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課堂實錄及反思
生:(男女生比賽讀)
三、借助畫面,感悟詩意。
師:你們都讀得很好,老師要獎勵大家,帶你們去一個美麗小山村看看,好嗎?
生:好!
師:咱們出發吧!(在音樂中出示畫面)瞧,在一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著幾戶人家,煙囪里偶爾飄出縷縷青煙。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在蔥綠的樹木間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圍,到處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鮮花。詩人來到這里,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教師范讀古詩)誰來評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老師讀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師:謝謝你的夸獎,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能讀得有感情嗎?因為老師把自己當成了詩人,想象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小山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讀出來了。你們也想像老師這樣讀出自己的感受嗎?
生:想!
師:那就讓我們走近些看看吧!(cai出示畫面)我們往前走了二三里遠的路,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幾座房子。
生:我看到了從房子里冒出了煙!
師:你們真會觀察,這幾戶人家的煙囪里正飄出裊裊炊煙呢!(出示詞卡“煙村”)誰愿意把“煙村”這個詞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分別幾位學生指讀,齊讀)
師:(cai點擊圖上村莊部分,出現“煙村”一詞)詩人將這里稱作“煙村”,炊煙裊裊,煙霧籠罩著整個村子呢!誰愿意把第一句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得較流利)
師:你將自己所看到的都讀出來了,讓我們仿佛也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誰再來讀第一句?
生:(讀得很有節奏感)
師:這真是一個寧靜的小山村啊!你將你的感受也都出來了呢!我也想讀一讀了!(教師范讀)誰再來讀讀第一句?
生:(指名讀、齊讀)
師:(出示畫面)往遠處看,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山。
生:我看到了山上有幾座亭子。
師:(出示畫面)在這樣的亭子里,游人可以休息,還可以看風景呢!(出示詞卡“亭臺”)誰愿意把“亭臺”這個詞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分別幾位學生指讀,齊讀)
師:(點擊“亭子”,出現“亭臺”一詞)人們在正在亭臺里休息,看風景呢!再看看近處,你又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鮮花。
師:請把你看到的美麗景色通過朗讀介紹給大家。
生:(讀得較投入)
師:我聽出來了,你站在亭臺上欣賞遠處美麗的風景,心情十分舒暢!大家再想象一下,這些花都有哪些顏色?
生:(指名幾個學生回答:黃色、紅色、粉紅色、藍色……)
師:真是五顏六色,多美呀!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得很美。)
師:你讀出了鮮花的美!
生:(突出了“亭臺”)
師:在亭子里看風景一定享受!
生:(分男女生讀)
師:你們一個個都成了小詩人了,將小山村四周的美景都讀出來了,我也想和大家一起美美地讀一讀。
生:(師、生齊讀)
師:詩人用這樣一首小小的詩,就將自己所聞、所見、所感都寫出來了。小山村的寧靜、美麗讓我們流連忘返。下面就在四人小組中,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古詩,將你的感受讀出來。
生:(小組讀古詩。)
師:(教師相機指導)誰能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大家閉上眼睛認真聽,看他能把你帶到那美麗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