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
*、學生視角
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這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獨特的思維,以贊揚或批評的態度來閱讀這篇課文。
教師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辯論地看,尤其是這篇課文所反映的思想內容,它會引起不同類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問題,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學習烏塔的做法。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文章,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走上自學之舟,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提出問題,自行商討解決,并組織學生起來搞一些辯論活動。
信息資料
搜集、查閱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獨立自主、有個性的名人的故事。
查閱有關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
教學要求
認讀6個字,其中一個多音字。能針對文中的不同觀點,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討論。了解烏塔獨自一個人到歐洲旅游的故事,感受他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烏塔獨自一個人到歐洲旅游的故事,感受他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用簡短的內容導入課文,引發學生的回憶,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新授
1、自學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匯報
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你是如何看待烏塔的?烏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煉。)
生活經驗豐富 熱情、活潑 有愛心 膽大心細 有主見 ……
3、組織討論
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現在,同學們自愿結組,贊同我們教育教學方法的在一組,不贊同的在一組,大家進行辯論。(自主合作,主動探究,相信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會非常愛學,更會積極地討論。鼓勵同學們讀書要有獨特的見解,同時,教師要特別說明“每一種認識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脫離書中的語言,不脫離生活實際,對學生認真地讀書,認真地思考有一個界定。)
展開辯論 (在這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持。)
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鞏固
題目:《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析中小學生在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