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為本 以讀代講──《小熊住山洞》第二課時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別著急,你再說說。
生:謝謝你,小熊。你沒有砍樹,讓我吃得到桃子了。
師:哪些孩子還想說?
生:猴子來感激小熊,猴子會說:謝謝你,小熊。你沒砍樹,讓我每天可以爬樹。
師:除了猴子來感激小熊以外,還會有哪些動物也來感激小熊?
生:長頸鹿也來感激小熊一家,他會說:謝謝你,小熊。你沒有砍樹,讓我吃到新鮮的綠葉。
生:啄木鳥來感激小熊一家,他會說:謝謝你們沒有砍樹,讓我能夠繼續當醫生,給大樹看病。
生:百靈鳥來感激小熊一家,他會說:謝謝你們沒有砍樹,森林沒有噪音,我能繼續唱動聽的歌。
點評: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想象各不相同,創新的火花不斷閃現。學生由以往的被動和依賴變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必要前提。從學生的交流中,可見學生的思維處于異常活躍的狀態,美好的心聲盡情流露,幼小的心靈獲得真善美的洗禮。
師:孩子們說得真好!小熊一家是多么愛護森林、保護環境啊!
(貼“樹”)
板書:
愛護 讓我們帶著對小熊一家的感激之情再來讀課文最后這段話。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八自然段。)
三、以情激情,升華主題
師:小熊一家為了保護森林,寧愿住在陰冷、潮濕的山洞里。我們周圍的人們也這樣保護樹木嗎?課前請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作過調查,這樣吧,請你們先把調查到的情況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交流。
(學生在組內交流課前同父母一起調查到的情況。)
點評:在學生課前調查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學習的功效,注重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檢驗。
師:誰先來給大家介紹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調查到的情況?
生:有人把書包掛在樹上。
生:我在村子里看見一個小孩把繩子綁在樹上,這也是不保護樹木的表現。
生:我吃冰糕的時候,我看見冰糕棍也是用木頭做的。
生:餐館里面的一次性筷子也是用木頭做的。可是我們已經有了竹子做的筷子,為什么還要用木頭做的筷子呢?
點評:教師有開放的意識,使教學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將低年級語文學習向課外拓展、向生活開放,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體現了宏大的現代教育觀。
師:聽了剛才的介紹,你們想對那些不愛護樹木、破壞環境的人們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他們說:“請你們不要砍樹了。砍了樹的話,就會變成沙漠的,人們就無法生存了。而且我們要喝水,沙漠里面根本就沒有水,我們人就會死的。”
生:我想對那些不保護樹木的人說:“不要砍樹,你砍了樹就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了。”
生:請你們不要再砍樹了,如果你們砍光了樹,人類和動物就無法生存了。
生:我想對他們說:“請你們不要砍樹了,砍了樹的話,會害了自己,還會害了大家。”
點評:語出學生之口,情發學生之心。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內涵。
師總結全文:孩子們說得真好!讓我們和小熊一樣,有一顆愛森林,愛自然的心;讓我們和小熊一起,爭當環保小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