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課題一 認識人民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6~49頁。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小明長大了)
師:今天是小明7歲生日,媽媽要帶小明乘車去買生日蛋糕和禮物,小明說:“我長大了,能讓我自己試試嗎?”于是媽媽把錢交給小明,由小明買車票,買蛋糕和禮物,你們看小明多高興啊!(教師邊講電腦出示買東西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都用過人民幣嗎?誰能說說你在什么時候用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人民幣?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介紹自己見過的人民幣。
生:①紙幣、硬幣。②幾元的、幾角的、幾分的。
師:“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
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
a.認識人民幣的單位
師:“同學們都見過什么面值的人民幣?”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幣。
生1直接說出幾元,幾角,幾分,教師板書。
生2說幾分,幾毛,幾塊。教師引導:平時說的幾分,幾毛,幾塊在數(shù)學上還可以說成什么?如果學生回答不準確教師邊說邊板書。
師:“元、角、分就是人民幣的常用單位。”
b.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師:(出示1元人民幣)“誰認識這張人民幣?”
師:“你可以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這張人民幣嗎?”
學生從字樣、顏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談自己對人民幣認識。
師:“在人民幣上,國徽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小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幣,組內互相交流。
師:(電腦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誰能給同學介紹一下這幾種人民幣?”
c.歸納整理。
師:“同學們把學具人民幣拿出來,在小組內擺一擺,說一說。”
師:“你能把人民幣分類嗎?”
學生可能按材料分為紙幣、硬幣;可能按面值分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細分。
師:“老師想知道以元為單位有幾種,以角為單位有幾種,以分為單位有幾種。誰可以幫助老師?”
學生進行介紹。
2.人民幣兌換。
師:“同學們學的很好,小明也認識這些人民幣。媽媽想考驗一下小明,于是說‘小明,東西買完了我們還有些零錢(課件同時出示一分一分硬幣),你去買一塊橡皮吧!’小明來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寫著‘1角’,他為難了。誰能幫幫他?”
生:“拿10個1分就可以買一塊橡皮。”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師:板書 1角=10分
師:“如果老師這里有許多1角1角的人民幣,我想買一把一元的小刀,應怎樣付錢?”
生:“拿10個1角就可以了。”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書 1元=10角)
師:“這有幾個問題,誰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幾分 5元等于幾角
10角等于幾元 80分等于幾角
3.大額人民幣的換算。
師:“小明和媽媽買完東西乘車回家,車票1元,可是媽媽的錢包里只有這些錢(出示大額人民幣)。沒有1元,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