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上》教學案例
課前透視
本節課是識字課,為了改變識字教學的枯燥乏味,我就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創設情境,引出識字教學。接著采取“在動中學,學中動”的形式學習詞語中的9個生字,并利用跟本課內容有關的課間操加深對生字詞語的理解。最后采用開火車、登山等游戲來鞏固生字,并通過朗讀兒歌,鼓勵孩子們到操場上去,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愛護我們學校的器材。
片段一
1、指導學生看圖,認識體育活動,讀準6個詞語:
師:請大家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玩哪些體育活動呀?(學生看圖回答,師逐一點擊畫面,出示詞語: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
師:在操場上進行的體育活動可真多呀,小朋友們自己讀讀這些體育活動的名稱,看看能不能完全讀出來。(生自由練讀)
師:讀給你的學習伙伴聽聽,互幫互學,讀準字音。
反饋交流(指名讀──齊讀)
師:剛才小朋友利用圖畫認讀詞語讀得很不錯,那么離開圖畫你還能認識嗎?(指名讀)
師:再去掉拼音讀讀詞語。和同桌比賽,看誰讀詞的速度快!可以邊讀邊做動作。
反饋(男女生比賽讀)
片段二
師:操場上可真熱鬧,我都想馬上帶著你們出去做運動了。只有多鍛煉身體,才能身體好。我們休息一會兒,也來鍛煉身體,怎么樣?跟老師一起來做課間操吧!
課間操:一二拍拍球,二二拔拔河,三四跑跑步,五六打打球,七八跳跳高,九十快坐好!
師:哎呀,誰那么調皮,把球扔進水里了?
球進水里,不能玩兒了,好嗎?
球雖然是學校的,但是大家一個周五天都生活在學校里,學校就應該像我們的家一樣,學校里的物品也要和家里的一樣,要愛護它。
教后反思
識字是學生提早閱讀的基礎,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要求。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學生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從而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可以說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本堂課中教“打、拔、拍”和“跳、跑、踢”時,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現有些字都是與“手”有關,有些字都是與“足”有關,揭示構字規律。學生還提到“報”和“抱”跟手有關,所以也用提手旁;走路的“路”跟“腳”有關,用足字旁做偏旁,達到了觸類旁通的效果。其次,學生的識字基礎、識字方法的應用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因此,教學中要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方式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