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超級鏈接--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山東省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第七課的內容。它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幻燈片制作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重要環節。編者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熟悉超級鏈接的功能,初步掌握文本超級鏈接的方法,能利用“超級鏈接”的功能實現簡單的交互,對今后熟練應用幻燈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對象分析及學法
就教學內容而言,對已學習了一定幻燈片制作技能的五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但學生在做返回的超級鏈接這一教學難點時,容易思維混亂,不知如何操作。因此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則通過學生自學教材內容、小組學習交流討論以及教師適當點撥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重在促進學生相互的交流和分享,實現共同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學習內容以卡通形象及奧運形象為依托,采用以信息為主線,任務為核心的模式,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體現了課程整合的思想。根據新課程理念、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和他們的知識經驗、情感需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熟練使用powerpoint;初步感知“超級鏈接”的作用,并能利用“超級鏈接”的功能實現簡單的交互。
過程與方法:能對采集的素材進行編輯加工,來表達自己的主題;學會聯想和類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使用超級鏈接的過程,形成積極主動學習和利用powerpoint展示自己的態度,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能力和表達,通過學習過程獲取快樂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重點:為什么要使用“超級鏈接”,掌握“超級鏈接”的方法,能利用“超級鏈接”的功能實現簡單的交互。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設置返回的超級鏈接。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采用演示法、指導法、激情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增加一些卡通與運動員資料,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營造出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學法主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在學生嘗試操作的過程中,基礎好的同學肯定能很快完成任務,基礎不好的學生則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探究過程中,我讓學生分成小組,讓小組的同學相互協作完成,讓學生在知識的探究過程學會與他人合作。
五、說教具、學具
課件、液晶投影儀。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有了學習興趣才能進入快樂的情感狀態,才有利于學生的智力活動。所以,在導課這一環節,我展示了卡通片人物“哆啦a夢”跳轉到“機械貓網站”、電影的幻燈片演示文稿,激發學生探究的意愿,強化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意性,激發學生想要創作的欲望。
揭示課題:學習“建立超級鏈接”。
(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觀看老師制作的幻燈片,了解powerpoint強大的功能與用途,感受到超級鏈接的神奇本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新授
(當學生對某一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的時候,最迫切希望的是自己能親自動手實踐!親自去嘗試!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主學習,并結合書本30頁,邊看邊先制作一個簡單的超級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