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工地夜景(浙教教案2篇+相關資料)
3、朗讀重點句,完成《作業本》第2題。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明確寫作順序。
四、作業:
1、《作業本》第4、6題。
(仿寫時注意:前后兩種事物必須有相似點,但又必須是不同的事物。)
2、有能力的學生完成課后題5*。
教學后記
1、文中有許多好詞好句,指導學生積累。
2、模仿課文寫一篇短文,較好。
《葛洲壩工地的夜景》的句法訓練
l、訓練點
浙江省義務教材五年制第8冊第12課《葛洲壩工地的夜景》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句:“葛洲壩真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鏈,鑲嵌著無數珍珠和寶石。”
2、訓練目標
比喻句的掌握和仿寫。
3、訓練過程
(1)出示例句,默讀感知比喻句。
(2)弄清本體和喻體:說說句子中間用什么來比喻葛洲壩。
(3)討論:揭示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
“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鏈與葛洲壩有什么相似之處?”(參考答案:形狀相似,遠遠望去,兩者皆呈現出帶狀。)
“無數的珍珠和寶石與葛洲壩又有什么聯系?”(參考答案:葛洲壩上燈的海洋與無數的珍珠寶石同樣燦爛、晶瑩、光彩奪目。)
(4)了解外部特征,找比喻詞。
作者用哪個詞把相似關系表達出來的?(參考答案:真好像)我們還學過哪些這樣的詞語?指名說。(參考答案:好似、像、仿佛、像……一樣等。)
(5)讀讀劃劃,評會作者的感情。
(輕聲讀句子,用“。。”圈出你喜愛的優美詞語,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作者用這美好的事物來比喻葛洲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自由朗讀,要求:邊讀邊想象,評會情感。
(6)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比喻句中用來比的和被比的兩種事物應注意些什么?
(7)鞏固訓練:在文中找其它比喻句,嘗試分析。
(課文中原句略。)
(8)拓展訓練:
(出示小黑板)
a、春天的農田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熱鬧的大街好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訓練設想
中高年級對特定句型的掌握,認識其規律成為知識組塊,尤為重要。長期這樣訓練能形成語言的整體,為理解段與篇打好基礎。本例訓練就是通過充分有序地展開訓練過程,揭示比喻句中喻體和本體的相似及了解外部特征,訓練層層推進,能使學生準確而迅速地抓住其構句規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葛洲壩水利樞紐
葛洲壩城區占地8.6km2,人口15萬。城區有主干道3條,道路總長37km;主、次排水溝總長36km,各類市場12個,總面積5.1萬m2;大中小學校、幼兒園21所,在校學生2萬余名;大小醫療衛生機構46個。
葛洲壩城區全景
葛洲壩集團組建了城區管理建設局,高效有序地行使城區管理、城區建設、教育培訓、醫療衛生、文化及文化設施管理等社會和企業后勤職能,推動城區人居環境大為改觀,職工生活質量穩步提高,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峽工程的實驗壩--葛洲壩水利樞紐位于長江三峽末端的宜昌市境內,距上游的三峽水利樞紐38公里。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自1970年12月30日動工興建,于1988年12月10日全面竣工。壩線長2606.5米,壩高53.8米,總庫容15.8億立方米。每秒最大泄洪量110000立方米。發電裝機21臺,總裝機容量271.5 萬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度。其電送上海、河南、湖南、武漢等地。通航建筑物年單向通過能力超5000萬噸。工程建設總投資48.48 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