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精選12篇)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出“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寄情于物的寫法。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蕭紅的資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談話揭題,齊讀課題。
2、介紹作者蕭紅,了解《呼蘭河傳》
3、質疑:讀了這句話,你想知道什么?
師梳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思考:這是個怎樣的園子?
2、分類檢查詞語
3、這是個怎樣的園子?
三、走近園子 感受美麗
1、祖父的園子美麗,充滿生機
祖父的園子美麗,充滿生機,你從哪里感受到?默讀1-3、17-19自然段,劃出句子讀一讀。
這園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樂的,
1、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蜜蜂、蝴蝶、蜻蜒、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2、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
四,走進園子,感受快樂
1、除了動、植物還有誰也是快樂、自由的?
2、結合文本,交流以下趣事
祖父整天都在園子里,我也跟著他在里面轉。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后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其實哪里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谷穗當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做谷穗留著。
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我跑過去摘下來,吃黃瓜去了。黃瓜還沒有吃完,我又看見一只大蜻蜒從旁邊飛過,于是丟下黃瓜追蜻蜒了。蜻蜒飛得那么快,哪里會追得上?好在也沒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著蜻蜒跑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個綠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綁了一會兒,線頭上只拴著一條腿,螞蚱不見了。
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
“下雨啰!下雨啰!”
3、蕭紅為什么這么快樂、自由?交流體會祖父的慈祥。
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地還留著一片狗尾草,就問我:“這是什么?”
我說:“谷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給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個谷穗,遠遠地拋給祖父,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講給我聽,說谷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感受祖父的慈祥:這位祖父好在哪兒?
我種白菜,把飛澆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會兒挖黃瓜,一會兒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鏟地把狗尾巴草當谷穗留著,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個笑)
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樣的祖父才會發出這樣的笑?慈祥
看板書,連起來說:
慈祥的祖父,給了我自由……的園子。
五、深入文本,提煉寫法
1.這個小姑娘寫自己的快樂和自由,為什么還要寫小動物,植物的快樂與自由呢?
2.文章重點想表現誰的快樂與自由?(小姑娘)
它用園子里的動植物的快樂與自由來突出小姑娘的快樂與自由,這種寫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們理解了這種寫作方法后,再讀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節: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這句話僅僅是在寫天空嗎?藍悠悠、又高又遠嗎?
5.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贊譽——“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再讀課文。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我”的樂園
多彩的園子
快樂的園子
自由的園子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園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園子中的活動,體會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自由,感悟祖父給予作者的深深的愛和溫暖,以及對祖父的懷念。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讀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讀中感悟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入
課前同學們預習了《祖父的園子》一文,通過課前閱讀你認為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園子?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園子。
過渡:在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園子里,小作者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
二、教學新課
(一)感悟小作者的童真童趣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小女孩做的那些有趣的事,這些趣事表現了小女孩的什么特點?反復品讀,用關鍵詞做批注。(提示:文中共有五處)板書:讀思批注關鍵詞
預設1.第4自然段,關鍵詞:好奇、愛模仿、瞎胡鬧、頑皮等
師:小孩子對園中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什么都想嘗試,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師讀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預設2.第5自然段,關鍵詞:搗蛋、幫倒忙等。
預設3.第13自然段,關鍵詞:自由快樂、無拘無束。
師:一會吃黃瓜,一會捉蜻蜓,一會又捉螞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是我的地盤我做主,隨心所欲,好不自在呀!
預設4.第14、15自然段,關鍵詞:調皮、淘氣、天真、可愛、有趣等。
師:你們澆過菜嗎那看過別人澆菜吧?這水不往菜上澆,而是往天上揚,而且還大聲喊著:“下雨啰!下雨啰!”,你們喊的還沒拼盡力氣呀,要拼盡力氣大聲喊,這樣才開心喲!
好,現在你們玩的開心嗎?誰還想來開心的玩一次?
預設5.第20自然段,關鍵詞:自由、隨心所欲等。
你看看,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席地而睡,好不愜意!
小結:讀到這里,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腦海中的這個小女孩是個什么樣子呢?(長個什么樣子)(大大的眼睛,梳著兩個羊角辮,臉上黑一塊,白一塊的,光著小腳丫,一手拿著個半截黃瓜,另一只手拽著只拴著繩的一條腿螞蚱。)板書:想像
過渡:如果,你在家也這樣頑皮、淘氣,會有什么后果?但在祖父的園子里,祖父打她了嗎?她種菜把菜種踢飛了,祖父管她了么?她澆水,澆到天上去,祖父管她了么?她隨便找個地方睡覺,祖父管她了么?她鋤草時把谷穗鋤掉,祖父管沒管她?為什么單這件事管她呢?
。Z食來之易,從小要愛惜糧食)
。ǘ└形蜃娓干畛恋膼。
師生表演讀(6——12)讀中思考,祖父是怎么管她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慈祥、耐心、寬容、疼愛)哪個詞更能體現祖父的耐心、寬容?
師:正因為有了祖父的寬容、寵愛,我才會在園子里玩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憂無慮,那祖父的園子中還有什么也是自由快樂的呢?
(三)體會園子的自由,構建自己的樂園。
自由朗讀17自然段,讀后哪些詞在你腦海中閃現?
(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無憂無慮等)
這段中哪句話最能體現這里是自由自在呢?(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讀這段的中心句,讀出自由。園子中都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讀文,師讀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也沒人過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一只白蝴蝶。
師:你看,它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切都是自由的。你還能用上面的句式說說園子中別的事物么?
愿意......就......;若……就……
師:園子里的一切都那么自由,那么快樂,你也想擁有這樣的樂園嗎?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樂園里都有些什么,你在園子里是怎么玩耍的?(心中的樂園)
三、總結學法。
學習本課讓我們知道,讀一篇文章,我們要邊讀邊思,學會善于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反復品讀,用關鍵詞做批注。在閱讀時,邊讀邊想像,并能及時地把自已的想像寫下來,這樣堅持下去,你也會成為蕭紅式的大作家。
四、拓展閱讀,介紹作者及小說《呼蘭河傳》。
本文選自現代著名作家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小說中作者回憶許多童年的趣事,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閱讀,也可以把你的童年趣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
自由快樂祖父的愛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3
教材地位: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的情景,表現了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快樂、自由的家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在品讀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和祖父的愛,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走近蕭紅
1、老師知道現在咱們班已經有很多同學深深地愛上了讀書,愛得癡迷,愛得癲狂。能說說你讀書的感受嗎?(交流)
今天我們來共讀一篇文章(板書課題)這個園子是誰的?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自讀:(投影)
、僮x一讀,聯系課文或經驗理解。
倭瓜、瞎鬧、謊花、韭菜、谷穗、拋給
②讀一讀,注意加點的讀音。
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用腳一個個地溜平。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你還想知道什么?
、僮髡邽槭裁匆獙懽娓傅膱@子?
、趫@子是什么樣的?
、蹫槭裁磳ψ娓傅膱@子這樣念念不忘?
三、賞讀,看景物之自由
1、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這個大園子。(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讀著蕭紅清新自然的文字,我們仿佛一起走進了園子。漫步園中,你看到什么?你覺得這是一座怎樣的園子。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想像畫面,體會園中昆蟲、蔬菜、花草充滿生氣,自由自在。并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子。(是充滿生機,美麗、五彩繽紛的園子)
3、課文還有哪個自然段也寫到了這個大園子?(自讀)這段這要講了什么?
你感覺到什么?(板書自由)
作者怎么寫園中景物自由的,默讀,找出特別有趣的詞語或句子。
交流。
十個“就”字,樸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處處傳達著自由與快樂。其實很多大家的作品都是這樣的,如朱自清的《春》語言那么質樸,讀來卻讓人耳目一新,感覺春天是那么蓬勃,還有我給你們讀過的美國科幻小說家布萊德伯里的《奶奶》:她是個女人,手里拿著掃帚,她像個瑞士搖鈴,叮叮當當地把瓷杯擺放整齊,又像個真空吸塵器,一陣風走過每一間屋子,找出沒弄好的地方,把它弄整齊,她只須手執小泥刀在花園里走上兩趟,花兒就在她身后溫暖的空氣中燃起顫巍巍的紅火。
四、品讀,解“我”之自由
1、同學們,園中的花鳥是自由的,蔬菜是自由的,昆蟲是自由的,那為什么在作者眼中園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呢?請默讀課文3—12自然段,看看我和祖父在園子里都做了些什么?(一句話概括)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最能體現作者的自由?劃出有關詞句,用心讀一讀,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討論。
老師發現,好多同學讀著讀著,臉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和祖父在園子里都做了哪些事?(一句話概括)
。ㄔ曰ā尾、種小白菜、鏟地、澆菜等)
那么,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著看著就想笑了?
交流時說、議、讀相結合。
、伲ㄗ娓复饕豁敶蟛菝薄揖桶尾。)
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頂大草帽、一頂小草帽相映成趣。
②(種小白菜時瞎鬧、踢飛菜種。)
哪里是在種小白菜,踢飛的也許不僅僅是菜種,也許還有我的鞋子呢,這哪里是幫忙,簡直是在幫倒忙,用課文中的一個詞我就是在“瞎鬧”。
③(鏟地時,爬在地上,用鋤頭的“頭”亂勾一陣,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
是呀,鏟地本來是鏟雜草,而我卻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強調讀音“當作”)我是怎樣鏟地的呢?引導學生抓住“爬在地上”、“亂勾一陣”看似平淡的兩個詞,用心讀一讀,想一想,理解“我”鏟地有趣的樣子,一邊往前“爬”一邊“亂勾”。
④(搶水瓢澆菜)
出示12自然段。我是怎么澆菜的?找找描寫我動作的詞“搶拼盡了力氣往天空里一揚大喊著”
看看課文的插圖,這一揚,你看到了什么?但作者的內心呢?哪個詞最能體現作者內心的痛快?這一大瓢水沖下來,你渾身濕淋淋的,像只落湯雞,你的心里呢?把你內心的自由暢快讀出來。
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頭發都還在滴著水,可你卻看著祖父傻傻地大笑呢,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盡了力氣在玩呢!
多么可愛的孩子,多么淘氣的亂鬧,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樂的時光。)
(大喊)師領讀
、荩ǖ11節)
學生可能交流這小節。對,我在園子里完全是自由的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五、想像,悟祖父之愛
1、過渡:其實,我在園子里做過的有趣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我曾經捉來一只大螞蚱,把腿用線綁上,過了一會兒,線頭上只栓了一只腿,而螞蚱不見了。我曾經追根究底問祖父園子里的櫻桃樹為什么不開花不結果,曾經有一次祖父拔草時,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還以為是因為春天雨水大,園子里的玫瑰花開得香呢……
2、我在園中這樣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玩耍、瞎鬧,祖父是怎樣的態度呢?
、傥夷貌粍愉z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祖父很寵愛我。
②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很耐心,很形象。
③祖父笑了。
你從笑中體會到什么?這笑中有什么?祖父的笑是疼愛,是呵護,是寬容,是教育(板書:愛)祖父的笑和愛一起永遠留在我的心底。許多年以后,蕭紅這樣深情地回憶“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課文中還有一處也是直接描寫祖父的.?
課文第一段寫:“呼蘭河這小城里住著我的祖父!边@句寫得很特別,體會一下,為什么這樣寫?(補充資料)
(蕭紅出生于一個地主家庭,父親對她十分冷漠,母親也不喜歡她,只有祖父疼愛她,祖父是蕭紅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蕭紅眼里,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園子,而是蕭紅童年生活的樂園,這個園子只屬于“我”和最親愛的祖父)
正因為有祖父的疼愛和呵護,我才能在園子里自由自在,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課件出示,配樂朗讀)
作者寫園子的自由,實際上是寫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像作者這樣把人物情感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來表達人物的情懷,這種寫法叫借物抒情。同時作者不僅僅是在訴說著童年生活的自由也在表達著對祖父深深的感激與懷念之情。(我們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六、延伸,滲透園子的精神意義
1、有自由的園子真好,有愛的園子真好。但老師讀了《呼蘭河傳》卻有不一樣的感受,它的尾聲部分這樣寫道:(課件,配《思鄉曲》的音樂)
呼蘭河這小城里邊,
以前住著我的祖父,
現在埋著我的祖父。
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
也許還是年年仍舊,
也許現在已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
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
這一切是蕭紅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的,隨著你們年齡的增加,相信你們會體會得更深。不管怎樣,請記得,無論是文字還是情感,《呼蘭河傳》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附板書設計:
我和祖父的園子
自由愛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其它作品的愿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感想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童年記憶中冬日下的一對對駱駝,給林海音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那么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們一起走近蕭紅的《祖父的園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勾畫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通過查閱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詞語。
3.小組討論: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在祖父的園子里經歷的哪些場景?
4.全班交流:記憶中的園子(1-3自然段),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園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園中玩累了,可以快樂地入夢(18-20自然段)。
5.交流課文主要內容:記憶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鮮艷,景物眾多,祖父經常在園子里勞作,“我”也經常在園子里“亂鬧”、玩耍,園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樂的。
三、細讀品味,體會文意。
(一)走進“園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園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頑皮可愛,讀文章相關段落,標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認真體會。
2.交流: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
預設一:“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后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這哪里是在種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鬧。誰愿意當當文中的小女孩,讀出作者的調皮勁兒。
預設二:“其實哪里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谷穗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
“我”是在怎樣鏟地的?哪里是在鏟地呀?這簡直就是幫倒忙。
預設三:“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樣是澆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從哪里讀出來的?
。2)想象一下,小蕭紅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樣的?(激動地、歡快地、開心地、天真爛漫地……)
(3)感情朗讀。你邊讀邊想象她的動作,神情。
。4)小結:本是澆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亂鬧”的玩具。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作者的快樂和頑皮。
。ǘ┳呓娓,體會祖父的慈愛。
1.作者在園子里這么淘氣,這么調皮,祖父是什么態度,閱讀5-----12自然段,細細體會。
2.重點體會:
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地還留著一片狗尾草,就問我:“這是什么?”
我說:“谷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個谷穗,遠遠地拋給祖父了,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地講給我聽,說谷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體會祖父對我的慈愛。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來──笑夠了──還在笑”,從這三次笑中你讀出了什么?
。3)祖父的笑里隱藏著什么?(慈祥、和藹可親、疼愛孫女的)
(4)分角色朗讀對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3.在這座園子中,孫女愛胡鬧,祖父從來不惱,正是有了祖父的慈愛,在他寬容、耐心、呵護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園子中縱情嬉戲!那么這座園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樣的呢?
這是一座樂園,更是一座愛園。
4.小結:祖父給與“我”足夠的寬松氛圍。讓“我”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更有慈愛的祖父。祖父允許“我”隨便玩鬧,對“我”傾注了愛心和耐心,祖父給了“我”心靈的自由,他的愛放飛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而又幸福的童年。
。ㄈ┳哌M園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樂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樂的,在作者眼里,園中的景物又是怎樣的呢?自由讀(16-17自然段)。
2.把自己當成園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樹,來講述你的快樂和自由吧!引讀(17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樂,看什么都是自由快樂的,讓我們再來看看園子的景像吧!引讀:明媚的陽光下,花開了,在我看來,就像__________;鳥飛了,就像__________;蟲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黃瓜有的開著花,有的結果了,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玉米長得特別茂盛,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
3.短文連用十個“就”字,樸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處處傳達著“我”的自由與快樂。一切景語皆情語啊!帶著這樣的感受齊讀13段(引讀13節)。(這是對園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對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讀第13節就能更好地領悟作者寫作的巧妙,體會到作者在借景抒情,體會到作者“心”的自由。此處讀是一次情感的升華。)
四、回顧總結,延伸拓展,滲透園子的精神意義。
1.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2.有自由的園子真好,有愛的園子真好。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園、“我”三者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暫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對于人間的“溫暖與愛”懷著“永久的憧憬與追求”的蕭紅常常會憶起呼蘭河城,因為呼蘭河這小城里住著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園子。所以,作者用一顆真誠的心,用一本《呼蘭河傳》記錄了曾經的點點滴滴。
《呼蘭河傳》這本書的尾聲部分這樣寫道:
呼蘭河這小城里邊,
以前住著我的祖父,
現在埋著我的祖父。
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
也許還是年年仍舊,
也許現在已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
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
曾經的一切是蕭紅難以忘卻的,隨著年齡的增加,相信你們會體會得更深。不管怎樣,請記得,無論是文字還是情感,《呼蘭河傳》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由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從蕭紅和她的《呼蘭河傳》入手,介紹蕭紅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介紹她的《呼河蘭傳》,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接著,我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地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讓他們交流“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思考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我讓他們交流的同時,引導他們讀相關的段落,要求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祖父的園子》語言幽默,富有詩意,真實地再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講述了作者在祖父園子里的一些故事,讀起來仿佛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在作者筆下,園子里的小動物,小昆蟲,花草樹木都像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自由自在。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捕捉重點信息;運用摘錄法、圈劃法,歸納、提煉文本重點信息,學會長文短讀。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初步體味蕭紅文字獨特的“陽光味道”,激發進一步閱讀蕭紅文字的興趣與熱情。
3、通過“眼中園——心中園——夢中園”的全新解讀,建構自由明亮的兒童精神家園。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誦讀法、想象法、品味法
【教學準備】
*教師:《祖父的園子》多媒體
*學生:預習本課,搜集作者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由《呼蘭河傳》中蕭紅的話“童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導入的學習。
二、步入園中
。ㄒ唬┱w感知, 鳥瞰園子
1.板書課題,交代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通過速讀、默讀進行學習。
2.速讀課文,尋找文中對園子直接描寫的段落,并從這些段落中,找出關鍵詞語,概括這是怎樣的園子。
。ǔ鍪緦W習建議)
1. 帶著任務跳讀、掃讀,一目五行、十行地讀。
2. 找重點段,畫關鍵詞,思考:這是怎樣的園子?
。ǘ└形蜓壑兄畧@,樣樣都有。
1.感悟昆蟲的世界,樣樣都有。
引導學生從種類、顏色、形態、聲音等方面進行理解。
2.感悟園中的樹及其他,樣樣都有。
引導關注“滿身帶著金粉”、“滿身絨毛”、“胖乎乎”、“園滾滾”、“小毛球”,思考作者這樣細致的描寫,和“花園”有什么關系?(感受側面描寫的精妙)
(三)感悟心中之園,一切自由。
【植物自由】
1.默讀、瀏覽課文摘錄關鍵詞詞語,圈出自由之物。
2.視像化朗讀,感受園子里萬事萬物的自由(閱讀策略之二)。
3.引導學生發現反復的寫法;通過對比品讀,研究“就”字所傳遞的率性、自由的味道。
【人自由】
1.瀏覽課文,思考并概括課文寫了蕭紅和祖父在園中的哪些事情。
(出示學習建議)
——跳讀、掃讀,圈畫關鍵詞,捕捉重點信息
(預設:栽花、拔草、種菜、鏟地、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綁螞蚱、澆水、睡覺……)
2.拓展閱讀:
《我和祖父的另一個世界》,感受蕭紅童年生命的自由。
一到后園里,我就沒有對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準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兒等著我似的。其實我是什么目的也沒有。只覺得這園子里邊無論什么東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盡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聽話。等到自己實在跑不動了,才坐下來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過隨便在秧子上摘下一個黃瓜來,吃了也就好了。休息好了又是跑。
后園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開花的,一直開到六月;ǘ浜歪u油碟那么大。開得很茂盛,滿樹都是。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給他插了一圈的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邊插著一邊笑,當我聽到祖父說:“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么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本桶盐倚Φ枚哙缕饋怼N規缀鯖]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還是安然的不曉得。他還照樣地拔草。我跑得很遠的站著,我不敢往祖父那邊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機進屋去找一點吃的來,還沒有等我回到園中,祖父也進屋來了。那滿頭紅通通的花朵,一進來祖母就看見了。她看見什么也沒說,就大笑了起來。父親母親也笑了起來,而以我笑得最厲害,我在炕上打著滾笑。祖父把帽子摘下來一看,原來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緣故,而是那花就頂在他的頭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鐘還停不住,過一會一想起來,又笑了。祖父剛有點忘記了,我就在旁邊提著說:“爺爺……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來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滾來。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四、感悟夢中之園:光芒四射
1.同學們,玩著玩著啊,我們就累了。讓我們在蕭紅的園子里靜靜地閉上眼睛睡一會兒吧。
師配樂朗誦范讀:
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白云來了,一大團一大團的,從祖父頭上飄過,好像要壓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2、總結升華
3.拓展閱讀:
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工夫會變出來一匹馬來,一會工夫會變出來一匹狗來,那么變著。
這一些不能想象了。
以上我所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
1940年12月20日香港完稿。
五、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
眼中園 樣樣都有
心中園 一切自由
夢中園 光芒四射
六、布置作業,延伸課外
課外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出“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重難點:1、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童年冬日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與同桌探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匯報交流,師根據學生交流。
三、體會作者在園子里的心情
1、默讀課文,體會“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
2、全班交流
讓學生通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我”在園子里的心情,達成共識:“我”在祖父的園子里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通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課外延伸:課外閱讀有關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3、預習新課。
板書:
祖父的園子──“我”的樂園
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感受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祖父的園子》是女作家蕭紅寫的篇優美的散文,文筆揮灑自如。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課文中的語言富有孩子氣,同樣富有詩情畫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樣子真實地再現出來了,學生讀來感覺親切,感覺這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實感去表現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所以會打動讀者。
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要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讀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交流“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或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交流中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由于本文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來很容易。
最后,再細細品讀課文,對學生的引由淺入深的引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帶來負擔和痛苦。做到起于學生實際,通過點撥、引導、啟發,使學生達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中》中要引導學生體會的自由。我首先問,作者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什么?——體會我和祖父關系的親密。再問:祖父在勞動,我也真的在勞動嗎?從一些詞句中,你看出了什么?從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再說說形成這一切的原因。這一系列的問題設計,引導讓緊貼學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點撥,學生就過去了,沒有任何跳躍和生澀的感覺,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樣淙淙流淌著。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7
設計、執教 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 虞大明
課前交流:作為學生,你覺得上課的時候什么最重要?(發言、筆記……)我覺得特別要做好兩點:一是傾聽,二是思考。老師要說一段話:“我叫虞大明。”你聽出了什么?(生答)“我現在叫虞大明。”(生討論)
在一個茫茫的大沙漠上,有一個人已經死了,他身邊有一個包,他如果早一點打開這個包,她就不會死了。請你猜想他是怎么死的?為什么說他早一點打開這個包,他就不會死了?
學生大膽猜想。
有一位同學說那個包是降落傘包。這就是不同的思維方向。
(木子:談笑風生,其樂融融,融洽了師生關系。)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師:看了這個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生: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習的課文。再讀讀課題。
師:請注意看屏幕,這是一篇什么課文?
生:略讀課文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怎么學略讀課文,知道嗎?
生:知道
師:你說
生:就是一節課學完。
師:那怎么一節課學完呢?略讀課文需要我們自己去讀讀,自己去想想,自己去發現。 虞老師有個建議,學略讀課文,我們可以采用幾遍讀的方法。
【木子: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對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有所了解!
二、初讀課文,概覽大意
師:第一遍讀,可以快速瀏覽,想一想,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園子?當你有所感觸的時候,就在課題旁邊用詞語記錄下來,開始。(生自主瀏覽,寫旁注)
【木子:此處教師手把手教給學生批注的方法!
師:來。你說一個。
生:五谷豐登的園子。
師:你說“五谷豐登”,是不是說園子里什么東西都有?我們用另外一個詞更準確,你自己修正。
生:應有盡有。
師:這個詞怎樣?好,我們就把這個詞寫上去。這是一個應有盡有的園子。還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這個園子。
生: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園子。
師:有這種感覺的孩子請舉手。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園子。(師板書五彩繽紛)
師:還有不同的感覺嗎?
生: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園子。(師板書:生機勃勃)
師:還有嗎?
生:自由自在的園子
師:這是一個自由的園子(板書自由)
師:還有嗎?
生:這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園子
師:這個詞跟哪個詞意思差不多?
生:五彩繽紛
師:是啊,相同意思的,咱們寫一個就行了。作者在這樣的園子里不僅感到自由,而且感到無窮的樂趣。用哪一個詞概括?
生:快樂
師:對呀!這還是一個快樂的園子。(板書:快樂)
師:真會讀書。學略讀課文,我們通過初讀,對園子有了大概的了解,這是學好略讀課文的第一步。同學們真了不起。一起看著板書說說,這是一個——
生:應有盡有、五彩繽紛、生機勃勃、自由自在、快樂無比的園子。
【木子:瀏覽是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閱讀方法之一,這里通過瀏覽來總體感悟園子的特點,讓學生在瀏覽中思考,在思考中提煉出詞語概括。讓學生批注的同時參與板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點
師:難怪這個園子會深深地烙印在蕭紅的心中,久久揮之不去。同學們,學課文如果光學到這兒,那還不行,這樣學顯然太膚淺了。我們還得第二遍讀課文。第二遍讀課文可以帶著什么問題呢?來,看著板書,我們一起把剛才的初步感受重新變回問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個應有盡有的園子?為什么說這是一個——
生:五彩繽紛的園子。
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個——
生:生機勃勃的園子。
師:為什么這是——
生:自由自在的房子。
師:為什么這是一個——
生:快樂的園子
【木子:教師的適當引導,給了學生真切的感受——把剛才初步的感受重新變回問題,是文本閱讀變膚淺為深刻的途徑之一!
【第一板塊】感悟園子的五彩繽紛、應有盡有、充滿陽光
師:這樣吧,我們先來解決為什么說這是應有盡有的、五彩繽紛的、生機勃勃的園子?帶著這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當你找到能夠體現這些特點的句子以后,把這個句子劃下來,然后在旁邊把這些詞寫上去。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瀏覽,做旁注)
【木子:再次運用批注的方法!
師:完成了嗎?我們要學會看得快、找得快、腦子轉得快。學略讀課文,就是鍛煉我們瀏覽的能力,而且是快速瀏覽的能力。有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一目十行。有答案了嗎?從哪兒讓你感受到這是應有盡有的園子?把那段話讀一讀。
生: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
師:能說明嗎?
生:能。
師:這個句子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什么特點?
生:生機勃勃。
師:是!有人說,蜜蜂、蝴蝶是會舞蹈的精靈。就是這些蜜蜂啊,蝴蝶啊,這些精靈給園子帶來了無盡的生機。所以在這句話的旁邊你就可以寫上生機勃勃。
師:從哪兒讓你感受到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園子?
生: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師:就是這句話。哪個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師:是。W到這兒,你一定明白了:蕭紅之所以寫一二自然段,就是想讓我們明白祖父的園子是一個——
生:應有盡有、生機勃勃、五彩繽紛的園子。
【木子:快速瀏覽的能力是在實實在在的訓練中獲得的。此處就是讓學生在緊張的閱讀思考中領悟園子的生機勃勃與五彩繽紛!
【第二板塊】感悟園子里的快樂、自由
師:那么,為什么說這是一個自由的園子,這是一個快樂的園子呢?我們通過第三遍讀課文,來解決這個問題。一般說來,一個人所做的事情往往就承載著這份自由和快樂。請同學們拿起筆,用圈關鍵字的方法來梳理一下,蕭紅在園子里做過哪些事。什么叫圈關鍵字?
生:圈出主要的、重要的字。
師:“萬事開頭難”,圈好第一件事是關鍵。比如這件事圈一個“吃”行么?
生:不行。
師:是的,得圈上“吃黃瓜”才能表述清楚。
。ㄉx文,圈點)
師:交流一下,第一件——
生:栽花。
師:第二件
生:拔草。
師:第三件——
生:溜土。
師:課文里可以圈畫前面一個“土”,后面一個“溜”,怎么能表示是“溜土”呢?
生:在“溜”的旁邊寫個“土”。
生:在“溜”和“土”之間畫上顛倒符號。
師:這個方法很高明。第四件——
生:鏟地。
師:第五件——
生:吃黃瓜。
師:第六件——
生:追蜻蜓。
師:沒錯。第七件——
生:采倭瓜的花。
師:那就可以概括為——
生:采花。
師:第八件——
生:捉蚱蜢。
師:捉蚱蜢。沒錯。第九件——
生:澆菜。
師:澆菜。沒了嗎?第十件——
生:睡覺。
師:你看,蕭紅在祖父的園子里可以盡情地做這么多事情,所以——這是一個
生:自由的園子
師:這是一個——
生:快樂的園子。
【木子:按著順序讀,圈關鍵字,都是略讀的方法。具體地指導讓學生在有目的、有方法的瀏覽中提煉出文章的敘述要點!
四、細研課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塊】研讀“自由之事”
師:這十一件事情當中,寫得最具體的是哪件事?
生:鏟地
師:感覺真準。哪幾自然段寫的是鏟地?
生:第五自然段到十二自然段。
師:是的。請看大屏幕。虞老師特意把描寫鏟地的這些自然段呈現在大屏幕上。請問,你們為什么說這件事情寫得最詳細、最具體?從哪兒讓你感受這件事寫得最具體、最詳細?
生:因為這件事,她用了好幾個自然段寫。
師:哎——是啊!這也是一種衡量的標準!你看,她寫得特別長,用了比較多的自然段來描述,所以我們就斷定這件事情是寫得最具體的。這是一個依據。還有別的依據嗎?
生:作者抓住了對話進行描寫。
師:所以,同學們記住,我們在寫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能抓住對話來描寫,那就會把這件事寫得比較具體。還有什么依據嗎?
生:其她幾件事都是略寫的,就這件事詳寫的。
師:還能從哪兒讓你感受到這是寫得非常詳細的一件事。除了篇幅比較長,除了抓住了人物的語言進行描寫,還有什么?
生:作者對外公的動作和神態進行了描寫。
【木子: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具體描寫的方法就是抓住人物對話、動作、神態進行細致描寫!
師:由此看來,我們要讓一件事寫得比較具體,還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態進行描寫。是啊。這樣三個方面的依據,讓我們完全有理由斷定,鏟地這件事情是所有十一件事情中寫得最詳細的。那我就納悶了,我們剛才不是梳理過了,蕭紅在園子里做著多少件事情?
生:十件
師:這僅僅是寫出來的,還有好多好多沒有寫出來的,那蕭紅為什么單單把這件事情寫得那么具體?其他事情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比如說澆水,我讀過一遍就有印象了。蕭紅怎么澆的?大家一起來做一做。
(生一起做舉瓢澆水動作)
師:怎么都是啞巴?蕭紅澆水時是一聲不吭么?來一起做,老師不喊停不許停啊。
。ㄉ吅艉斑呑鰟幼,教室里一片歡騰)
師:有意思嗎?
生:有意思。
師:為什么那些事情不寫具體,獨獨把這件事情寫得那么具體?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問題。想一想,說一說。要求:把話說明白,說清楚,否則老師要追問,這叫“打破沙鍋問到底”。你要受得住老師的“追問”
生:我想這件事情蕭紅記憶極為深刻。
師:那當然。那為什么獨獨對這件事情蕭紅印象極為深刻呢?我們還得抓住這件事情的本質來思考。
生:她把草當做了谷,把谷當做了草,其實是做錯了一件事,可她爺爺沒怪她。因為她爺爺很愛她。
師:你真會讀書!同學們,知道嗎?爺爺為什么要在園子里種谷穗?是種著玩的嗎?
生:不是。
師:為了什么?
生:拿來吃的。
師:拿來吃的,拿來養家糊口的。而現在,蕭紅卻把一畦的谷穗給鏟了。這將意味著什么?
生:他們一家有可能會挨餓。
師:是!這是一般的調皮嗎?
生:不是。
師:這是一般的搗蛋嗎?
生:不是。
師:這可是犯下了——
生:滔天大罪。
師:呵呵,這道不能說是滔天大罪?這可是犯下了大錯。同學們,當你們犯下這樣的錯誤的時候,不要說這樣的錯誤,就說在家里吃晚飯,啪嗒——碗打破了,你媽媽會怎么對你?
生:小時候會打我屁股。
師:你現在多大了?
生:十二歲
師:小時候會打你屁股,現在不打了。你看媽媽會打她屁股,你呢?
生:我媽就會嚇唬我,說不要我了,讓我去當乞丐。
師:呵呵,我認為你媽媽一定只是嚇唬嚇唬你,讓你長點記性。但是蕭紅呢?犯下了這樣的大錯,她的祖父,也就是她的爺爺,還是怎么樣面對她?
生:笑
師:笑了幾次?
生:三次。
師:這“三笑”就是祖父對孫女兒的——
生:關愛
生:寬容。
師:連這樣的大錯,爺爺都能夠原諒,都能夠寬容,還有什么事情不能寬容和原諒呢?蕭紅在這樣的大錯中都能夠感受到快樂,還有什么事情不能讓她感受到快樂呢?所以,蕭紅要把這件事情寫得特別詳細。從這件事情當中,我們感受到祖父的園子是一個——
生:自由的、快樂的園子
【木子:通過此處的細讀,讓學生明白什么叫詳略得當,如何才是詳略得當——就是抓住最典型、最能說明問題的事例寫具體!
【第二板塊】研讀“自由之景”
師:虞老師覺得還有一個自然段,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園子是自由的,哪個自然段?
生:第十六自然段。
師:你們認為呢?
生:是的。
師:請關注第十六自然段。(課件呈現)這一段不是寫景的嗎?你看這一段寫到了花兒,寫到了鳥兒,寫到了倭瓜啊,寫到了玉米啊,怎么讓你感受到園子的自由呢?
生:她說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師:這段話里面有一個句式反復出現,哪個句式?
生:愿怎么樣就怎么樣
師:對。要怎么樣就——
生:怎么樣。
師:所以我們就感受到了自由,是吧?
生:是。
師:關于倭瓜,關于玉米,虞老師也寫了這樣一段話,請看。(課件呈現老師下水文:倭瓜長蔓了,沿著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頂,再掛下來,隨風搖擺,甚是婀娜。黃瓜也開花了,這兒一朵,那兒一朵,怎么開,都很美,她們仰著黃色的小臉,向著和風點頭。一群群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分享著這場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著腰肢,向著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焖贋g覽,你讀出了什么?相信你讀了這段話,你就會由衷地發出感嘆,哇——這景色——
生:好美!
師:你看,同樣描寫的是這些景物,但是寫法不同,我們的感受也不同。從這段話里面,我們讀出了景物的什么?
生:美。
師:蕭紅的這段文字,讓我們感受到園子的——
生:自由。一切景語皆情語。同樣的景物不同的寫法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離開了寫作目的,文字無法判斷好與壞。作者難道僅僅在傾訴景物的自由嗎?它實際上是在表達——
生:自己的自由。
師:蕭紅借景物的自由來表達她自由的心境。這樣的寫法就叫做——
生:借景抒情。
【木子:借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這是描寫景物的基本方法,是學生必須要習得的重要方法。】
師:透過這段文字,蕭紅她一定在訴說——(生在配樂中補讀)課件出示:我愿意(摘黃瓜),就( );我愿意(捉螞蚱),就( );我愿意( ),就( );
師:這樣的事例舉得完嗎?
生:舉不完。
師:所以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話來概述——在這樣的園子里,我——
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師:學到這兒,你們一定明白了,這份快樂的源頭就是——
生:自由
師:也就是說,因為自由,所以快樂。那么,為什么題目不叫自由的園子呢?
生:因為園子是祖父創造的。
生:是祖父的愛和寬容給了蕭紅自由和快樂。
師:說得好!所以,蕭紅就把這篇文章的題目定為——
生:祖父的園子
師:這也表達了蕭紅對祖父的——
生:懷念。
【木子:通過補充說話,讓學生更加充分地感受那份自由和快樂。同時讓學生了解命題的方法!
五、猜測內容,閱讀延伸
師: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所以,蕭紅想到了用筆來刻錄她的童年,讓童年永恒。于是,她寫就了一部小說,名字叫做——(課件出示《呼蘭河傳》的封面)
生:呼蘭河傳
師:猜猜看,在這本書里,蕭紅還會寫什么?
生:其他快樂的事情
師:還有呢?
生:其他那些自由的事情,比如:捉魚什么的。
師: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讀了這本書之后,是這樣評價的——課件出示: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茅盾)有什么疑惑嗎?
生:為什么說她是一串凄婉的歌謠?
師:相信你們都有這樣的疑惑,對嗎?
生:是。
師:怎樣才能解開心中的謎團?
生:去讀讀這本書。
師:愿意去讀這本書,從而解開心中疑惑的請舉手。(小手如林)
【木子:從一篇文章到一本書、一位作家,使閱讀有了寬度,讓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
六、直面童年,引發思考
師:同學們,童年是美麗的歌謠,童年是動人的詩篇,童年是人生長河中短暫的一瞬。蕭紅用文字記錄她的童年,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來刻錄她的童年。比如有一個著名的歌手,叫——羅大佑,他有一首歌叫《童年》。請看——播放歌曲。會唱的孩子可以跟著一起唱。
師:(在《童年》的歌曲聲中)蕭紅用筆刻錄童年,羅大佑歌刻錄童年,虞老師向蕭紅學習,也用筆來刻錄,想了解虞老師的童年嗎?
生:想。(師逐段呈現下水文)
師:虞老師的童年有意思吧!。再看(出示照片和圖片)。一張黑白的照片,加上幾段文字,幾篇文章,虞老師的童年就永恒了。聰明的孩子們,好好地想一想,你會用什么方式讓你的童年永恒呢?想一想,再想一想,然后用實際行動來回答,下課!
【木子:歌詞和教師下水文的拓展閱讀,讓學生明白文字可以記錄的是時光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文中重點句子,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2、能力目標:能找出文中體現作者趣味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在園子里的快樂,自由,以及對我的愛,引發學生對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向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朗讀,體會作者的快樂,自由。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板書課題。
1、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閱讀課文,課題為祖父的園子。(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2、從老師的板書中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要隔開一些?
3、(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這是什么意思?(要在學習之后填寫兩個詞語)
[設計意圖]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引發學生思考,老師為什么要加上括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閱讀期待,在無形中給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祖父,和這是一座怎么樣的園子?為接下來的研讀設置了強勁的“引力場”。
二、整體感知園子的美麗,生機勃勃。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過渡:通過預習,我們了解到祖父的園子里的昆蟲可多了,有(出示詞語幻燈片)蜜蜂,蝴蝶,蜻蜓,螞蚱。園子里還長著許多的農作物呢,有倭瓜,黃瓜,玉米,谷穗,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干農活,摘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祖父的園子真是豐富多彩呀!
2、感受園子的生機,及其美麗。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說到昆蟲多,作者可得意了,你看在課文的開頭就在炫耀她的園子呢?誰來讀一讀。
。2)園子美嗎?從哪感覺到了?
(3)喜歡這座園子嗎?作者比你更你更喜歡呢?齊讀,讀出作者的對園子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中詞語的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課文內容,同時抓住文中作者對昆蟲的描寫,通過學生的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自主學習,從整體上感知園子的美麗和生機勃勃。
三、感受小女孩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這座園子里,我特別喜歡這個小女孩,她的淘氣,她的可愛,我都喜歡。如果現在這個小女孩在我身邊的話,我特別想在她的臉上揪上一下,那老師為什么想揪她一下呢?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小女孩調皮,淘氣的句子,用序號標出來,并找出關鍵詞,做上批注。
(3)交流,朗讀:
a)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后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哪睦锟梢钥闯鲂∨⒌恼{皮?又是怎樣的瞎鬧?)
b)其實哪里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就是了。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谷穗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
。◤哪臅r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淘氣?怎樣亂鉤?)
c)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邊過,于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
d)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并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
。ㄟ@段話中哪個詞最能體現小女孩的淘氣呢?怎樣亂鬧呢?抓住“拼盡力氣,往天空一揚,大喊”這些詞來指導朗讀,通過朗讀,學生感悟到小女孩此時的快樂的心情。)
e)我玩累,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設計意圖]沒有讀書根基的深入哪有交流果實的豐美。對于小學生而言,朗讀不僅僅是手段,它本身就應當是重要的學習目標!當學生能夠把心放進去讀,讀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在自己的表情上顯露出來,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與表達還有什么不能理解把握的呢?
。4)研讀祖父教我識谷穗的段落。
、僮x讀6至12小節,思考祖父是怎樣教育小孫女的?
②你看見祖父的笑了嗎?從祖父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這是一位慈愛的祖父,只有心中充滿了愛的祖父才會笑得這么溫和,這么開心。
、坌〗Y:在慈愛的祖父的園子里,我感到無比的快樂,自由。所以這是一個快樂,自由的園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祖父的三次笑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慈愛的祖父,正因為有個慈的愛的祖父才會有這么快樂的童年,是慈愛的祖父給了我一個自由,快樂的園子,完成課題中的兩個括號填空。
四、感悟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祖父的園子里,不僅我是快樂的自由的,就邊園子里的花朵,蜜蜂,蝴蝶,榆樹都是快樂的,自由的,你感受到了嗎?
2、學生再讀課,享受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
請你們把自己當成園子的一只蝴蝶,一朵花,或一棵樹,來講述你的快樂,自由。
出示:
我就變成那倭瓜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黃瓜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玉米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蝴蝶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___,我愿意_____就_____。
3、討論:作者寫的自己的快樂自由,為什么還要寫其它景物的快樂,自由呢?(借景抒情)
4、和老師合作讀十七小節,前三句話,(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問學生這里僅僅是寫花,鳥,蟲子的快樂嗎?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作者借花,鳥,蟲子的`快樂來抒發自己的快樂,讓學生體會借景抒情這種表達方式的特點。
5、那你現在再找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是借景抒情?
[設計意圖]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一環節,將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與理解內容融為一體,沒有進行機械的分割,對內容的深刻理解必然依賴對語言的欣賞,而語言的欣賞又自然地在內容深刻把握的語場下展開了。
五、描述我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感受了作者的快樂,自由,你是不是也渴望有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呢?
2、讓我們在心中建立起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吧!請你先閉上眼睛,想想你的園子里有些什么?
3、學生描述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4、總結:你們的園子也一定會這樣美,這樣快樂,這樣自由,希望這座理想的園子會一直陪伴著你。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去構建心中園子,鍛煉學生的動筆說話能力,同時將課文中的自由,快樂的心情得到升華。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掌握多音字“晃”。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的生活,感受“我”與祖父的心情與“我們”之間的親情。
二.教學重點;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掌握多音字“晃”。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的生活,感受“我”與祖父的心情與“我們”之間的親情。
三.教學過程:
介紹作者,引出課題
1.介紹作者,引發興趣。
師:有這樣一位作家,她是中國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她是誰?她就是蕭紅,黑龍江呼蘭區人。l940年發表了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2.引出課題,猜測內容。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祖父的園子》就選自《呼蘭河傳》。
板書課題、作者,學生齊讀。
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學生字詞;
。2)讀通句子,遇到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詞。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并組詞,利用形聲字構字方法糾正難詞發音。
特別注意指導學生根據詞語意思辨別多音字“晃”:
[huàng]搖動;擺動:搖頭晃腦。
[huǎng](光芒)閃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日光明晃晃)
識記所有生字并開火車檢測。
3.學寫生字。
學生自主練習寫生字并組詞,同桌互閱,教師指導難字書寫。
預設:
“蝴、蝶、螞、蚱”都是什么偏旁的字?為什么?(它們都是蟲字旁的字,因為蝴蝶、螞蚱都是昆蟲)
“拔”可以用什么辦法記?(朋友拔蘿卜,出了一點汗)
“承”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中間是“了”,不要多加一點;注意筆順先寫中間,再寫兩邊)
4.小組讀課文。
分小組讀課文,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流利,小組互評。
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板書:園子里的生活)
。ǘ⿲W生匯報,教師點撥
1.“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
。ā拔摇备S祖父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認谷穗;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螞蚱;澆菜潑水;歇涼睡覺等)
2.其中詳寫的是哪件事?
(“鏟地認谷穗”)
3.自由讀這一部分,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á佟胺凇薄皝y勾”,說明“我”的舉止天真可愛;把“韭菜”割掉,把“狗尾草”留著,這樣的舉止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干的傻事。
②從祖父拔鋤頭桿給“我”鏟地,可以看出祖父對“我”的疼愛,鼓勵“我”嘗試,讓“我”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從“我”把韭菜當野草割掉而“祖父”也不生氣,可以看出祖父對“我”的寬容;從祖父耐心地笑著教“我”區別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祥與獨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識寓于生活,用實踐與體驗教“我”生活常識,即使“我并不細看”,也無心“學習”,祖父也不急不躁,安心等待“我”成長)
(板書:祖父?慈祥、寬容,教育方式獨特)
4.分角色讀這一部分,體會祖父與“我”濃濃的親情。(板書:祖孫情)
5.除了這件事,你還覺得“我”在祖父園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情最有趣?說說你的感受。
、僮娓复饕豁敶蟛菝,我戴一頂小草帽……有時不但沒有把菜種蓋上,反而把它踢飛了。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愛模仿祖父的行為,舉止天真、幼稚、可愛等。
、谝惶ь^,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于是丟下黃瓜又去追蜻蜓了。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見異思遷”,對園子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非常喜愛園中的一切;“我”在園子里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圩娓笣膊耍乙策^來澆……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我”很天真、頑皮;祖父對“我”十分寬容、喜愛和呵護;“我”在園子里十分自由快樂等。
。ò鍟骸拔摇?自由快樂、天真好奇)
6.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有趣?
在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過程中相機歸納:作者把“我”一個小孩子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了下來,寫出了“我”的天真、頑皮,寫出了真情實感。
發揮想象,寫話訓練
如果你也生活在這樣的園子里,你想和“祖父”一起做什么?請寫下來吧!注意把動作、語言寫具體。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里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她的有關文章。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隨著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
。▽W生自主學習)
2.匯報交流:
(一)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T谏厦嬉粍硬粍恿。”“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ㄗ娓傅膱@子里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2)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二)“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干活、玩耍。(4—15小節)
“伏在”、“亂鉤”,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說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
。ㄟ@幾個小節圍繞著“我”錯把谷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展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
。3)小結:“我”在園子里到底是玩還是干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ā拔摇痹趫@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
。4)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ā皳炝诉@個,扔了那個,心里卻又想著另一個”,這種微妙的心情,是每個孩子共有的心理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應重視孩子的朗讀體驗,讀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愛。)
(三)感受園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
(1)思考: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么?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2)交流、討論: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
(寫園子里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3)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理解作者在這一小節列舉了大量事物,花費大量筆墨細致描寫的用意,充分感受園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讀后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回歸全文,領悟寫法
質疑: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ㄗ髡吡粜挠^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篇課文為什么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使人心馳神往?緣于作者敏感的心靈,細膩的筆觸,她選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卻往往最易打動人,印證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課外閱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爾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祖父的園子》
課型:新授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讀8個生字及正確書寫“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我”在祖父園子里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并積累語言。 教法:引導法
學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導入:我們已經學習了《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課文給你留下哪些難忘的印象呢?(學生回答)告別童年冬陽下的駱駝隊,今天讓我們走進第7課《祖父的園子》。( 板書課題 齊讀 )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文章的生字新詞。讀后想一想:這篇課文中的哪些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
2、自由讀,交流:
(園子里有很多可愛小動物;“我”跟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種小白菜,鏟地;澆菜;“我”在園子吃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綠螞蚱;園子里的小動物自由自在的;“我”在園子里睡覺……)園子是豐富多彩的,我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
3、默讀課文,想一想:“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體會到?
4、交流:(快樂的,自由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三、精讀課文 品味賞析
1、是!“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做了很多事情,對這些事情,作者進行了“詳略”處理,其中寫得最詳細的是哪件事情?(鏟地)
2、找出相關段落,自由讀,看看從哪些動作和語言可以看出作者的自由自在。
3、交流: (5-12自然段)
。1)動作:伏在、亂鉤(哪個句子說明我是亂鉤呢?)、拋給。
(2)語言:
A 、 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把最后一句話改成直接敘述,再師生分角色朗讀;
你從“我”和祖父的對話中體會到了什么?(無拘無束、調皮、愜意、漫不經心、調皮、懶散;祖父的親切、慈祥、寬容、哭笑不得)
B 、 再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著讀著,我們會發現祖父有一個典型的動作——笑,透過“笑”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指名讀“祖父的話”(你對祖父又有哪些深刻的認識?)
祖父的“笑”和我的自由有什么關系呢?(正是祖父的愛放飛了我自由的天性)
C、祖父始終“笑”著面對“我”,那“我”又是怎么說的呢?作者并沒有寫出來,這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請你們自由的讀一讀,你覺得“我”會怎么說呢?(練習指名)
(調皮地、大聲地、不耐煩地、嬉皮笑臉地、沒大沒小地、一本正經、天真地、滿不在乎地……) 指名讀“我”的話,加上這些詞語,作者的形象就更生動更立體了!
D、同桌合作:練習、展示。(多么和諧的畫面! 多么溫馨的情景。
4、我們抓住重點詞,通過朗讀體會出作者的自由自在,你還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出來呢?指名學生讀相關句子,簡要說明。
A、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其實哪里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
B、我并不細看,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
C、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亂鉤一陣。
D、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
開火車讀讀這幾個典型的句子。
四、研讀課文 體驗情感
1、過渡:慈愛的祖父,對“我”的瞎鬧是這樣的寬容,他對“我”傾入了無限的愛心與耐心,放飛了“我”的`自由,于是“我”眼中一切都是自由的,特別是課文的第17自然段,字里行間都流淌著自由的氣息。
2、自由讀,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3、交流朗讀:(我體會到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哪個句子讓你的這種感受特別深刻?
4、讀著讀著,你發現作者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嗎?
三個“就像……似的”——擬人排比——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啊!(男生朗讀) 七個“愿意”—無比自由—作者筆下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自由快樂的。ㄅ首x)
5、只要我們的心靈是自由快樂的,那么我們眼中的一切都是無拘無束的!你們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指名學生說,如:我今天考了好分數,特別高興,覺得校園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媽媽帶我公園里放風箏,我很高興,覺得公園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我一個人在家,特別自由,覺得家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6、請學生也像作者一樣用上“就像……似的”、“愿意”等詞語和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寫寫自己心中的那份自由。
7、交流。
五、回歸全文 領悟寫法
1、小結:現在請同學們帶著這份自由,重新回到祖父的園子。因為我的心“情”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看到的一切“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也正因為滿眼的“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的心“情”就更加自由自在了。這就叫做“情景交融”。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方法。
2、齊讀課題:我是自由的,園子是自由的,而慈愛的祖父正是這種自由的源泉,所以作者深情地稱這個園子為“祖父的園子”。
六、課堂檢測
1、語音世界。(看拼音、寫詞語)
hú dié cǎo mào xiā nàoch?n dìjiǔ cài
( )( )
dào suì pāo kāi suí yì qí shíyīn liáng
( ) ( ) ( ) ( )
2、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七、布置作業 課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
花園的美景 自由
祖父的園子 快樂
有趣的活動 幸福
五年級語文《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情趣、自由自在、幸?鞓返纳,體會祖父的寬容和慈愛,感悟“我和祖父的園子”的精神意義。
3、感受蕭紅語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體會文字的意蘊,產生閱讀其作品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1、精讀課文,感受中的“景”的自由,體會文中小姑娘自由快樂的生活和祖孫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質疑導入。
這一堂課,讓我們再次走進——我和祖父的園子(生讀題)這是珍藏在蕭紅記憶深處的大園子!讀課題。在她的作品里,蕭紅用了大量的文字寫這個園子,盡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園子里的每一個細節。一個看似普通的園子,為什么讓蕭紅念念不忘呢?讓我們走進園子。課文有兩個自然段直接描寫了這個園子,打開課本,把它找出來。
二、讀說想象“自然之園”。
過渡:好,讓我們到園中去漫步吧。ǔ鍪镜2自然段)
1.同學們,讀書就是欣賞,需要慢慢地讀靜靜地想。聽老師讀,看看你的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相機指導把話說生動。)
2.眼前的畫兒活了,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會讀書的人,不僅會邊讀邊想像,而且會邊讀邊思考,讀出疑問。你們讀這一段時有疑問嗎?老師剛開始讀到這兒時,一下子就讀出了一個疑問! 我們在寫作文時總挑美麗的景色去寫,為什么大作家蕭紅把這不太好看的白蝴蝶、黃蝴蝶也寫下來呢?
4.總結:原來,她只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她眼中的自然狀態下的園子。(板書:自然之園)
三、賞讀感悟“自由之園”。
過渡:我們繼續到園中去漫步!自由讀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
1.讀著,讀著,你的心中會跳出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個園子?
2.師:(引讀)你們的感覺和課文中的“我”相通了!讀著、讀著,園子中的一切—(點紅本段中心句)
3.你從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筆畫下來。
根據交流相機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沒有人管。
A、這幾個描寫自由的句子很特別,大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句式整齊中還有變化。)
B、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就”字,有了它,自由的韻味全出來了,不信咱們來配合讀一讀,你讀愿意的部分,我讀就的部分。你們聽了有什么感受?
C、是啊,這些句子句式整齊,節奏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老師也很想讀,誰愿意和老師配合讀。(句式拓展朗讀:不愿意……就不……)你感受到什么?
D、還有誰想來讀的?想讀的就一起來讀吧!這次你要聽清楚了,跟上老師的節奏喲。ň涫酵卣估首x:愿意在地上爬……愿意開兩朵謊花就……愿意結一堆黃瓜就……)自由吧!
4.同樣是自由,植物和昆蟲的寫法還有變化呢!誰來讀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A、你們看,作者認為不太好看的黃蝴蝶、白蝴蝶又出現了,這一次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總結:這園子里不管是好看的還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出示:花開了,就像……鳥飛了,就像……蟲子叫了。)
A、同學們,你們注意到“睡醒”這個詞了嗎?如果把它改成驚醒行不行?
B、師生配合總結:是的,別小看了這個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種自由的狀態;▋涸敢馑绞裁磿r候,就……鳥兒愿意怎么飛,就……,它若想要飛上天去,也……蟲子愿意怎么叫,就……愿意和誰說話,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平時我的中心句在句首或句末,這個在句中。
6.是啊,園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來,我們一起再來配合著在音樂中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7.同學們,讀書還要聯系上下文來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蕭紅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園。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一個鮮活的、自由之園。(板書:自由之園)其實,園子里的植物、動物本無所謂自由,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書:借物抒情)
敘事抒情的表達方法
1.古人說境由心生,高興時看什么都好,不高興時看什么都不順眼。因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覺得自由。原來,這兒的景物描寫是為了抒發我心中的自由之情!正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課文又是怎么表現我的自由的呢?默讀3——12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許多自由的畫面。概括地說說,你看到了哪些自由的畫面?
3.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些自由的小事。
引讀: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
“祖父澆水,我也搶過來澆。”
…………
4.你們看,蕭紅的文字很樸素,但是讀起來卻很灑脫,很孩子氣,字里行間跳躍著兩個字——自由,我們再來讀一讀。
5.我真的是在拔草、鏟地、澆水嗎?(瞎鬧)文中有幾個特寫鏡頭,你覺得哪個鏡頭最有趣,讓你有一種想和她一起玩的'沖動?
交流咀嚼,預設如下:
(鏟地時,爬在地上,用鋤頭的“頭”亂勾一陣,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
一個“爬”字,一個“亂勾”,活脫脫的一個泥娃娃呀!讓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畫面?
(搶水瓢澆菜)
把這份自由、快樂大聲喊出來!
。ǖ11節)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文字。數一數,這段話中有幾個“又”字,再輕輕地讀一讀,你又體會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師總結:在這個園子里,我想鬧就鬧,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著了。你們看我的快樂、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鏟地、澆水甚至睡覺這些生活小事中。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敘事抒情。(板書:敘事抒情)
四、批注釋疑“愛之園”
1.什么是自由,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樂,這就是快樂,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你覺得這自由是誰給我的?課文中描寫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讓我們回頭默讀3——12自然段,找出描寫祖父的細節,凝神靜氣地讀,把你的體會選擇幾個關鍵詞寫在旁邊。
2.同桌互相交流, 如果你們關注的細節相同,那是心有靈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個勞動工具,傳達著一份疼愛;一聲囑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張笑臉,無限寬容。)
3.是啊,有人說,一個愛你的人,他會給你造一座天堂。這園子就是祖父為我撐起的一方愛的天堂。(老師板書:愛之園)
4.現在,你還覺得它是一個普通的園子嗎?
5.總結:是啊,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園子,它所表現出的自由和愛,正是蕭紅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這個天地,蕭紅就感到快樂、幸福;一想到這個天地,她就涌起了寫作的沖動;這個園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擁有的精神家園。再讀題!
五、回憶課文,拓展閱讀
1.同學們,了解一個作家的生活經歷,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蕭紅一生坎坷,悲涼。18歲,祖父就去世了。離開祖父,寂寞孤獨的時光里,她常;貞浧鸷妥娓敢黄稹ㄔ谶@個世界上能有人疼愛是多么幸福啊。
20歲時,她離開家鄉,一直過著漂泊、流浪的生活。寫下這些文字時,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異鄉,遙望家鄉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見了園子里的景物——(在這樣的園子里生活是多么快樂啊。
3.在人生最后的時光里,她提筆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園子,想到了那個生她養她的地方——呼蘭河。《呼蘭河傳》,就是一篇敘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是一串凄婉的歌謠。(ppt出示)
同學們,今天我們走進了祖父的園子,感受到了蕭紅的快樂、自由、無憂無慮,更感受到了祖父對她的愛,祖父對她的愛在蕭紅的心中化成了一首詩,又化成了一部偉大的作品《呼蘭河傳》。如果同學們想更多的了解蕭紅,就去讀這本書吧!
附:板書
自然之園
敘事抒情
19.我和祖父的園子 自由之園
借物抒情
愛 之 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