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和鷹》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寫偉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獵時因口渴難忍,四處找水解渴,當他艱難地找到水后,鷹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氣急敗壞射死了鷹,當他發現鷹是他的救命恩人時懊悔莫及,頓悟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這是一則發生在偉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濃。
學生分析
文中故事離學生的實際較遠,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強,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可讀性也很強,因此,讓學生充分地讀、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心情變化是本課教學的好方法。
教學目標
1.理解偉人對待錯誤的態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靜的道理。
2.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心情的描寫。
教學設想
貫穿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感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情感;通過想—說—讀—批—講—論—填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出示成吉思汗的照片):同學們認識他嗎?
2.你對這位歷史偉人了解多少?(學生交流資料)
3.板題、讀題。
4.檢測生字。
5.師:本課文是一則寓意深刻的故事,你認為學習本文要掌握什么知識點?(生說師板書)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掌握這些知識?(生說師板書)
[點評:這樣做有利于鼓勵學生養成收集、整理、運用資料的習慣,實現資源共享。特別體現學習方式的指導,“教是為了不教”嘛。]
二、初學課文,理解內容
1.個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先讀通全文。(師提醒生注意:不動筆墨不讀書)
2.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組最喜歡的方法學習課文,理解和掌握黑板上板書出來的1—2個知識點。一生在小組學習記錄本上記下來。(師巡堂輪流參與到小組的學習中)
3.各小組代表匯報學習情況。師提示匯報金點子:自報家門——說學法——當小老師給同學講解——檢測。(可考他人亦可請他人檢測本組成員)
4.當有同學匯報“文章的寫作順序”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師相機引導分段:是呀!文章寫得可有條理了,哪些自然段寫起因?哪些自然段寫發展?哪些自然段寫高潮?哪些自然段寫結果?可分為幾部分呢?
這則故事全文按照故事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的順序寫,可把文章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簡述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國王和勇士。(強調他的身份,使學生了解偉大的人物在面對錯誤的表現,凸現課文文化的指導性和育人的針對性。)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敘述了成吉思汗狩獵時,口渴得厲害,后來終于找到了一個滴水的泉眼。這一部分點明了故事發生的原因。為下文情節的開展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三部分(第9~18自然段),寫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情景。這段描寫細致入微,生動地再現了四幅畫面。
第四部分(第19~23自然段)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毒蛇的出現改變了成吉思汗的固執,很具有震撼力。
第五部分(第24自然段),寫成吉思汗的懊悔和頓悟。
5.當有匯報員匯報文章抓住鷹四次撞翻成吉思汗的杯子展開描寫故事情節這一知識點時,師適時提問:
(1) 鷹為什么一次次去撞成吉思汗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