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搭(兩篇)
3 “摸一摸”。
講述:看著小朋友學得這么投入,有一位老爺爺可高興了。(出示木偶:圣誕老人)他給小朋友帶來很多禮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禮物嗎?
(1)指名上臺摸,說說摸出來的是什么物體。
(2)分小組摸,請每組的小組長拿出預先準備的口袋,其余7人挨著順序分別摸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4 “搭一搭”。
講述:下咱們來輕松一下,(放輕音樂)聽著這美妙的音樂,請大家來做一回“小小設計師”,把你剛才拿出來的物體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東西來?
(1)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2)(音樂停,學生靜)討論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體搭成的?為什么用這些積木搭?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了解這些物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3)評選優秀設計師。
[評:學生邊討論、邊琢磨、邊試搭,你拼一塊我搭一塊,偶爾還為不同的創意產生小小的爭論。結果,很多學生設計出了別具一格的造型,并設置最佳創意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5 “數一數”。
談話:剛才小朋友分別用這四種物體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創作,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下面我們一起數一數。
(1)投影出示三幅圖,說說圖中搭出的圖形像什么。
①奧運會的領獎臺;②麥田;③小火車。
(2)分別讓學生說一說:用了哪些幾何形體,各有多少個?
(3)打開課本,自己看圖填數。
(4)第三幅圖用了幾種物體,分別是小火車的哪一部分?為什么要這樣搭?
[評:思維和語言是緊密相聯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先讓學生說說每一幅圖像什么,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再讓學生按要求數出物體的個數;最后讓學生說說用了幾種圖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促進了語言與思維的融合。]
三、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活動,看看你們組得到什么花,你覺得你們應該向哪個組學習?為什么?
(2)你在拼搭積木中,又知道了什么呢?
(3)小結。
[總評]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這節課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把課堂完完全全地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同時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主要特色在:不代替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一切可以讓學生通過操作發現規律的內容,組織小組合作;不代替學生思考,教師為學生創設思維情境,提供創新機會,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不代替學生表述,教師重視語言訓練,讓學生把思維的過程表述出來,盡量為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使學生的思維更完整、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