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三、抓住重點,細讀感悟
1.抓住“家家戶戶”,讀出“德國人愛花之真切”的情感。
(1)師談話過渡:課文說“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曾多次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文中有一個多次出現的詞最能說明德國人愛花,讀讀課文,找一找這個詞,并把相關的語段畫下來。
(2)學生讀課文,找相關語段,談自己的體會。
(3)課件隨機出示下面句子,教師作相應指導。
①“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這句話的指導一要抓住語段中的三個“都”字,讓學生明白家家戶戶都養著花,都這樣做,為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做鋪墊;二要注意朗讀時聲調的上揚要有層次。
②“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這句話的指導一要注意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會“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從而理解“家家戶戶、任何一條街、花的海洋”之間的聯系;二在讀這個語段時,要注意對“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的提示:可提醒學生聯系春游、秋游的體驗來朗讀,“應接不暇”可提示學生朗讀的語速可稍快,有“應接不暇”之感。
③“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堵滿了鮮花。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這句話的指導一要抓住“又”字讓學生聯系上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從而明白“我”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會感到吃驚的原因;二要抓住兩個“多么”讓學生聯系上文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明白使“我”感到耐人尋味的是什么;三要提醒學生注意在朗讀時情感要高昂些。
2.抓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走進“頗耐人尋味”的境界。
(1)師談話過渡:前面,我們知道德國的確是個愛花的民族,那么他們為什么要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呢?找出文中最能說明這一問題的一個句子,并把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學生讀句子,說自己的理解。
(3)課件出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教學時要注意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①理解“我為人人”,要與第二自然段的“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這句話聯系起來。
②理解“人人為我”,要與第三自然段的“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句話聯系起來。
③理解“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要與第四自然段的“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這句話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