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案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出“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二、教學重點
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三、教具準備ppt課件
四、突破措施
1.通過朗讀加深理解,并使朗讀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2.借助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誦讀。
3.課內教材與課外教材相結合,開拓視野,輔助教學。
五、課時安排2課時
《我和祖父的園子》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能流利地讀課文。
2.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二、預習學案:
(一)我會讀
蝴蝶 帽子 瞎鬧 鐵鏟 韭菜 谷穗 拋灑
(二)我能知
課文寫了什么事?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我質疑
在預習過程中,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請寫在下面。
《我和祖父的園子》導學案
一、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緊扣詞句,體會月色的美與母親對孩子無盡的愛,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懷念與感激之情。
二、小組合作探究(大屏幕展示)
探究目標:
了解一段時光
品味一種感情
學習一種表達
講講自己故事
結合學生的疑問進行學習討論:
1.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最有趣?有趣在哪里?
2.作者對“自由”充滿了無限向往,你能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你如何理解“自由”?
三、集體交流,深入探究
學生展示本組的討論結果,集體交流,教師適當點撥、補充。
四、拓展延伸,積累提高(大屏幕顯示)
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一些趣事?選一件講給同學們聽,讓他們也分享你的快樂。
《我和祖父的園子》課堂檢測
課外閱讀: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問題。
一到了后園里,立刻就另是一個世界了。
決不是那房子里的狹窄的世界,而是寬廣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遠,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長的又是那么繁華,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覺得眼前鮮綠的一片。一到后園里,我就沒有對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準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兒等著我似的。其實我是什么目的也沒有。只覺得這園子里邊無論什么東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盡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聽話。等到自己實在跑不動了,才坐下來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過隨便在秧子上摘下一個黃瓜來,吃了也就好了。休息好了又是跑。
櫻桃樹,明是沒有結櫻桃,就偏跑到樹上去找櫻桃。李子樹是半死的樣子了,本不結李子的,就偏去找李子。一邊在找,還一邊大聲的喊,在問著祖父:
“爺爺,櫻桃樹為什么不結櫻桃?”
祖父老遠的回答著:
“因為沒有開花,就不結櫻桃。”
再問:“為什么櫻桃樹不開花?”
祖父說:
“因為你嘴饞,它就不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