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英魂
朗讀:讀出鄧世昌與全艦官兵用生命保衛祖國的決心與勇氣。
你是怎么讀懂“置之度外”的?(聯系上文。抓鄧世昌、全艦官兵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體會。他們是典型人物。)
鄧世昌等愛國將士還怎么把生死置之度外?
②敵軍艦隊發現“致遠”艦向“吉野”艦猛沖,立即集中火力轟擊“致遠”艦。“致遠”艦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沒有停止前進,而是像一條火龍乘風破浪,繼續沖向“吉野”艦。“吉野”艦上的敵軍見此情景驚恐萬狀,紛紛跳水逃命。敵軍艦長也嚇得目瞪口呆,魂飛魄散。
抓敵人的神態、動作體會出面隊比自己強大的敵人,鄧世昌等人在彈盡、在船即將沉沒的時刻,用“致遠”艦做武器,誓死保衛國家。
通過寫敵人的神態、動作、表情,來突出鄧世昌等人的品質,這叫什么描寫?(側面描寫)這樣描寫的好處是什么?(襯托人物高大的品質。)
想象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朗讀。
你還從哪讀懂“置之度外”?
③鄧世昌落水以后,仍不停地大喊殺敵。他平日飼養的愛犬游到他的身邊,用嘴銜他的手臂和辮子,想救起主人;有個隨從還把一只救生圈扔給鄧世昌,但是他都拒絕了。鄧世昌決心實踐自己的誓言:“與軍艦共存亡!”他沉沒在洶涌的波濤之中,壯烈犧牲了。全艦二百多名將士,除十六人獲救以外,其余全部壯烈犧牲。
引導學生體會鄧世昌等人的錚錚鐵骨。為了祖國寧死不屈。
朗讀,讀出鄧世昌視死如歸的精神。
我們怎樣讀懂“置之度外”?(聯系下文)
④小結學法:
通過這部分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習詞語
在這部分中,我們看到描寫戰爭,既要有戰爭場面的描寫,又要有典型的人物,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面襯托。
⑤ 讀2——6自然段。
讓我們再回到甲午海戰的戰場,感受英雄們的偉大精神!
指名讀4——6自然段。
3.學習第7自然段
這場戰爭的結局是怎樣的?它給我們留下了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
由于雙方軍力的懸殊和當時政府的無能,我們戰敗了(板書:我方戰敗)。但是,在這場戰爭中,以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將士的崇高精神卻永遠留在全國人民心中。
齊讀課文。
4.回歸整體:
討論:本文以中日甲午戰爭的始末為線索來敘事寫人,為什么題目不用《中日甲午戰爭》,而命為《海上英魂》?(本文是通過敘事來歌頌赤子情懷,表達對鄧世昌這樣的民族英雄的懷念和哀悼,希望這些永遠長眠在大海中的英魂能夠安息。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
(三)拓展活動
查找有關中日甲午戰爭的影視、書籍、圖片、資料進行觀看或閱讀。
板書設計:
侵略中國爆發戰爭
海上英魂英勇抵抗生死置之度外
我方失敗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