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書為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作者環繞世界旅行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讀書方法。告訴我們要與書為友,以書為侶;善于讀書,常讀常新,其樂無窮,充滿了人文情懷。文章緊密圍繞教材本單元的專題“我愛閱讀”編排,短小精致,角度新穎,比喻、假設、反問等獨特靈活的表達方式,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感悟、積累與運用的實踐中學習語文。《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重視讀中感悟,讀中積累,以讀促寫。我們在教學中應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個與課內外的融合,努力讓學生把讀與悟、讀與寫、讀書與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感受作者“愛書、愛讀書”的熱情,體悟讀書的方法,享受讀的樂趣,讓學生對讀書充滿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讀書名言,回顧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想想自己閱讀經歷與方法。
2、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課件出示生字,一些重點句子及訓練的句式。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節課所學內容:
了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板書:以書為侶: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么印象?
(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閱讀。)
3、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書,愛讀書,我們應該怎么讀課題?
(齊讀。)
二、體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你認為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愛書、愛讀書的深厚情感,畫上記號,想一想作者怎樣具體地表達這種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寫上批注。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師:你發現了哪些句子表現了作者深愛書籍?說說作者是怎么表達這種情感的?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根據學情安排教學,下面為預設順序,注意體會以比喻的表達方式為主。)
⑴假設:
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學生談體會:
作者怎么表達自己愛書的情感的?怎么調動讀者的閱讀熱情的?
②指導朗讀:
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選擇的事物應讀出疑問的語氣,以突出作者對書的鐘愛。
⑵比喻:
重點研讀:
①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②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③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a、引導學生體會把書當作朋友時的珍愛與親密;把書比作家時的溫馨和留戀;把書比作故地時的方便與依戀。
b、把這三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用比喻對表達愛書之情的妙處。
c、拓展練習:
師:根據你自己的讀書感受,填一填,讀一讀,尊重學生個性化見解。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也是_____。(如: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