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ou iu 教學反思
二、 找新的未知點,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強調學生喜歡學習,有興趣學習,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而我們的外部信息必須通過兒童自身的工具性操作主動構建才能內化在兒童的心理層面上,最后積淀于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有了親身的情感操作體驗,才能更加主動、輕松、準確、深刻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的程度,自主性活動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學習的質量。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你若是不及時地抓住他們,讓他們更多地、自由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會馬上轉移注意力,自己玩自己的了。我在教學ao ou iu時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我準備教這些拼音字母時,發現部分學生早已認識,課堂上出現一片嘈雜的聲音,正確的發音、不正確的發音充斥耳邊。于是我靈機一動,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音,體會發音過程,探究發音方法。我邊聽邊評,并讓讀得最好的同學教讀,學生也會在老師的評價中自覺地改進,糾正了不正確的發音。同時,我也發現低年級的學生誰都想當小老師,所以對學習就特別投入,有的學生甚至頭一天就開始了預習,所以,教學ao ou iu的時候能讓學生去教的就讓學生去教。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隨著他們的成功體驗而高漲起來,這個時候我抓住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嘗試自己看表音表形圖編兒歌,進一步體驗發音方法。當然,在學生看圖編兒歌之前,教師要先給他們做示范,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要講清楚編兒歌的要領,讓學生接受新的挑戰。如學ao ou iu時我先給他們編了兒歌:左a右o ao ao ao,并告訴學生這句兒歌是根據韻母ao的組成編的,我們還可以根據它的發音或表形圖來編各種各樣的兒歌,然后我讓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體驗發音,去編兒歌。孩子們積極參與,編出了各種各樣的兒歌:一件棉襖ao ao ao;一根蓮藕ou ou ou;小朋友游泳iu iu iu;一只海鷗ou ou ou;奧運會 ao ao ao;水母游泳 iu iu iu等。這樣的探究體驗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創新精神,而且在他們開動腦筋識記、編兒歌的同時,也訓練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求異性思維,對知識實現了內化,符合我們新課程標準中“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的目標。
三、 讓孩子在激勵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和信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激勵”是激發動機,是人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維持興奮狀態的心理過程,即使人受到一定內、外部刺激后,引起人的思考,從而產生動機,引起人的行為變化。簡單地說,激勵猶如花兒們需要的陽光和雨露,是孩子們需要的肯定、表揚和鼓勵。沒有陽光的花兒是苦澀的,得不到別人的肯定和獲得成功體驗的孩子是自卑的、灰心的、厭學或畏學的。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學習激情很高,但也十分脆弱,猶如翡翠娃娃,一不小心受挫,哪怕是老師的一個眼神就會讓他們學習的激情變得粉身碎骨。所以在學習中,應以“激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如:在學生搶摘蘋果zǒu時,一個平時拼讀不好的學生極有信心的站起來大聲地讀成了zuǒ,頓時同學們笑起來,并大聲說:“錯!錯!長回去”。這個孩子的臉馬上紅了,一臉的難過,頭也低了起來。這時,我立刻用手制住了同學的笑聲,并笑著對這位同學說:“沒關系,她太緊張了,誰來幫幫她呀?”馬上就有許多同學想要幫助她。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鼓勵下,她終于讀對了。我馬上說:“她原來因為緊張讀錯了,現在在同學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讀對了,真了不起!我們鼓勵她。”在同學們響亮的掌聲中,這位同學甜甜地笑了,舉手比以前更積極了。同時,也讓其他學生知道:當別人有困難和錯誤時,我們不應該取笑他,而是要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