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金錢的魔力(A、B案)
1.在《百萬英鎊》這篇短篇小說中處處可尋覓到這樣的生動描寫。感興趣的同學可讀原文,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
(發下原文的閱讀材料或者介紹網站。)
2.了解作者──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馬克吐溫的《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乞丐》等作品,描繪了一幅幅形象資本主義社會的幽默畫。這些作品讀來親切、自然,充滿輕松的幽默又蘊涵深刻的批判意義,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四、作業
閱讀一篇文章,做一則讀書筆記:(課標《同步閱讀》同主題文章)摘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情描寫的句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福建省廈門市康樂小學 葉雪冰)
b案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故事
1.出示課題“金錢的魔力”。
2.自由讀課文,思考:從課文的描寫中看,金錢到底有怎樣的魔力?
3.課堂交流。
學生可能有各種回答,都是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應該盡量承認他們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圍繞課文,從課文中得出結論。比如:金錢可以讓一個人的笑容凝固;金錢可以一下子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金錢可以讓一個流浪漢受人尊重……
同時,還要讓學會生朗讀相應的課文,以檢測學生認識生字,讀通課文的情況。
二、再讀課文,談談感受
1.默讀課文,思考:
(1)讀了課文,你對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個詞來表達你的感受。比如:討厭、喜歡、厭惡等。
(2)你的這種感受來自于什么地方?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說說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討論,形成組內意見,推選發言人。
3.課堂交流,談談感受。
一般情況下,學生一致的感受是討厭或厭惡,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學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讓學生把話說完,注意學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時也要注意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
理由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
(1)托德:從刻薄的嘴臉到一臉的窘況,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變化。
(2)老板:從恥高氣昂到過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說的一場段話中。
4.討論,我們為什么要厭惡或討厭他們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點,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概括。
三、研讀重點,體會語言
1.讀讀課文中有關段落,想一想:在這篇課文中,你覺得托德和老板這兩個人,哪一個描寫得更加傳神?
2.交流各自的觀點,展開討論。
在學生的討論中,教師要隨機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的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體會描寫的傳神之處。
3.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
四、作業
1.課外閱讀《百萬英鎊》。
2.背誦第6自然段。
(杭州市余杭區實驗小學 洪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