病時,發現手機不見了,就折回了家門,連忙大叫:“哎呀,我的手機呢?我的手機去哪了。”看到爺爺上躥下跳……
師:“上躥下跳”不好,換個詞好嗎?
生:急得團團轉。
生:急得直跺腳。
生:爺爺急得心急如焚。
師:爺爺心急如焚,“急得”就不要了。
生:爺爺心急如焚,大聲叫喊:“大家都出來啊。我的手機不見了。”全家都跑了出來。爺爺說:“你們快幫我找找。我的手機丟了。”老伴說:“我去臥室找。”“那我去書房找。”“那我就去客廳找找吧。”
師:你發現嗎,你的話有點重復啰嗦。
生:這時候,我突然靈光一閃。
師:靈光一閃。(師伸大拇指贊揚)
生:“爺爺,手機開著還是關著呀?”我抬頭問爺爺。爺爺毫不猶豫地說:“開著呢,開著呢。”
師:對了。這里看起來好像重復很多,但符合生活的習慣。
生:我有辦法了,我急忙拿出自己的手機,撥通了爺爺的手機號碼。
師:真好。
生:丁零零,我一撥通爺爺的電話,就聽見從廚房傳來一陣手機的鈴聲。我趕忙跑去廚房。
師:跑去廚房?沒這種說法。跑到廚房去。
生:我趕緊跑到廚房去。原來,爺爺的手機正躺在冰箱里“唱著歌”呢!
師:還可以。來,這個同學。最后一段讀出來就圓滿了。
生:手機怎么會在冰箱里呢?爺爺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原來是這樣。孫子們……”
師:孫子們?兒孫們可以,知道嗎?兒孫,兒女,孫子,這可以叫兒孫們。孫子們都是孫子了。
生:“這是怎么回事呢?”爺爺說:“我老糊涂了,今早吃早飯時,把剩菜剩飯……”
師:“吃早飯時,把剩菜剩飯放冰箱里……”有這種說法么?“吃完了早餐——”
生:我年老糊涂了,吃完了早餐,把手機同剩菜剩飯一起關進了冰箱里。
四、加題目,做練習
師:自從我們生活當中出現了手機,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手機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演變成許多故事。我們今天的故事是手機系列的一個,如果手機前面加一個字,就是這篇文章的題目。
生:《找手機》
師:可以。可否在手機后面加幾個字,變成一篇文章的題目呢?
生:《手機失蹤了》
生:《手機去哪了》
師:現在有個電影叫《爸爸去哪兒》。如果這篇文章是寫人的可以嗎?什么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