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比一比》教學設計9
3、那就快快發動我們的雙軌火車吧!(同桌一人讀字,一人組詞)
四、初步接觸童謠
剛才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的比識字,可以看出小朋友個個爭先愛學習。前不久在這個農家的小院里也出現一場熱鬧的比較,你們想去看看嗎?那就和我一起到 “比一比”的現場去吧。(板書:出示農家小院,板書:比一比)
1、學生自由朗讀。
請你輕輕地讀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課文,評價。
老師發現這節課你們讀得特別認真,你喜歡誰和誰比,就把它大聲地讀出來!其他小朋友要認真聽,當好小評委。(你很勇敢,愿意第一個來讀,真了不起! 你的聲音有點輕,老師覺得你可能不夠自信,你能更自信地來讀嗎? 你的聲音真響亮,老師特別喜歡你!)
五、學習韻文
1、初步看圖比一比。
我們讀了課文,也聽同學讀了課文,那這些動物、水果在比什么呢?(比多少、大小,同時板書)誰和誰在比呀?學生說說。同時在說時學習三個量詞的用法。(可隨機進行)
2、比大小:誰和誰在比大小啊?你是從課文哪幾句知道的啊?那你知道比的結果是誰大誰小嗎?(師指著插圖)黃牛大花貓小,你還知道了什么?(頭表示大的動物,只表示小的動物。)你還能說“一頭”什么?(一頭豬、一頭象、一頭熊、一頭毛驢)
3、討論探究:“顆”的適用對象。
那么除了黃牛和貓在比大小,誰也在比大小呢?出示一顆棗,這就是棗!能用上今天學的數量詞嗎?一顆棗,教“顆”。你是怎么記這個字的?你能用上這個字來說說這些東西嗎?再出示實物:一顆藥丸、一顆糖、一顆小石子、一顆珍珠、一顆紐扣。(學生也許會說一顆石頭,則石頭是大大的,我們用一塊石頭,而這里的這顆小小的叫石子,我們就說一顆石子。)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東西,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小的、圓圓的)所以“顆”是表示小小的、圓圓的東西,那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么呢?(一顆子彈、一顆彈珠、一顆星星、一顆紅豆)如果有同學說“一棵樹”,可以說“你很聰明,會用一棵樹了,不過老師要告訴你一棵樹的棵(板書)是木字旁的,和樹木有關,而我們今天學的顆是頁字旁的,表示小小的,圓圓的。”
4、理解量詞“群”的用法。
比完了大小,還要比多少,誰和誰在比多少啊?課文是怎么寫的?那鴨子和鳥誰多呢?師邊指圖,邊說小鳥只有一只,鴨子有幾只呢?數數,七只,而且它們都是聚在一起的,所以我們知道“群”是表示什么?(多,在一起)許多只鴨子在一起就可說是“一群鴨子”。還可以說“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螞蟻、一群大雁……)你能看著這幅圖用上“一群”來說句話嗎?(出示圖片:一群雞在吃青菜)
5、理解量詞“堆”的用法。
還有誰和誰也在比多少呢?你能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嗎?杏子和桃,誰多呢?師邊指圖,邊說桃子有一個,杏子有──很多個,所以我們又知道了“堆”也是表示──?(很多東西放在一起)還可以說“一堆”什么?當學生說到“一堆土”時,所以我們知道一堆土的堆的提土旁,我們學過的字哪個也是提土旁的?(地、場)
6、 那么多的動物和水果在一起比大小比多少真有趣,大家一定很想讀吧?那我們同桌合作來讀,你們喜歡以怎么地方式讀用用什么方式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