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 第二課時(精選4篇)
我和祖父的園子 第二課時 篇1
我和祖父的園子
一、 整體感受園子(5‘)
1、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起讀《我和祖父的園子》(讀題)
2、課文哪幾個小節直接描寫園子呢,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來。
3、(學生瀏覽,找到了。)對,就是2和13小節,默讀2、13小節,看看我和祖父的園子里都有什么?(指課題)
4、學生交流
<1>(學生說到昆蟲多)對呀,什么昆蟲都有,就像個昆蟲王國。
下邊兩個答案學生不太可能說,因為是問“園子里有什么?”
(學生說到顏色多),恩,真漂亮,五彩繽紛的。
(學生說到蜂子好玩)是呀,它長得可真有意思,就請你讀讀這一小節。
(第二小節,學生說得最好的那個人,就叫他來讀這一小節。)
<2>13小節告訴我們,園子里有什么啊?
(學生說各種花鳥太陽農作物)園子真大啊,還有那么多農作物,真是想吃什么就可以種什么。
5、過渡:就在這座多姿多彩的大園子里,留下了我童年的歡笑,美好的回憶。
二、 感受園子的有趣快樂(20‘)
請你自由讀讀課文3-12小節,邊讀邊感受,你認為“我”和祖父在園子中做的哪件事最有趣?(相機交流)
學生自由讀
交流(相機1-3)
我們來交流,哪件事最有趣,誰來先說?
(1)澆水有趣:學習12小節(重點指導體驗和讀)
生:說感受(請1生)
師:是啊,真有趣。(出示文字)看大屏幕,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我”是亂鬧的。
(萬一學生說圖片)你還關注到了圖上的女孩,很會觀察,圖上的小不點就是我,看我鬧得多開心啊!你們能從上面的那段話的字里行間看出我的亂鬧嗎?
(引導學生看文字)(根據學生交流讀)
搶:真是個小調皮,急著想玩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搶來了。誰來讀讀這句。
拼盡力氣:好,你讀一讀。(好的)我聽出來了,你是在拼盡了所有的力氣。把水揚出來了。來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也來讀一次。不過我并不往菜上澆而是……(引讀)/(不夠)你的力氣還差點,這樣水可不能像下雨一樣灑下來啊!再來一次。(個別讀兩次)來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也來讀一次。不過我并不往菜上澆而是……(引讀)
一揚:是啊,只有一揚,水才會像雨呢!來我們也揚一下,要拼盡力氣啊!我拼盡了力氣,把水……(引讀)你揚出了什么?(交流)好,把快樂、喜悅、天真、自由(這幾個詞根據學生的回答)揚出來。齊讀(全部)
大喊:(好的)我好象看到你平時開心玩耍的樣子了,喊得好響啊!(不夠)你這可不是喊是讀,你平時玩得開心時怎么喊的,再來一次,看看圖,她還是笑著喊的呢,再來一次!我們一起來!大喊著……(引讀)“下雨了!下雨了!”
小結:你看(看圖),本是澆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那,它就成了亂鬧的玩具。瞧我的開心勁兒,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2)栽花、拔草、種菜有趣:
種菜有趣有趣在哪?(略處理)(1個人)那你讀讀(學生先讀再說),你看這又是鬧是瞎鬧啊!祖父做什么我不會也要學學,這樣的趣事還有嗎?
栽花和拔草。(學生說到小跟屁蟲)還真像呢,你這個比方可夠生動的了。想一想,讀這幾句話,你眼前會出現一幅怎樣有趣的畫面?你也可以說書上沒有的。(挺逗的、好玩、趣在其中啊)來,真有趣,讓我們也有趣地輪讀一下,這兩組讀寫祖父的話,這兩組讀寫我的話,要跟緊祖父啊!(輪讀“栽花、拔草”)
(3)鏟地有趣:學習4—11小節
交流4小節(一生只交流不要讀了)
(如果學生先交流這小節,直接引到5-11小節。)
(如果學生先交流對話,教師也直接用引導對話的過渡與導,不再處理這小節)
交流11小節(一生)
(如果學生提前交流11小節)這個園子可有意思了,想去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如果學生沒有交流到,在交流完對話的時候,讓學生找還能從哪看出祖父是寬容的。)
交流5——11小節
我鏟地的時候把韭菜當野草割了,狗尾草當谷穗留著。還真有趣,圍繞這件事祖孫還有一段對話情景呢。
a同桌之間分角色去讀讀5-10小節,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這里以交流為主,不太合適相機指導讀句子,因為比較斷)
(生交流對祖父的認識:“慢慢的”背后是祖父一顆多么慈愛寬容的心呀!祖父還教我那么多的知識呢!明明不懂還不要聽,我不理會祖父,說話也干脆)
(學生的回答不做過多點評,只要能說到我的天真,爺爺的慈愛或寬容耐心就行)b追問(最好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是否有人提到笑):
(學生交流到笑)你真會讀書啊,三個笑都被你看到了,那你能說說祖父為什么大笑,而且笑夠了,還在笑呢?
(學生交流沒提到笑)剛才同學們還提到祖父,我們看祖父在不停地笑,祖父為什么大笑,笑夠了還在笑呢?
小結:(你們看,只要我開心祖父就開心,這就是祖父對我的疼愛喜愛,這就是天倫之樂啊!
來讓我們好好讀讀對話,感受祖孫倆有趣的對話情景。誰來讀祖父的話,誰來讀我的話,我們其他人來讀5-10小結的旁白。(分角色讀)
整個這部分的過渡(可以接任何環節的):在這座園子中,孫女愛胡鬧,祖父從來不惱,正是有了祖父的慈愛,在他寬容、耐心、呵護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園子中縱情嬉戲!那么這座園子在“我”的眼中又是怎么樣的呢?
三、 感悟作者眼中的園子(7‘)
1、 我們再來讀讀13小節,這次你又讀出了什么?(朱老師,我想這里不能用概括的方式,否則沒有散點,不能對后面有提升)。
2、 學生交流,相機指名讀
(花:有了生命了,你來讀讀。我感覺你在伸懶腰了。
鳥:有活力啊,你飛得好高啊!
太陽:有個性
蝴蝶:有情趣
蟲:多有思想呀太不簡單了會說話了。
學生說到中心句,就出示不點評,不讀。
農作物:(如果說到6個愿意10個就)你很了不起,會讀書!這幾個詞還真不羅嗦,很有韻味呢!(如果說到就說后半句)多有個性啊,愿意怎樣就怎樣,是任由著自己的性子生長的!好自由啊!來就請你讀這幾個愿意。
小結:你看多么獨特的感受,這些在“我”的眼里看到的就和平時是不一樣啊,都活了,都是自由的,來讓我們一起讀。是啊,太陽在……讀(引讀)
3、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想想,現在你從這句話中讀到了什么?還有嗎?
(如果學生不說“我活”,追問引導:一切還有誰?)
(如果學生不能說出自由的心才有自由的想象,追問引導:為什么這些生靈在“我”的眼中都是自由的呢?)(朱老師,在這我想提升一下認識的深度,你看這兩個追問羅嗦嗎?)
(學生淺層次就能說到園子是自由的,深層應該能說到只有心靈的自由,才能有這樣自由的想象。這些活著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啊!這座園子是她的自由天堂,包含對自由的呼喚和渴望,甚至是對生命的尊重。)
板書:一切都活了 都是自由的
評價:園子中的飛鳥、昆蟲、莊稼還有我,哪怕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切都做得了自己的主,都是自由快樂的,無拘無束的。
4、 齊讀這句話。
5、 現在你認為這是一座怎樣的園子?說得真好啊(如果好給掌聲)在這里做什么都自由啊!
四、展開想象,放飛自由。(5‘)
我玩過了,鬧過了,我累了,想睡覺了,讀14小節,睡覺也是自由的,想怎么誰就怎么睡,想在哪睡就在哪睡。(音樂起)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今天我會做個怎樣香甜的夢呢?
師:輕輕拿起筆,放飛你的自由,描繪你的美夢。你可以寫書上提到的情景,也可以寫書上沒有的。
學生寫、交流(下去巡視尋找三個寫點:快樂,自由,祖孫情感的)
小結過渡:好美啊,夢由心生!你描繪的是多么自由的畫卷啊! “等著,等她醒了,看她又鬧出什么好玩的來……”你看,她真是個自由的小精靈啊!
五、 升華情感,引導拓展閱讀。(3‘)
過渡:課文學完了,讓我們再來看看作家卡片。你有疑問嗎?(對學生的疑問不作一一點評和回答。)
有疑問很好,這篇文章選自《呼蘭河傳》,它是蕭紅自傳體小說,也是她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為什么稱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謠呢?老師和你有一樣的疑惑,我提前去讀了《呼蘭河傳》,當我回過頭來再反復讀這篇文章時就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老師把它寫成了一首小詩,讀給你們聽聽。
好的作品我們要一讀再讀,細細去品味。對呼蘭河傳感興趣的同學不妨找來讀讀,當你再讀這篇文章時或許能讀出和老師不一樣的見解不一樣的表達。
板書 我和祖父的園子
一切都活了
都是自由的
背景資料配畫面錄音:
呼蘭河小城
風雪飛揚
瘦弱的女孩
童年寫滿挨打的倔強
逃亡與饑餓
困頓和不幸
一生飲盡血淚
飽受世間的蒼涼
唯有祖父的慈愛
讓她沐浴過溫暖的陽光
唯有孩提時的園子
才是她縱情嬉戲的天堂
三十一載歲月
何處再尋覓呼蘭河畔園子的芬芳
她只能,注定只能
孤獨地來
孤獨地往
我和祖父的園子 第二課時 篇2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體會文中小姑娘的調皮可愛和祖父園子帶給“我”的無窮樂趣。
2、感受祖父對“我”的疼愛,體會濃濃的祖孫情。
3、感受文章中的“自由”,體會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難點:
1、精讀課文,體會文中小姑娘的頑皮可愛和濃濃的祖孫情。
2、感受文章中的“自由”,體會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童年》歌曲
師:你們知道這首歌嗎?(生答:《童年》)這首歌唱出了童年歲月里美麗的回憶。童年的時候,一個風箏、一串冰糖葫蘆,都可以讓我們高興半天,那如果一整天都在一個美麗的園子里玩心情該有多高興啊!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我和祖父的園子里看一看樂一樂。
二、讀課文
1、師:一走進祖父的園子里,你看到什么?(自由讀課文)
2、師:來到了這個園子,你最想做什么?(玩)老師也想去玩,跟著祖父玩一玩,做一做,祖父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請大聲朗讀課文
生大聲讀課文
3、師:剛才我也認真讀了課文,每次讀我總是忍不住想笑,我覺得文章中的小姑娘實在是太有趣了,小姑娘做的事實在是太有趣了。這么多的趣事你最喜歡做那件呢?(讀課文并同桌討論什么事最有趣)
生自由讀課文并交流
4、師:你覺得什么事最有趣呢?
拔苗(認不得哪棵是苗,那根是草,誰也想來做這件事?(出示文字個別讀)這個小姑娘可真是個小糊涂!誰還想來當當這個可愛的小糊涂?
師:再讀課文,還有什么事也很有趣?(拿不動,爬在地上鏟……)
師:爬在地上是什么樣的?(一點一點往前挪)誰來讀?
師:讓我們和小姑娘一起爬在地上,鏟一鏟!(齊讀課文)
師:你們覺得小作者怎么樣?(天真、調皮)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我”是個調皮、可愛的孩子呢?(揚、喊、拼盡了力氣)
誰來讀?讀出她的調皮!
師:誰能和小姑娘一樣調皮?誰來把小姑娘的動作做給大家看看?
師:來,大家和小姑娘一起把水揚到天上,一起讀!
師:這場雨下在你的臉上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涼絲絲的……)
師:這場雨下到了你的心里了,再一起把這里讀讀,感受那種清涼。
師:還有什么事也很有趣呢?生讀交流(跟屁蟲)
男生讀祖父,女生讀小姑娘。
交換讀
師:和祖父一起玩了一天,你覺得快樂嗎?
師:大家知道在蕭紅的《呼蘭河傳》里她一直寫到這個我和祖父的園子,為什么“我”對園子念念不忘呢?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生:我認為,園子給了她自由。她在園子里,自由地玩耍,無拘無束。想摘黃瓜就摘黃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采倭瓜花就采倭瓜花,想捉螞蚱就捉螞蚱,想睡覺就睡在地上,多自由啊!
生:對,她是自由的,甚至瞎鬧也不會受到責備。她跟著祖父在園子里,表面上是和他一起干活,其實呢,就是玩,是覺得好玩才跟祖父做的。并且,她還搗亂,把菜種踢飛了,把野草當谷穗留著,把谷穗當野草鋤掉,說是澆菜,把水往天空揚,簡直就是淘氣包。可是,爺爺一點也不批評她,反而笑著問她,耐心地給她講什么是谷穗。她的祖父多么疼愛她啊!
師:還從哪里看出“我”是自由的?請默讀“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一段,這一段寫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這一段寫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沒有誰去管它們的事。
師:誰來讀一讀這一段,讓我們感受到它們的自由。
生:(讀)
師:愿意怎樣就怎樣,多自由啊!在“我”的眼里,為什么覺得它們是自由的呢?
生:我明白了,因為她自己是自由的,所以覺得一切都是自由的。
師:是啊,只有自由的心靈,才能有這樣自由的想象啊!從這里,我們也能感受到“我”在園子里的自由,從身體到心靈的自由!除了自由,還有別的原因嗎?
生:有,園子還給了她快樂。這里有她喜歡的色彩,“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有她喜歡的昆蟲,有她喜歡的花和鳥,她可以摘黃瓜,追蜻蜓,這是多么快樂的事啊!
生:這里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是有生命的,花像睡醒了似的,鳥像在天上閑逛似的,像童話世界似的,這正是一個孩子喜歡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誰不快樂呢?
師:是啊,這里是她童年的樂園,難怪作者在另一部作品中稱園子是她的后花園呢!有人說,一個人快樂,是藏不住的,一張口,從你說話的聲音中都能聽得出。不知道你從作者的敘述中感受到這一點了嗎?
生:能感受到,她的敘述那么的孩子氣,并且能從中感受到她講這一切的時候,是沉浸在快樂的回憶中的,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
師:你能通過讀書,讓我們感受到這種感情嗎?請任選一段來讀。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請大家都任選一段讀一讀,也感受一下吧!
生讀課文
師:你們真會感受!園子是她童年的樂園,給了她自由,給了她快樂,所以這個園子在她心中,才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溫馨,那樣的難以忘懷。但是,你不覺得,她的自由快樂,還來源于領她到園子的慈愛的祖父嗎?所以她稱園子是祖父的園子!
三、作業: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任意選擇一題做答。
a 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五個詞語各自造一個句子。
b 回憶一段自己兒時的趣事,象作者一樣用快樂的筆調描述出來,可以使用一些修辭手法讓文章細膩有新意。
我和祖父的園子 第二課時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精讀全文,在祖孫二人相關聯的情境中感受我的淘氣以及祖父對我的寬容、引導,細致挖掘祖父言行對“我”的影響。
3.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兩種方法:借物抒情和敘事抒情。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同學們,自由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看來,你們的眼睛很敏銳!老師想來考考你們的反應是不是很快?好,聽口令:起立、坐下、微笑、大笑,希望在我們的課堂能聽到這爽朗的笑聲。
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拍一下,拍兩下,想拍幾下就拍幾下。真誠為別人鼓掌的人是最智慧的人,希望在我們的課堂上能多聽到這樣的掌聲。
我所教的學生都說在我的課堂上很自由,你認為這種自由的狀態是什么樣兒?是啊,想說就說,想笑就笑,想讀就大聲讀,倘若你不愿意也可以輕聲地讀。
一、回憶課文,質疑導入。
1.師:這一堂課,讓我們再次走進——我和祖父的園子(生讀題)這是珍藏在蕭紅記憶深處的大園子!再讀題。
2.師:在《呼蘭河傳》里,蕭紅用了大量的文字寫這個園子,盡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園子里的每一個細節。一個看似普通的園子,為什么讓蕭紅念念不忘呢?讓我們走進園子。課文有兩個自然段直接描寫了這個園子,打開課本,把它找出來。
二、讀說想象“自然之園”。
過渡:好,讓我們到園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學們,讀書就是欣賞,需要慢慢地讀靜靜地想。聽老師讀,看看你的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相機指導把話說生動。)
2.眼前的畫兒活了,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會讀書的人,不僅會邊讀邊想像,而且會邊讀邊思考,讀出疑問。你們讀這一段時有疑問嗎?老師剛開始讀到這兒時,一下子就讀出了一個疑問! 我們在寫作文時總挑美麗的景色去寫,為什么大作家蕭紅把這不太好看的白蝴蝶、黃蝴蝶也寫下來呢?
4.總結:原來,她只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她眼中的自然狀態下的園子。(板書:自然之園)
三、賞讀感悟“自由之園”。
過渡:我們繼續到園中去漫步!自由讀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
1.讀著,讀著,你的心中會跳出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個園子?
2.師:(引讀)你們的感覺和課文中的“我”相通了!讀著、讀著,園子中的一切—(點紅本段中心句)
3.你從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筆畫下來。
根據交流相機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沒有人管。
a、這幾個描寫自由的句子很特別,大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句式整齊中還有變化。)
b、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就”字,有了它,自由的韻味全出來了,不信咱們來配合讀一讀,你讀愿意的部分,我讀就的部分。你們聽了有什么感受?
c、是啊,這些句子句式整齊,節奏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老師也很想讀,誰愿意和老師配合讀。(句式拓展朗讀:不愿意……就不……)你感受到什么?
d、還有誰想來讀的?想讀的就一起來讀吧!這次你要聽清楚了,跟上老師的節奏喲!(句式拓展朗讀:愿意在地上爬……愿意開兩朵謊花就……愿意結一堆黃瓜就……)自由吧!
4.同樣是自由,植物和昆蟲的寫法還有變化呢!誰來讀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a、你們看,作者認為不太好看的黃蝴蝶、白蝴蝶又出現了,這一次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總結:這園子里不管是好看的還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出示:花開了,就像……鳥飛了,就像……蟲子叫了。)
a、同學們,你們注意到“睡醒”這個詞了嗎?如果把它改成驚醒行不行?
b、師生配合總結:是的,別小看了這個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種自由的狀態。花兒愿意睡到什么時候,就……鳥兒愿意怎么飛,就……,它若想要飛上天去,也……蟲子愿意怎么叫,就……愿意和誰說話,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6.是啊,園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來,我們一起再來配合著在音樂中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7.同學們,讀書還要聯系上下文來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蕭紅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園。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一個鮮活的、自由之園。(板書:自由之園)其實,園子里的植物、動物本無所謂自由,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書:借物抒情)
敘事抒情的表達方法
1.古人說境由心生,高興時看什么都好,不高興時看什么都不順眼。因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覺得自由。原來,這兒的景物描寫是為了抒發我心中的自由之情!
2.課文又是怎么表現我的自由的呢?默讀3——12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許多自由的畫面。概括地說說,你看到了哪些自由的畫面?
3.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些自由的小事。
引讀: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
“祖父澆水,我也搶過來澆。”
…………
4.你們看,蕭紅的文字很樸素,但是讀起來卻很灑脫,很孩子氣,字里行間跳躍著兩個字——自由,我們再來讀一讀。
5.我真的是在拔草、鏟地、澆水嗎?(瞎鬧)文中有幾個特寫鏡頭,你覺得哪個鏡頭最有趣,讓你有一種想和她一起玩的沖動?
交流咀嚼,預設如下:
(鏟地時,爬在地上,用鋤頭的“頭”亂勾一陣,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
一個“爬”字,一個“亂勾”,活脫脫的一個泥娃娃呀!讓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畫面?
(搶水瓢澆菜)
把這份自由、快樂大聲喊出來!
(第11節)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文字。數一數,這段話中有幾個“又”字,再輕輕地讀一讀,你又體會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師總結:在這個園子里,我想鬧就鬧,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著了。你們看我的快樂、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鏟地、澆水甚至睡覺這些生活小事中。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敘事抒情。(板書:敘事抒情)
三、批注釋疑“愛之園”
1.什么是自由,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樂,這就是快樂,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你覺得這自由是誰給我的?課文中描寫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讓我們回頭默讀3——12自然段,找出描寫祖父的細節,凝神靜氣地讀,把你的體會選擇幾個關鍵詞寫在旁邊。
2.同桌互相交流, 如果你們關注的細節相同,那是心有靈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個勞動工具,傳達著一份疼愛;一聲囑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張笑臉,無限寬容。)
3.是啊,有人說,一個愛你的人,他會給你造一座天堂。這園子就是祖父為我撐起的一方愛的天堂。(老師板書:愛之園)
4.現在,你還覺得它是一個普通的園子嗎?
5.總結:是啊,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園子,它所表現出的自由和愛,正是蕭紅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這個天地,蕭紅就感到快樂、幸福;一想到這個天地,她就涌起了寫作的沖動;這個園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擁有的精神家園。再讀題!
四、回憶課文,拓展閱讀
1.同學們,了解一個作家的生活經歷,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蕭紅一生坎坷,悲涼。18歲,祖父就去世了。離開祖父,寂寞孤獨的時光里,她常常回憶起和祖父一起——(在這個世界上能有人疼愛是多么幸福啊!)
20歲時,她離開家鄉,一直過著漂泊、流浪的生活。寫下這些文字時,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異鄉,遙望家鄉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見了園子里的景物——(在這樣的園子里生活是多么快樂啊!)
3.在人生最后的時光里,她提筆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園子,想到了那個生她養她的地方——呼蘭河。《呼蘭河傳》,就是一篇敘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是一串凄婉的歌謠。(ppt出示)
孩子們,走進《呼蘭河傳》,你會走進蕭紅的內心世界,讀到不一樣的滋味!
附:板書
自然之園
敘事抒情
19.我和祖父的園子 自由之園
借物抒情
愛 之 園
教后反思:
在大家關心的目光里,我于4于22日參加泰州市課堂教學比賽,執教了《我和祖父的園子》這一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精致的課堂凝聚著周主任、沙主任、以及大家的智慧,我和孩子們一樣在姜堰小語的園子里快樂、自由地呼吸著、成長著!痛苦并快樂著的磨課經歷,讓我在文本解讀、教學設計、細節打磨方面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一、關注自由與關注語言表達并重。
舞蹈家鄧肯有一句名言:最自由的身體里蘊藏著最高的智慧。文本中大量詩意的景物與事件的抒寫,彰顯著自然、自由的意義。五年級的學生能夠讀出字里行間流淌的自由情愫,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揣摩作者如何表達這種情緒的。在教學中,抓住兩處景物描寫,讓學生在朗讀想象質疑,賞讀體悟情趣的基礎上,聯系上下文揣摩兩處景物描寫的異同,滲透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教學時自然流暢,不著痕跡。
二、關注人物個性與人物關系并重
“我”與祖父不是永遠交叉的兩條平行線,祖父智者般地帶領一個好奇的孩童觸摸未知的世界。是祖父庇佑著她那稚嫩的心靈,點燃她爛漫自由的夢想,啟蒙她的文學之夢。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默讀3—12自然段,找出表現我自由調皮的事件,在細讀體味中,感受“我”的無憂無慮。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是誰給了我自由?學生凝神靜氣地默讀3—12自然段中描寫祖父的細節,咀嚼中明白祖父是給我自由力量的賜予者。祖父守衛并呵護著這顆種子的生長,而“我”的血液里流淌著祖父的智慧和品格。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深入淺出,不過分架空拔高!
三、關注課本節選與小說全景并重
在課文節選的文字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自由自在的蕭紅,縱觀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中蕭紅的一生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她用畢生的能量捍衛自由。在教學的最后,引導學生結合蕭紅人生的歷程,回憶童年的美好生活在她生命中的影響,溫情的后園在她一生中的精神寄托。既還原了小說的真實原型,有為學生課后閱讀《呼蘭河傳》做了鋪墊,點到為止,不喧賓奪主。
課畢,回憶,反思。祖父關愛的園子給蕭紅以生命的韌性,這何嘗不是我們的課堂教學需要帶給學生的呢?作為學生學習引導者的我,在一些教學細節上還缺少一些耐心與等待,好在我有一股勤學之勁、一群良師益友、一個凝聚力強的團隊,相信我會走得更從容!
我和祖父的園子 第二課時 篇4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本語言的觸摸,感悟,還原語言的形象性,拓展學生的想象,豐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表達的能力。多層次多角度地“看”園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理解“園子”的精神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有這樣一本書,讀著讀著,就讓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里,這本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在書中,蕭紅通過一個四五歲女孩的視角,寫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對故鄉的記憶,讀起來非常動人。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園子。齊讀課題——
師:這園子里蜂子——學生讀課文,出示第二段
(是呀,這園子真―(美、五彩繽紛、充滿神秘、充滿生機)
還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13節。(感受快樂和自由。)
▲師:誰來讀第13自然段[出示13節]
讀著讀著,文中哪種氣息撲面而來啊?(自由)
師:看看,你從哪兒感受到這份自由?
師:是啊,這是多么美妙的感覺啊。你愿不愿意請個同學一起來幫你再讀讀這段話,把這份美妙的感覺讀出來?(生請)你是一起讀,還是請她讀?(生:請她讀。)你覺得怎么樣?
師:還從哪里感受到了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師:它是爬上架還是爬上房,由自己決定。黃瓜結不結果,由自己決定。玉米長多高,由自己決定。蝴蝶飛哪里去,由自己決定。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師:這段話寫得非常特別,看看哪個句式出現得最多?“愿意……就……”不覺得羅嗦嗎?生:有一種自己決定的感覺,不覺得拘束。給人特別自由的感覺。
師:讓人感覺到那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怎么能把這份隨心隨性的自由讀出來呢,
指名分讀(倭瓜、黃瓜、玉米和蝴蝶)
師:分不出誰更自由,它們都是那么自由。
三.學習我和祖父在園中的段落。
▲師:是啊,在這個園子里,仿佛連空氣都彌漫著自由。花是自由的,鳥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師:就請同學們去讀讀課文其他的段落,用上“在這個園子里,我愿意……就……”說說我怎么自由?
師:同學們捕捉了許多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的畫面。細讀出滋味,好好地去讀讀這些畫面,細細品品,讀著讀著,有什么感受。
▲師:還清晰地記得昨天同學們在讀課文時,忍俊不禁,我知道,同學們已經被課文深深吸引,哪個鏡頭最吸引你?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師:給大家讀讀。(生讀,出示段落)
你感覺哪里最有趣?
師:真有意思,還有吸引你的畫面嗎?(12節)
生: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看著滿地的狗尾草,祖父是怎樣的神情?祖父笑夠了,才把我慢慢叫到他跟前,祖父雖然教我(出示11小節)
師:我發現這段話里有一個字重復出現了很多次,數一數?
從那么多“又”中,你讀出了什么?能否讀出調皮、貪玩
小結:作者的語言很樸實,但卻那么充滿著童真、童趣,勾起了我們對美好童年的回憶。
師小結:不管是瞎鬧,還是淘氣,即使是越幫越忙,或者是闖出點小禍殃,在蕭紅的記憶中,祖父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我能夠在園子里這樣自由,這是因為……
師:是啊,正因為祖父的勤勞、他的寬容、他的愛,給蕭紅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來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師:其實,蕭紅的童年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這么歡樂,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是個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蕭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這樣寫:從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惡而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我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鏈接)生讀。
師:讀到這里,你能明白,為什么蕭紅心中還是念念不忘那個園子?在她心中,這還是一個的園子。
師:學到這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題目不是祖父的園子,也不是我的園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園子。正如蕭紅在書中寫的:“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有人說:一個愛你的人可以給你一個天堂,在這個園子里,祖父用他的寬容和慈愛,給了我一個天堂,在這個天堂里,我的瞎鬧淘氣也曾帶給祖父許多的歡笑和快樂,這園子也是我用率真和可愛給祖父創造的天堂,所以作者稱:讀課題——————
師: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再一次提到了這個園子。(出示鏈接。教師朗讀)
師:蕭紅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的是什么?
師:你走進了蕭紅的心中。正是懷著對愛與溫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蕭紅無論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與饑餓,無論她面對多少困苦與不幸,她都用大氣的文字寫著這份愛這份溫暖、這份自由!讓我們一同懷著這種美好的情感,讀課題——
師:當我們輕輕走出這個園子,回眸看它的時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師:蕭紅現在怎么樣了?祖父的園子到底怎么樣了?現在這個園子究竟什么模樣?
師:同學們產生了太多新的疑問,好,帶著這些疑問,走出課堂,去解決它。相信你的閱讀視野也會不斷拓展。
師:你課后打算給自己一份怎樣的作業?
師:老師也有一個建議: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給我們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許多的趣事,學會捕捉,放大細節,你的文字也會像蕭紅那樣自然流淌出來,記下愛和溫暖的故事吧,讓我們一同分享你的快樂童年。
板書設計:
我和祖父的園子
快樂 自由
愛 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