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燈光(精選12篇)
19燈光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僮x讀記記“戰地、圍殲、茂密、突擊、殲滅、注視、漆黑、陷入、憧憬、阻擊、點燃、性命、焦急”等詞語。
②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生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體會郝副營長生前所說的話,從而感受今天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方法
依綱自學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當我們面對清晨第一縷燦爛的陽光,背著書包快樂的去上學時;當我們躺在母親的懷里,享受溫暖寧靜的母愛時;當我們面對豐盛的餐桌,盡情的享用佳肴時;當華燈初上,我們欣賞著繽紛絢麗的美景時,我們可曾想過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用鮮血筑就的。今天,我們將跟隨著作家王愿堅同志走近他們,了解他們。(板書課題)
二、引導自讀,感悟“多好啊”
1.通過課前預習,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認真讀讀課文,想一想:“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3.邊讀邊悟,體會感情。
a 默讀課文,想想他們在說這句話時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戰斗中郝副營長是怎么做的,標出相關語句,寫寫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讀一讀。
4.交流討論。
(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郝副營長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堅貞不屈、勇往直前的犧牲精神,同時關注作者善于抓住細節進行描寫的表達方式。)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讀寫結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革命先烈的動人故事。
2.偉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換來了這盞照亮黑夜的燈,可是僅僅是照亮黑暗的燈嗎?(實際上是照亮我們新中國的燈)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以“多好啊”為題寫一寫,可以是一首小詩,可以是一段隨想,可以是心靈的獨白……
4.集體交流
四、回歸整體,體會寫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現了幾次?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前后呼應、以一句話貫穿全文、抓住細節進行描寫等表達方式。)
五、延伸課外,提升情感
1.找一兩本革命題材的書讀一讀
2.出一期緬懷革命先烈的小報。
板書
看(燈)
事物 聽(多好。
聯想 往事
19 燈光
事物 想(戰友)
教學中我抓住了文章中出現的“燈光”展開了教學。以讀來促學生的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領悟郝副營長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文章中燈光出現的第一次是課文的一、二自然段寫了天安門廣場的燈光,我先讓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然后說說此時“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指導學生的朗讀。學生都很積極,有的讀出了驚嘆的語氣,有的讀出了贊美的語氣,有的讀出了陶醉的語氣……最有趣的是那個讀出了陶醉的語氣的,似乎把我們全班師生都帶入了天安門廣場。
19燈光 篇2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么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么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W生聯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清課文脈絡。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通過填空弄清火光與的關系。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后續部隊在黑暗里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多好啊”的句子,加以體會。
。1)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對天安門廣場的贊嘆,引起“我”的回憶。)
。2)“多好。 彼谧匝宰哉Z。(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后,對圖上的孩子能在下看書深感羨慕)
。3)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指導朗讀(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
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
戰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斗深沉的懷念。
3.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點是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探究活動
搜集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新中國的故事,召開“踏著先烈的足跡”故事會。(擴展資料中提供了部分故事。)
19燈光 篇3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qing導入,明確目標
1、教師以抒情性的語言導入新課,引出課題,奠定學文的情感基調,誘發學生的求知欲。
2、介紹交流收集的作者相關資料。
3、滲透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自讀課文,質疑討論
1、正確流利的地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組內互檢互助。
2、動筆勾畫,圈點批注,尋找問題,大膽質疑。
3、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梳理問題。
三、組內合作,討論交流,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小組討論在讀書過程中發現并提出的問題。
2、全班合作探究。
⑴ “多好啊”一詞三次出現,有什么不同的含義?
⑵ 你對“燈光”的怎樣理解?
四、感情朗讀,聯系實際,交流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實際,暢談學文后的感受。
五、實踐活動 收集閱讀王愿堅的其他作品。
【板書設計】
引起回憶
燈光 “多好啊” 憧憬未來
英勇獻身
19燈光 篇4
一、基礎訓練
。ㄒ唬┨羁眨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 ),借著( )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 )。他充滿了對未來的( )。
2、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 ),突擊連馬上( ),后續部隊在黑暗里( ),在這( )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 ),( )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 )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 )。
(二)選詞填空
微弱 憧憬 黑魆魆 千鈞一發 璀璨
1、孩子們在( )的燈光下讀書.
2、正在( )的時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軍戰士奮不顧身跳進冰冷
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兒童。
3、渝北這顆( )的明珠鑲嵌在重慶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4、阿明在( )之際,撿起了身旁的菜刀,往那罪犯身上扎了一下
罪犯倒下了
5、課文講了一件 事
,贊揚了 。
二、拓展延伸
1、作者用“燈光”作為課文的題目有什么含義?
2、“多好啊”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各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句話時,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
3、《燈光》的第二段是個完整的故事。用200字左右縮寫這個故事?s寫時要注意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做到內容完整,語句通順連貫。
19燈光 篇5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么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么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W生聯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清課文脈絡。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ā拔摇迸c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通過填空弄清火光與的關系。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后續部隊在黑暗里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ㄒ龑W生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多好啊”的句子,加以體會。
。1)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 保▽μ彀查T廣場的贊嘆,引起“我”的回憶。)
(2)“多好!”他在自言自語。(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后,對圖上的孩子能在下看書深感羨慕)
。3)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指導朗讀(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
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
戰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斗深沉的懷念。
3.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點是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探究活動
搜集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新中國的故事,召開“踏著先烈的足跡”故事會。(擴展資料中提供了部分故事。)
19燈光 篇6
3、 燈 光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通過一件關于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勵我們要學好本領,建設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的新中國。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絕大部分寫往事。
開頭寫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勾起往事的回憶,結尾照應開頭,從“我”在璀璨的華燈下回憶犧牲的戰友,可以體會“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不忘過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間部分先寫郝副營長在戰斗開始前,借著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書,書上的插圖是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的情景。接著寫在戰斗中,郝副營長為了使后續部隊找到突破口,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保證了戰斗的勝利。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從作者對往事的回憶中,體會郝副營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為美好生活而獻身的精神,是教學上的重點。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教育學生不忘過去,要把先烈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二是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內容和抓住重點深入探究,提高自學能力。
二、學習目標
1、速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抓住重點探究,體會郝副營長的無私奉獻精神。
2、學習抓住主要線索去讀懂課文的閱讀方法。
三、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回憶往事的課文。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借助工具書用較快的速度閱讀,知道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內容。再提示學生以“多好啊”或“燈光”的描寫為線索抓住課文重點探究,先獨立閱讀,再在小組里交流。檢查閱讀效果時,老師要就重點部分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從中體會郝副營長的獻身精神,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2、從“多好啊”為線索深入理解課文。在學生快讀課文,大致了解內容的基礎上,要求再次快讀課文,想想“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幾次,各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把有關語句畫出來,再深入想想,他們在說這句話時,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什么,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
“多好!”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節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門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說這話的人也許是第一次來北京,也許是時過幾年又來北京,看到北京的美麗,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是出自內心的由衷贊美。
第二次是戰斗打響前,郝副營長借著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一個孩子在電燈上讀書。“多好啊”是郝副營長看插圖時的自言自語。此時,他也許想到勝利以后,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也許觸景生情,暗暗下決心,為了戰斗的勝利,為了下一代能過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犧牲。
第三次是郝副營長在和“我”交談時說的話,“多好啊”是他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下學習。”
在學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讓學生再深入往下想,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戰斗中郝副營長怎么做,畫出有關語句體會郝副營長的犧牲精神。
3、以“燈光”為線索,深入理解課文。
在學生快讀課文,大致了解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快讀課文,畫出有關描寫燈光的詞句,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
課文有五處寫到燈光。
1、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可以體會到作者對今天幸福生活的贊美)
2、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3、他又劃著一根火柴,……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從2、3句可以體會到郝副營長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4、突然,黑暗里出現一星火亮光,……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5、后來才知道,……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從4、5句可以體會郝副營長的犧牲精神)
6、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可以體會作者對革命先烈犧牲精神的贊美)
7、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可以體會作者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四、參考資料
王愿堅(1929-1991) 當代作家,1929年生,山東諸城縣人。1943 年以前在家鄉讀書,1944年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次年參加八路軍,在一個軍分區宣傳隊當宣傳員。解放戰爭期間,在華東野戰軍一個縱隊的報社任編輯和記者。1947年入黨,1952年調《解放軍文藝》任編輯,1956年至1966年,參加“解放軍三十年征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1970年曾下連隊當兵,1972年和1975年先后兩次到長征路上去采訪。主要作品有短篇小學《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足跡》《路標》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與陸柱國合寫)。
19燈光 篇7
一、教學目標 :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 生字新詞卡片、電視
四、教學過程 :
。ㄒ唬дZ :
《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王愿堅)王愿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堕W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有他一個。
。ǘ、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字詞)
。ㄈ、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ㄈ囊活^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寫的是現在,其余寫的都是往事。)
2、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內容,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說一說。再請幾個學生裝在全班說說,然后組織學生評議。
。ㄋ模、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1、學生默讀這部分內容,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和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他把頭靠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
這位年輕的戰友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質疑,互相討論。
(1)、學生質疑:為什么看到這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萬盞燈”——這么多得燈,大放光明,廣場周圍還有許多“宏偉的建筑”,說明祖國的建設突飛猛進,所以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學生質疑: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ê赂睜I長的話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國的下一代,希望能夠給他們創造一個優越的學習條件。郝副營長所說的"多好!"是指孩子們在這光亮的燈下學習、生活是多么幸福。°裤降膬热菘赡苁牵旱雀锩鼊倮,勞動人民將為建設祖國、為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為地主資本家賣命,他們的子女將有可能在舒適的環境中讀書學習,不再像父輩那樣被剝奪上學的權利------)
4、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睂@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ㄗ寣W生聯系課文內容,聯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實際充分發言,通過討論,體會到這句話含義深刻,表現了革命先烈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為后代謀幸福的無私奉獻精神。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無數先烈正是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我們生活在這幸福之中,不能忘記犧牲自己性命的先烈們。)
(五)、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這一部分內容
。板書設計 :
5、燈光
廣場 燈光 一聲贊嘆 (多好。 幸福生活
陣地 火光 憧憬未來 (多好啊) 生命換取
19燈光 篇8
教學目標 1、 讀讀記記“戰地、圍殲”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了解文章主要內容,課文的表達順序。
3、 從郝副營長的神情、談話和行動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無私奉獻精神。4、
教學重點 了解文章主要內容,課文的表達順序。
教學難點 從郝副營長的神情、談話和行動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無私奉獻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
2、搜集作者王愿堅的有關資料。
3、查詞典理解“千鈞一發”。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出示作者王愿堅,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例:王愿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師相機補充: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就是王愿堅與陸柱國合寫的。今天我們將學習他寫的另一個感人的故事《燈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2、我為什么會由一聲贊嘆想起往事?(因為郝副營長看到插圖上的燈光、憧憬未來發出了同樣的贊嘆“多好啊!”)
3、這些贊嘆全是因燈光而引起,請劃出文中描寫燈光的句子。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 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4、讀讀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思路:
。1)“我”為什么看到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郝副營長注視著那幅圖,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營長在憧憬什么?
5、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聯系生活實際)
6、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內容。
四、總結
你覺得題目“燈光”有什么深刻的含義?(感受以郝副營長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板書設計
11 燈光
郝副營長 看圖憧憬
燃書獻身
幸福生活 來之不易
19燈光 篇9
一、教學要求
1、 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稚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練習縮寫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準備
書寫縮寫課文范例的小黑板。
教學內容: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圍繞課后練習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王愿堅)他是當代著名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被列入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閃閃的紅星》,他是劇本的編者之一。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讀音。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
2.把課文分成三段,怎么分?(第一、二自然段為一段,最后一個自然段為一段,中間部分為一段。)
3.指名按分的段朗讀課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二段,把這一段分成三層,想一想,每一層的主要意思;這一段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講的?(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怎樣把這一段分為三層。(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是第一層,第八、九自然段是第二層,第十自然段是第三層。)。
。4)請三名學生分三層朗讀課文,每人朗讀一層。
四、指導理解第二段的內容。
(1)指名說第一層的內容。(大致內容是)在圍殲戰開始之前,“我”在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身邊。這是一位年輕的戰斗英雄;他在激戰之前心情是那樣的平靜,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上的插圖,看得那樣人神。他從插圖中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的情景,想到了未來,深情他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三層的內容。(內容大致是,突擊連沖進守敵圍墻后,后續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系。這樣,突擊隊孤軍深入,得不到增援,圍殲戰有失敗的可能,情況非常危急。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后續部隊指了路,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了。這次圍殲戰獲得了完全的勝利,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人們懷著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葬了郝副營長的遺體。)
(3)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么事。
五、布置作業
1.準備縮寫第二段。
一、教學要求
1、 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稚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練習縮寫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準備
書寫縮寫課文范例的小黑板。
教學內容:
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復習課文內容練習縮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朗讀全文。
2.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么事。
二、指名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
1.討論:“多好!”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課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革命勝利后的和平時期,“我”在清明節晚上到天an門廣場散步,聽到背后傳來一聲對天an門廣場上千萬盞燈的贊嘆:“多好!”第二次是在1947年初秋,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之前,郝副營長在交通溝里、借著火柴的微弱亮光看書?吹綍袭嫷碾姛,說出了“多好啊!”第三次是郝副營長和我在交通溝里談話時,說到革命勝利后孩子們能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該多好!”)
2,討論:他仍說這話時,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對學生討論要求不要過高,學生只要能根據課文內容,分清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三、指導作縮寫練習
1.指名讀“思考。練習”第四題,明確練習要求。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縮寫這一段,哪幾點必須寫清楚。
3.討論交流。(縮寫第二段,必須寫清楚五點:一是時間是1947年初秋;二是那次戰斗的任務;三是戰斗前郝副營長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戰斗中郝副營長的表現;五是郝副營長的犧牲。
四、學生做縮寫練習,教師巡視了解縮寫情況(用10~15分鐘)
五、請兩三個學生讀自己寫的內容,師生酌情評議
六、掛出寫有縮寫范例的小黑板,供學生修改參考。
縮寫范例
1947年初秋,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準備圍殲國民黨軍57師。戰斗開始前,郝副營長借著火柴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書,憧憬著未來)戰斗打響了,后續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為后續部隊指了路,卻暴露了自己,被敵人的機槍打中犧牲了。)
七、學生根據范例修改自己的縮寫。
19燈光 篇10
一、我能比一比再組詞。
殲( )倚( )憧( )扭( )
纖( )椅( )撞( )鈕( )
微( )漆( )振( )爆( )
徽( )膝( )震( )暴( )
二、在詞語解釋后的括號里寫出詞語。
1.自己對自己說話。( )
2.一根頭發上系著千鈞的重量,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
3.本指集中眾人的智慧,現專指一個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
4.震動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極為重要,也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或聲音響亮。( )
三、我能進行詞語搭配。
親愛的 戰友 輕輕地 劃著
宏偉的 戰斗 深深地 沉思
深深的 英雄 緊緊地 望著
激烈的 建筑 默默地 陷入
著名的 回憶 焦急地 包圍
四、我能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這篇課文通過對意見關于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烈士( )精神,說明今天的( )來之不易,激勵我們要( )。
2.文章很有特點,一頭一尾寫( ),中間絕大部分寫燈光。其中中間的這一部分又分作( )、( )、( )三個層次來寫這個永遠值得回憶的戰斗英雄( )。
五、我能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望遠鏡
美籍華人薛華菁女士還來不及細看一眼她__________的故國大地,還來不及再細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將軍,便在耳膜一脹之際,被飛機送上___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識地摸一下那個皮包,那個纖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將軍帶給臺北舊友的奇異的禮物。
多幸運!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孫女,一位紐約普通的漢語老師,應邀參加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活動,還由那位紀念活動籌備組成員之一的老將軍親自接待,赴國宴,游長城……臨別,老將軍聽說她轉道去臺北探親訪友,又囑以重托,多么親切、多么信任。
可是為什么這個皮包不上鎖?老將軍還說“是一個舊物,可以隨便看”的,到底是什么?連臨座的外交官都盯著這個皮包看。
薛華菁輕輕拉開拉鎖。奇怪,里面是一只破舊的皮盒子。她又打開盒子,不由怔住了,原來是一個破舊的、只能送進歷史博物館的望遠鏡!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個世紀前制造的望遠鏡!
……且慢,一位著名的將領,怎么會把一件毫無意義的東西,唐突地送給孤島那位地位顯要的將軍!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架望遠鏡呢?
薛華菁邊思忖邊仔細看望遠鏡。突然。她在鏡筒上發現一行小字——國軍上尉:s•w。
“s•w”——— 是臺北那位將軍名字的英文縮寫呀!薛華菁一下子明白了誰是望遠鏡的主人。
可這架望遠鏡又是何時何地到了大陸那位老將軍手里?是黃埔軍校畢業時的臨別贈品?是北伐會師時的紀念物?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攜手驅敵的饋贈?……為什么要此時此刻“完璧歸趙”?是懷友?是敘舊?是傳情?……薛華菁簡直墜入了五里云霧。
飛機行進在一片湛藍的海洋上空。薛華菁無意中把望遠鏡舉到眼前,!大陸在延伸,孤島在漂移,海峽兩岸的距離縮得那么小……倏地,她靈犀的火花一閃,想到孤島上的那位將軍,不正需要這架望遠鏡么?
(1)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
。2)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詞語,寫在橫線上。
、傩稳萋吠具b遠。________
、诒扔鲗⒃锿旰脽o損地歸還本人。_________
(3)文中句子“邊思忖邊仔細看”中的“思忖”可以換成詞語:_____。
(4)大陸的那位老將軍把一架望遠鏡送還給其主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
殲滅 倚靠 憧憬 扭動 微笑 漆黑 振奮 爆炸
纖維 椅子 撞擊 鈕扣 徽章 膝蓋 地震 暴雨
二、
1、自言自語2、千鈞一發3、聚精會神4、震天動地
三、
四、
1.忠于革命的獻身 幸福生活 學好本領
2.在天an門廣場想起郝副營長 戰前 戰中 戰后 郝副營長
五、
。1)參考:熱愛; 蔚藍。
。2)①千里迢迢; ②完璧歸趙。
。3)思考。
。4)略。
19燈光 篇11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為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么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么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系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清課文脈絡。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系。
。ā拔摇迸c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通過填空弄清火光與的關系。
。1)戰斗間隙,郝副營長劃著______,借著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后續部隊在黑暗里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斗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多好啊”的句子,加以體會。
。1)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對天安門廣場的贊嘆,引起“我”的回憶。)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后,對圖上的孩子能在下看書深感羨慕)
。3)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指導朗讀(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
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
戰斗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斗深沉的懷念。
3.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業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點是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探究活動
搜集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開創新中國的故事,召開“踏著先烈的足跡”故事會。(擴展資料中提供了部分故事。)
19燈光 篇12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抓住重點探究,體會郝副營長
的無私奉獻精神。
2.學習抓住主要線索去讀懂課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幾個“多好啊!體會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抓住主要線索去讀懂課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生讀題,再讀學習提示:看看學習這篇課文,要我們解決哪些 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別是誰在什么 情況下說的?3.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二、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
1、帶著自學提示第2、3個問題再讀課文,看看“多好啊!”這句話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會想到什么?快速默讀批劃,可以把體會寫在旁邊空白處。
2.全班交流:
(1)第2自然段:
說話的人是在欣賞天安門廣場美麗的景色時看到北京的美麗,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發出的由衷贊嘆,引起作者對往事的回憶。
(指導學生朗讀“多好啊!”,讀出贊嘆的感覺) 板書:千萬盞燈
(2)第4自然段:
郝副營長借著微弱的亮光,看著書上的一幅插圖時說的,聯系上下文可知道當時是戰爭時期,條件極其艱苦,很多人沒有見過電燈,作者和郝副營長也沒有見到過,他對插圖上那個在燈下看書的孩子非常羨慕…… 板書:吊著的電燈 抓住“沉思”,他在想什么呢?剛才的同學是抓住什么來體會的?(郝副營長的語言和神態、動作)像這樣寫人的文章,我們就應該這樣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來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思想。此時,他也許想到勝利以后,人民過上幸 福生活,也許觸景生情,暗暗下決心,為了戰斗的勝利,為了下一 代能過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犧牲。
想象當時他的心情,再讀“多好啊!”,讀出羨慕,渴望的語氣。
(3)第7自然段:
說話的仍然是郝副營長,聯系剛才的“沉思”,從他的語言可以了解到什么? “多好啊”是他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 “趕明兒勝利了,我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 下學習!) 板書:憧憬中的燈
(他相信革命一定會勝利,孩子們將來都能在燈下讀書,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希望)
抓住“憧憬”,再讀“多好啊!”讀出滿懷憧憬的語氣。
3.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 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這期間發生了什
么事情了呢?
1)出示自讀要求:默讀回答問題。
、偻粨暨B的任務是什么?
、趹鸲反蝽懞,后續部隊為什么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系?
、酆赂睜I長是怎樣犧牲的?
2)交流自學情況:
①突擊連的任務就是突破守軍的圍墻,為大部隊打開前進的道路。
、趹鸲反蝽懞,因為突破口沉寂了,后續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與突擊連失去了聯系。
、墼谶@千鈞一發的時刻,郝副營長高舉起用火柴點燃了的書,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敵人被殲滅,他卻因暴露而犧牲。
師:“千鈞一發”是什么意思?
生:比喻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
師:對!同學們,再來讀這段話, .這位戰斗英雄這樣做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用他的生命換來燈光。)
4.是啊,是英雄的犧牲換來了今天天安門前的璀璨華燈。
師出示課件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師板書:璀璨的華燈
你們從中感受了什么?。 (體會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
這璀璨的燈光又象征著什么? (這燈光象征著他們的革命精神,幸福生活。)
5.感悟首尾呼應、以燈光為線索的寫作方法。
1.課文在開頭、結尾都寫到天安門前的燈,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師出示課件: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周圍的雄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2.學生讀句子。
(體會開頭結尾相呼應的寫法,象征著幸福的生活是無數英雄的犧牲換來的,這幸福來之不易。)
四、課堂總結
播放《國歌》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需要何等的勇氣,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需要何種的信仰,我們的革命先輩們為了后代子孫的幸福生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此時此刻,在清明時節來臨之際,站在他們的墓碑前你心中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又有什么話要對他們說呢?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筆記錄下自己的心情。
板書
千萬盞燈
吊著的電燈 (多好啊) 幸福生活
燈光 憧憬中的燈 首尾呼應 一星火光 (多好啊) 生命換取
璀璨的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