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思考:這樣做好在哪里呢?
教師小結:同學們把一堆水果分一分、排一排,很快就變成了這幅整齊漂亮的畫面。(板書:分一分、排一排。)其實你們已經出色地完成了數學中常見的一項工作——統計(板書課題:統計)。
[意圖:一個簡單的教具墊片為學生直觀地呈現了象形統計圖兩種不同的擺放方式,既省時又明了。學生會覺得便于計數,能清楚地數出每種水果的數量;便于比較,能直觀地看到水果的多與少。同時象形統計圖的生成也為條形統計圖做好了過渡準備。]
3.師:現在我們需要把這個統計結果保留在紙上。想一想:怎樣利用這幅圖表示統計結果呢?
讓學生在方格上涂色分別表示每種水果的數量,并把相應的數量填在括號里。然后和同桌交流:你在方格上是怎樣涂色的?每個小格代表多少?接著在全班匯報交流:從這幅圖上能看出什么?知道什么?
[預設:學生可能首先說到的是各種水果的數量,教師隨即貼圖片并板書相應的數量;如果學生說不出表外的信息,教師還需要引導他們觀察思考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誰比誰多、多多少等數學問題。]
4.師:為了使藍貓看得更方便、更清楚,我們還可以將收集的數據這樣進行的整理。教師畫出表格線,幫助學生認識表格的第一行是水果的——種類;第二行是水果的——數量。板書:種類、數量,完成統計表。
[意圖:教材的例題1并沒有出現統計表,這里之所以提前引入簡單的統計表,是為了在比較中滲透統計圖和統計表各自的優點。同時也為給例題2減輕分量,為練習十七的第1題掃除障礙的。]
教師小結:我們從這樣的統計表或統計圖中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每種數量的多少和它們的關系。學會統計能解決生活中許多實際問題,下面我們試一試。
三、應用拓展
1.師:這是老師根據大家的學籍卡整理的每位同學出生的月份,從表中找到你的名字,看看你出生的月份有沒有寫錯的。請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完成課本p95——1題。
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分析原始數據,要把本班每個月出生的人數用涂方格的方式畫在圖里,數清各月的人數填在相應的表格內,根據圖或表回答圖表下面的三個問題。
[意圖:教師提供的每位學生的出生月份是原始數據,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名字核對正誤,實際上是檢驗學生能否讀懂信息;根據教師提供的原始數據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的制作則是考查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回答下面的問題又是對統計的意義和作用的再次感受。]
2.學生獨立完成課本p96——2題。
[意圖:讓學生獨立完成本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他們思維活躍,方法多樣。]
集體訂正統計結果,分析錯因。
[預設:大部分學生可能要從輪船、火箭和小魚的圖片上分類去數每種圖形的數量,也許有個別同學會尋捷徑,直接從“√”或“正”字中獲得數據,這時就會出現統計結果不一致。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統計的,當學生說到從符號中獲取數據時,教師追問:為什么想到 了直接從符號中獲取數據?在肯定這種方法后大家一起分析錯因。]
師:從圖片中數出的結果是可靠的,從符號中獲取數據簡明易數,方法很好。但是書上給我們呈現的并不是完整的結果,怎樣用這些符號做記錄?什么情況下需要用符號來記錄?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