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語文教案《操場上》
第一課時一、學習目標
1、 認識14個字,認識“口、⻊、讠、王”4個偏旁。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讓學生知道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更強壯,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
愿望。
二、課前準備:活動器材:各種球。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吸鐵石
三、教學過程
一、玩中學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實物出示籃球。說說這是什么球?
2、學習生字“球”,拼讀音節,認識王字旁,板書王字旁。說說用什么辦法記這個字?(老師告訴學生:球打得特別好的人我們叫他球王,所以左邊是個王字,要當球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右邊是個要求的求。)說說籃球可以有哪些玩法?認讀詞語:打球、拍皮球
3、出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說說這些是什么球?告訴學生: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排球都可以叫打球。
4、出示:足球,說說這是什么球?怎么玩的?認讀詞語:踢足球。
3、各種各樣的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看,操場上,小朋友玩得多快樂!出示課題:操場上,讀課題。
二、看圖說話,學習6個詞語。
1、說說這些小朋友在進行什么體育運動?(要求說完整話)
2、老師隨機出示:拔河、 跑步、跳高,認讀這幾個詞語。
3、再認讀這六個詞語,去掉拼音指名讀,領讀。
4、會讀這些詞語了,咱們做“你演我猜”的游戲,老師閉上眼睛拿一張詞語卡片,小朋友先認一認,然后用動作演一演,讓老師猜猜是哪個詞語。猜對了齊讀。貼黑板上。
5、分類識記:
(1)請小朋友動腦筋,如果給這些詞語分成兩類,你會怎么分?說說為什么這么分?
(2)結合回答,引導識記:
a、“打球、拍皮球、拔河”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個“提手旁”。板書提手旁。
b、“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個“足字旁”。板書足字旁。
6、除了這些活動項目,書上54頁還有8個活動項目呢。拼一拼,讀一讀。
7、說說你最喜歡哪些活動呢?
三、學兒歌,學生字。
1、有個小朋友他可喜歡跳高、拔河、拍皮球了,還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呢!
2、學生看書自由讀。
3、師領讀、請小老師領讀。齊讀。
4、這首兒歌告訴我們什么呀?(是啊,要想身體好,少生病,就要天天鍛煉。)
四、學生字。
1、課文中的詞語和兒歌,小朋友學得那么棒,相信大家生字也會學得很好。我們的生字寶寶要登場了!
2、拼讀音節。
3、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你是用了加一加的辦法來記生字的。老師還可以用編字謎的辦法來記生字呢。猜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擺中央。下面開扇門,門里張著嘴。學習“響”字時,認識口字旁,板書口字旁。學習“課”字時,認識言字旁,板書言字旁。
4、去掉音節讀。
5、組詞讀。
6、游戲鞏固生字: 找朋友:
打 拔 拍 跳 跑 身 下
河 手 球 步 體 課 高
五、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生字寶寶大家都認識了,現在我們要把它們送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里呢?就在我們的課文里。齊讀課文。
課后反思:這課的漢字多而且難記,剛開始學了沒多少漢字,因此利用舊字來學新字的方法,少之又少,所以有些字只能是機械記憶。對于入學還不到兩個月的孩子來說,機械識字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我盡量采用趣味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比如,“球”字的學習,如果只是跟學生說“王加求就是球”,學生一定是不要聽的,或者是一只耳朵進一孩子耳朵出的,效果很差。我給學生編了一個故事說:球打得特別好的人我們叫他球王,所以左邊是個王字,要當球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右邊是個要求的求。學生聽了,就容易記憶了。再比如“拔”字我也是采用了這種方法:拔河要用手,所以左邊是提手旁,右邊是一個小朋友的友,小朋友拔河用的力氣太大了,出了很多汗,上邊的一點就像是小朋友的汗水。我還采用了猜謎語的方法來記生字,如“一點一橫長,口字擺中央。下面開扇門,門里張著嘴。”學生一下子就猜出是“高”。這兩種方法很受學生喜歡。最受學生歡迎的游戲是“你演我猜”,通過學生認詞用動作演示,老師來猜詞語。這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最高的,人人情緒高漲。這個游戲既讓學生鞏固了對詞語的識記,又起到了課間操的作用。因此,前半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很好的。但是后半節課,由于生字一下子出示的太多,學生覺得有點困難了,學習的興趣就又點下降。如果把14個生字分成兩個時間段出示,把六個詞語中的9個生字放在前半節課學習,把兒歌中的5個生字放后半節課學習,最后鞏固時再和起來,難度就降低了一些。整堂課上,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的訓練還不夠,學生有時回答得不完整時,我沒有注意去聽,所以沒有及時指出。這點在以后的課堂上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