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學設計
二、細讀重點段、句、詞、體會林海美(動口誦、背、思)
片斷討論美
(1)老師輔助、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嶺、林、花、木的四個小片斷進行議論發言。每個小片斷的引導程序大體如下。
1根據學生發言,靈活地出示文字小片斷。師:這個小片斷寫了大興安嶺的什么是美的?你品味想象到了什么?
2啟發同學補充。師:還有誰品味了這個小片斷的美?談談自己的意見,好嗎?
3過渡、激勵。在各個小片斷的討論學習過程中,教師靈活地指導全體學生通過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全面欣賞林海的美。
(2)教師根據課文描寫人之美的小片斷組織議論發言。(也可以靈活地穿插在上面四個小片斷的討論之間。)
1啟發學生幫忙。師:誰跟我品味的是同一片斷,愿意幫我說說嗎?
2教師補充發言。師:點綴在莽莽林海當中的市鎮,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是興安嶺興國安邦的體現,是林海人民在愉快的勞動歌聲中創造的!
3激勵、過渡。師:怎么樣?我找的片斷美得和諧,美得深刻,不是最美的嗎?咱們辯論的勝負如何?后面還有兩局比賽,我們可以再決一決!重點討論五個小片斷如下。
嶺:這里的嶺的確很多,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句。
林: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干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花: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木:千山一碧,萬古長青,恰好與廣夏、良材。所以,興安嶺越看越可愛!
人:山林中已經有不少的市鎮,給興安嶺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勞動歌聲。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
三、總結深化、欣賞林海美(動腦、悟、辨、述)
1、點睛總結美
(1)形成板書。師:(指板書)同學們,從剛才的品味和辯論中,我們知道了大興安嶺的嶺、林、花、人都很美。請看:它們的美有沒有聯系?林與花有沒有?花與木有沒有?……(一邊指點一邊連線。)
(2)小結課文。師:興安嶺的嶺、林、花、木、人的美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上聯系在一起的美,使興安嶺美得那么燦爛,那么實在!她就像一顆顆裝點我們美麗祖國的星星!
2、多讀贊賞美
(1)學生練讀。師:下面,進行第二局比賽。就是通過優美片斷的朗讀來心情地贊美林海。誰朗讀贊美得最有吸引力,誰就是冠軍!當然,能夠通過背誦來贊美的,更是冠軍!請同學先練一練。
(2)學生誦讀。師:誰最先來贊美?能讀就讀,能背就背!(師生共同評議,選出一個個冠軍。請他們昂首挺胸地站著。)
(3)教師表演讀。師:我也想當冠軍!可以表現一下了嗎?(教師讀,學生評。)
(4)學生齊讀重點文段。師:剛才,我們選出了班上的個人冠軍,現在看看,我們這個集體能不能當冠軍?請齊讀課文第三、四節,能背誦的同學還可以背。
(5)激勵、過渡。師: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都堪稱冠軍!
3、詩文創造美
(1)師生同時創作詩文。師:我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林海嗎?好!請參考課文的優美詞句和自己收集的詩文、圖片資料,為興安嶺寫幾句贊美的話,也可以寫一首小詩。你們寫,我也寫,咱們進行第三局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