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
難受)(5)父親的態度,讓“我”只能把魚放了,我的心情怎樣?練讀
(板書:依依不舍 無可奈何)
4、教師小結:你們看,“我”把魚放回湖中,經歷了一個多么艱難的過程,所以說(引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5、分角色讀父子倆的講話。(課件)
6、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堅定地把魚放回去,他的目的是什么?
[設計思路:這是對文章內容的概述,也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嘗試表達的過程。在說話的過程中吸收語言,進行內化。]
(三)理解“如果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1、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
2、“誘惑人的魚”可能是什么?我會怎樣對待?
3、教師小結:當年無奈的選擇,今天自覺的行為,這要感謝誰?
[設計思路:本環節突破難點,讓學生知道誘人的“魚”真正所指的是什么,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話的能力,并且讓學生明白,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能培養一生受用的優秀品質。]
三、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對你來說也是誘惑人的“魚”呢?我們該如何面對?
2、老師把孟德斯鳩的名言送給大家。(課件)
[設計思路:語文教學就是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從課堂的學習中,走向生活,聯系實際生活,指導學生的行為,真正實現教育教學中的人格道德培養的任務。]
四、拓展練習:(作業“自助餐”)(課件)
1、積累本文中的好詞佳句。
2、根據文章中的一句話,改編成名言警句。
3、搜集一些名人或身邊的人遵守道德規范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設計思路:有選擇性的作業,能讓學生輕松地學習,樂意接受任務。教材都是范文,讓學生積累語言,豐富詞匯量;改編名言警句,從多方面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搜集故事,以優秀人物為榜樣,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言行,這無疑對學生的成長十分有利。]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放——是
不放——非
得 意——急 切——委屈——依依不舍
激 動——不理解——難 受——無可奈何
嚴格教育道德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