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上教學反思
對于一個剛剛告別了無憂無慮的幼兒生活,正步入知識殿堂的七歲孩童來說,怎樣才能獲得更多更新的語文知識呢?不言而喻,興趣便是一趟最快的列車。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他們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千方百計地為他們創設展現自我的舞臺。因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端端正正地坐著聽課,和歡天喜地的做游戲相比,自然后者對他們更有吸引力。所以,我竭盡全力地把枯燥無味的課本知識,融合在表演,游戲,講故事,比賽等豐富多采的活動當中。
如識字課《操場上》,教學中,我利用教材的特點,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識字環境:課件演示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的場景,讓學生分別說出同學們都在做哪些活動,每說出一項活動,就出示活動的名稱,然后請同學們認讀。這樣的設計使枯燥的詞語一下有了生命力,學生讀得很起勁,如同體育頻道的播音員。在多次認讀生詞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給詞語分類,讓學生討論這兩組生詞排在一起的原因,還通過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的游戲方式復習鞏固生字。最后顯示生字的書寫筆順和間架結構。在這個過程中,多媒體創設的“操場上”這個識字情境,課件設計的點球大賽(足球上寫有生字,讀對了,足球就進了球門,還伴有陣陣掌聲,如果讀錯了,足球就踢飛了),還有師生之間的你演我猜游戲(卡片上寫有活動項目,學生看著卡片上的詞語,用動作來表示,老師看動作來猜卡片上的詞語),使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識字、寫字,嘗到了學習生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