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心安理得教學設計
4.從這些詞語中,你看到他們雙方是怎樣為對方著想呢?(強調“隨時” )
5.說話訓練,感受“為別人付出”
以街坊鄰里約翰為例,想象他會怎么想,怎么做,怎樣為年逾八旬的老夫婦著想呢?
出示:一天,約翰路過老夫婦家的花園門口,發現( ),心想( ),于是( )。
學生交流,教師評議。
6.小結:在這中間,付出或得到的雙方都顯得那樣心安理得。
說明:
在學習第一件事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說話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反饋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
(二).學習第二三件事,自讀體會人們是怎樣隨時隨地為他人著想的,又享受心安理得的。
1.請同學圈劃理解,組內交流。
2.交流第二件事:
出示:只見冰箱上醒目地貼著一張紙條……請您注意查看食品保質期……它們分別用塑料袋包扎好……
1)引導學生從“醒目,查看食品保質期,分別包扎好” 體會房客為后人著想。
2)這位從未謀面的前房客隨時隨地為別人著想,給了我最貼心的幫助,文中用了哪個詞語表現前房客的這種做法。
3)引讀:可我卻很遺憾無法向他說聲謝謝。此后我又幾次去法國度假——,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享受——。
3.交流第三件事。
1)引導學生從“特意,很自然”等詞語體會為別人著想。
2)交流“我”隨時隨地為別人著想的表現。
3)師生配合讀第4節。
說明:
對于課文的學習,面面俱到顯然不是最好的方法。課文一共講述了三件事情,在教學時我們要有一定的側重點。第一件事情,應該是我們指導學生理解雙方心安理得的原因。而第二、三件事,則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我們則需要在學生交流是適時地抓住關鍵詞語即可。
四.領悟文章中心。
1.從這三件事中我們看到了這些人之所以呢高無愧色的享受別人帶給他們的好處,是因為——(讓學生說)
2.教師引讀:而作者寫這三件事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只有——,才—
3.小結: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松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