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法的日子里 鄧小平故事
在克魯梭的工廠里,鄧小平和他的同學中間有一首極為流行的順口溜,叫“散工曲”:做工苦,做工苦,最苦莫過“馬婁五”(法文,雜工)。“舍夫”(法文,工頭)光喊“郎德舅”(法文,專干干事的魔鬼),“加涅”(法文,賺得)不過“德桑蘇”(法文,10個法郎)。這首順口溜深刻地反映了鄧小平和他的同學們對醬主義的重新認識,是他們對這種罪惡制度發自心底的反抗和他們所受痛苦的控訴。
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香港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1842年被英國強占。1898年,英國乘中國甲五戰爭失敗之際,強迫清政府將新界地區(與香港島合稱為香港)租借給他們,租期為99年。1997年租借到期。
我國政府根據“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經與英國政府多次談判,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1990年4月通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的駕照不僅為第三世界國家,也為全世界國與國之間,和平友好地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模式,在世界法制史上是一個創造性的杰作。
澳門是被葡萄牙殖民者在1553年強行上岸租借的,在1887年強占去的中國領土。1979年中葡建交以后,雙方對澳門問題有了相互諒解。1985年5年葡萄牙總統埃亞內斯訪華時,中葡雙方本著友好合作的精神,簽署了聯合聲明,表達了解決澳門問題的意向。1988年1月15日,中葡兩國代表在北京互換聯合聲明批準書。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