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期末復習資料蘇教版
《天火之謎》
1.課文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暴的秘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里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贊揚了富蘭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解開大自然的奧秘。
2.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3.選用課文語句概括段意。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1.課文記敘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困境中兩次撰寫明史巨著《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2.厄運的意思是: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
文中的“厄運”指:《國榷》被盜
3.談遷的信念是: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
4.新寫的《國榷》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明朝編年史巨著。
4.課文告訴我們: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
5.關于戰勝挫折的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6.解釋
博覽群書:博,廣泛的。 家徒四壁:徒,只有。
一襲破衫:襲,成套的衣服。 奮筆疾書:奮,搖動,揮動。疾,急速。
《諾貝爾》
1. 課文記敘了諾貝爾發明炸藥的艱難過程,表現他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
2.“諾貝爾獎”頒發給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授獎儀式于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時30分,在瑞典王國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3.華人曾獲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
《滴水穿石的啟示》
1.本文的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為了說明這一觀點,正面用中外名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的事例說明他們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反面是從“雨水”不能“穿石”,說明目標不專一、不能持之以恒就辦不成事。
2.“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3. (近義詞)三心二意 見異思遷、朝三暮四、一心二用、
滴水穿石 鍥而不舍 持之以恒 堅持不懈
半途而廢 有始無終 膽戰心驚 提心吊膽
《練習6》
誦讀《浪花與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