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自己 欣賞別人
一、案例背景
新課程標準以“發展的眼光、寬容的態度”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溫情的評價圖景:既關注被評價者所學知識與能力的達成度,更關注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以“促進發展”為最終目的,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不斷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因此,在信息技術課上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成為評價學生的常用方式。目的是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提倡將教學評價的主體從教師轉到學生,評價標準從知識轉向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自評和互評時難以把握評價尺度,跟教師預期的設想有偏差。那么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評價自己和他人呢?
二、案例描述
1.教材描述
本案例所用的教材是科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上)第七課,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在“畫圖”中對圖塊進行縮放、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前面同學們已經學習了“畫圖”軟件的啟動方法和“畫圖”軟件的組成部分,并且能選用合適的工具畫圖并填充顏色,對鼠標和鍵盤的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和運用。本課主要是學習圖形的縮放、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操作,并結合前幾節課的圖塊選定、移動、復制、粘貼等,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探討圖塊的操作,創作自己的作品。
2.教學片段
教師先打開“練習”文件,里面分別整齊排列著“小帆船”、“蝴蝶”和“美猴王”圖形。接著教師開始“變魔術”,演示“小帆船”的水平翻轉等各種變化,并挑戰性地問學生“你會變嗎”,激勵學生打開“練習”文件,探究“小帆船”的其他魔術變法。“蝴蝶”如何“長大”或“縮小”、“美猴王”怎樣大耍“醉拳”……學生們在問題的引導下認真地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的快樂,感悟電腦繪畫的快捷與神奇,操作技能不斷提高。
然后,教師請學生打開“作業”畫圖文件,里面有太陽、蝴蝶、樹、美猴王和綠茵茵的草地等素材,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素材進行組合,創作作品。學生練習時,教師要求“越創新越好”。
學生展示作品后,教師組織學生自己品評和小組互評。其中,一位學生將太陽畫成美麗的少女,另一位學生則畫成丑陋的巫婆,并且都認為自己的作品有創意,爭論也越來越尖銳。面對突然出現的“小插曲”,教師沒有亂了方寸,而是敏銳地抓住矛盾“做文章”。首先,充分肯定兩位學生的創意,使他們冷靜下來,讓兩位學生先說出自己作品的創意。畫成少女的學生認為自己的作品想象合理,色彩搭配和諧,有審美價值。因為老師說越創新越好,畫成巫婆的學生則認為自己的作品想象比較大膽,結構合理,有創新。然后,教師組織全體同學討論哪個創意更好。最后,教師幽默地說:孫悟空恐怕也不樂意和丑巫婆在一起,要知道,它可是“美猴王”啊!學生會心地笑了。
三、反思和分析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別人的欣賞,欣賞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影響很大,有時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在信息技術課上,當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通常比較興奮,翹首以待,希望能得到老師和同伴的欣賞。多數學生往往滿足于自己創作的作品,很少有學生觀察、借鑒別人的作品,通過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長處,然后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