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比一比(精選15篇)

比一比

發(fā)布時間:2023-09-03

比一比(精選15篇)

比一比 篇1

  解放小學 王琳

  教學目標

  1、  認識幾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豎勾)和一個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識字和朗讀韻文。

  教具準備

  相關(guān)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想去嗎?(生:想。┠俏覀兙统霭l(fā)吧。ㄕn件出示農(nóng)家小院)看,都有哪些動物來歡迎我們啦?

  二、認識生字,讀準詞語

  生:有小鳥在歡迎我們。

  師:多么漂亮的小鳥,誰來夸夸它吧!

  生:小鳥,你真漂亮!

  師:你的“鳥”字讀得真好,注意到了它是鼻音。一起讀(兩遍)。

  師:除了漂亮的小鳥,還有誰在歡迎我們?

  生:有黃牛在歡迎我們。

  師:是啊,多么熱情的黃牛啊,誰來熱情地和黃牛打打招呼。

  生1:黃牛,你好!

  師:你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師:還有誰在歡迎我們?

  生:有小花貓在歡迎我們。

  師:多么可愛的花貓!讓我們親切的喊喊它吧!

  生(齊):花貓花貓。

  師:你還聽到誰在歡迎我們?

  生:有鴨子在歡迎我們。

  師:、小動物們這么熱情地歡迎我們,小院的小主人也是非常的熱情啊,早就為小朋友們準備好了一些果子,有(生:蘋果)師:有(生:紅棗)師:有(生:桃子)師:還有(生:杏子)。

  師:熱情的動物和水果們想與小朋友們交朋友,大家快認認,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借助拼音,自己試著拼一拼、讀一讀。

  師:現(xiàn)在老師來檢查一下,我們開動小火車吧,小火車開哪里?

  生:這里這里。(請三個小組開火車讀詞語。)

  師:(點擊:拼音消失,留下詞語)詞語朋友們玩熱了,瞧,它們摘下了拼音帽子。你還認識它們嗎?

  生:認識。

  師:那我們一起來叫叫她們的名字吧。ㄈ帻R讀)

  師:其實啊這八個詞語中還藏著一個秘密,擦亮你的眼睛仔細觀察觀察第一排和第二排,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

  生:我發(fā)現(xiàn)了第一排都是動物,第二排都是水果。

  師:這些詞語中有6個生字寶寶,我們在農(nóng)家小院里認識,它們到其他地方去了,你們還認識嗎?(出示6個生字)

  生:認識。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字分別認偏旁、組詞。)

  三、

  師:看到小朋友學的這么認真,小院里的動物和水果們邀請我們參加它們舉行的比賽,讓大家做一次裁判。(板書:比一比)

  師(出示句子):第一回合一頭黃牛和一只小貓。它們在一起比什么?

  生:比大小。

  師:大小是一組什么詞?

  生:反義詞。

  師:你幫它們比一比,一頭黃牛和一只貓,那個大那個小?

  生:一頭黃牛大,一只貓小。

  師:黃牛用頭,花貓用只來形容,一頭和一只都是數(shù)量詞。

  師:第二回合的比賽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它們在一起比什么?

  生:比多少。

  師:你們想想,多少是一組什么詞?

  生:反義詞。

  師:小朋友們找一找,找出這句中的兩個數(shù)量詞。

  生:一群和一只。

  師:很多只鴨子合在一起我們就叫一群。

  師:第三回合的比賽又是比大小,一個蘋果和一顆棗,哪個大哪個?

  生:一個蘋果大,一顆棗小。

  師:這句中的數(shù)量詞小朋友能找出嗎?

  生:一個和一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找出來了。

  師:最后一回合的比賽比多少,一堆杏子和一個桃子,哪邊多哪邊少?

  生:一堆杏子多,一個桃子少。

  師:你能找出這句中的數(shù)量詞嗎?

  生:一堆和一個。

  師:很多杏子堆在一起就用一堆來形容。

  師:通過這場比賽我們知道了“大——小”、“多——少”是一組反義詞,要準確的把大小、多少形容出來,我們就要使用量詞。

  四、讀兒歌

  師:有個小孩也和大家一樣,一邊比一邊說,比著比著還編出一首非常好聽的兒歌。想讀一讀嗎?

  生:想。

  師:那請小朋友們翻開書90頁,自己把兒歌讀一遍。不會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師:我們把兒歌一起讀一遍。

  五、小結(jié)

  小朋友們今天到農(nóng)家小院游玩,收獲真不小,我們認識了12個生字寶寶,知道“大——小”、“多——少”是一組反義詞,還認識了不少的數(shù)量詞。小朋友在農(nóng)家小院玩得開心嗎?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板書設(shè)計:

  比一比

  大   黃牛    蘋果

  小   貓      棗

  多   鴨子    杏子

  少   小鳥    桃子

  《比一比》教學設(shè)計2

  解放小學 王琳

  教學目標

  1、認識幾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豎勾)和一個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比一比 篇2

  使用教材 五年制小學課本《數(shù)學》第一冊(人教社)。

  教學內(nèi)容 比較的思維方法(第2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同樣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學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上”、“下”、“左”、“右”。

 。1)用手在空間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2)用手在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3)把數(shù)學書放在桌面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數(shù)數(shù)。(教師把實物圖粘在磁性板上,要求學生數(shù)數(shù)。)

  (1)左邊貼4只小雞,右邊貼7只大公雞。

  要求學生說出:左邊有4只小雞,右邊有7只大公雞。

 。2)左邊貼6輛汽車,右邊貼5輛卡車。

  要求學生說出:左邊有6輛汽車,右邊有5輛卡車。

 。3)第一排貼8朵紅花,第二排貼3朵黃花。

  要求學生說出:上面一排(或第一排)有8朵紅花,下面一排(或第二排)有3朵黃花。

  [評:復習的方法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形式多樣,符合剛?cè)雽W兒童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征。復習的要求簡單明了,較為適宜。復習的內(nèi)容緊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的復習可以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作好鋪墊。]

  二、新授

  1.比較大小。

 。1)出示皮球?qū)嵨。問:這是個什么球?這個皮球是大的,還是小的?讓學生意識到:光是一個球,不能比大小。

 。2)又出示乒乓球?qū)嵨。問:這是個什么球?乒乓球和皮球在一起,哪個球大?哪個球。浚ㄆで虼,乒乓球小。)

  [評:比較是辨別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之間的異同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要說明兩個事物某種屬性之間的差異,要用比較的方法。一個事物要有另一個事物作為參照物,才能進行比較。反過來說,一個事物如果沒有參照物,就無法進行比較。因此,盛老師強調(diào)指出,“光是一個球是不能比大小的”,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運用比較方法的基本條件!捌で虼蟆笔瞧で虬哑古仪蜃鳛閰⒄瘴锒贸龅慕Y(jié)論。同樣,“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為參照物而得出的結(jié)論。]

  (3)又出示排球?qū)嵨。問:這是個什么球?(告訴學生:這個球叫做排球。讓學生跟著教師說幾遍。)這三個球在一起,是皮球大,還是皮球?

  要求學生說出:皮球比乒乓球大,(皮球)比排球小。

  指出:東西的大小是比出來的。所以我們要說清楚,哪個比哪個大,哪個比哪個小。

  指明幾個學生說:

  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

  皮球比乒乓球大,比排球;

  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三個球中,乒乓球最小,排球最大。

 。4)出示同樣大的紅皮球和白皮球各一個。問:這兩個皮球哪個大?哪個?

  要求學生說出:紅皮球同白皮球同樣大。

 。5)通過,可以比出大小來。我們除了用球來比大小外,還有哪些也可以用來比大?

  啟發(fā)學生注意用同類的事物來比,如老師和學生比人的大小,課本面、課桌面和黑板面比面的大小,等等。并且要求把話說完整。

  [評:比較是要在同類事物之間進行的,或者比較某些事物之間的同類屬性的差異。這一點應(yīng)在教學中向?qū)W生說清楚。盛老師指出這個問題是很及時的。]

  2.比較長短。

 。1)出示一支粉筆、一支鋼筆和一支沒有削過的鉛筆。先讓學生說出三種不同筆的名稱,再讓學生說出三種不同筆的長短。(注意學生的語言是否完整,要求說清楚哪種筆比哪種筆長,或哪種筆比哪種筆短。)

  (2)出示兩支已經(jīng)使用過的、但長短不同的鉛筆,讓學生比較長短。(教師可以左手拿長鉛筆,右手拿短鉛筆,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左手拿的鉛筆比右手拿的鉛筆長,或右手拿的鉛筆比左手拿的鉛筆短。)

 。3)出示兩支長短相差約1厘米的鉛筆,分握在左、右手,讓學生比較長短。(因長度相差不大,分在兩處,無法精確比較。)

  教師再將這兩支鉛筆參差地握于一手,讓學生比較長短。(因為兩支鉛筆的一端沒有排整齊,所以不能正確地比出長短。)

  問:想一想,怎樣才能比出長短?

  學生可以想出把鉛筆豎放在桌面上,使下端一樣齊。教師再將鉛筆橫放在黑板面前,讓學生觀察有一頭對齊。然后讓學生說出上面的鉛筆比下面的鉛筆長或短。

  指出:要比物體的長短,不管是豎放還是橫放,總要使物體的一頭對齊,才能比得正確。

  [評:如何進行比較,即選擇比較的方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盛老師通過比較兩支鉛筆的長短,啟發(fā)學生尋找比較的方法。這樣啟迪學生思維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3.比較多少。

 。1)出示4個杯子和4個杯蓋實物。先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杯子有幾個?蓋子有幾個?

  指出:要知道這些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哪個少,可以把一個杯子和一個蓋子一對一對地搭配起來。(教師邊講,邊將蓋子一個一個地放在杯子上。)

  問:是杯子多,還是蓋子多?

  指出:每個蓋子和每個杯子正好全都配對起來了,我們就說,杯子和蓋子“同樣多”。

  (2)出示5個杯子和4個蓋子實物,讓學生: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哪個少?

  再出示5個杯子和7個蓋子實物,指名學生到前面來將一個杯子和一個蓋子配對起來,看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多幾個?哪個少?少幾個?(要求把話說完整。)

  [評:一一對應(yīng)是數(shù)學領(lǐng)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這種數(shù)學思想對解答應(yīng)用題,是有很多用處的。]

  (3)出示6支粉筆,指名6個學生到前面來,每人拿一支粉筆?纯疵咳耸掷锸遣皇嵌加幸恢Х酃P?6支粉筆是不是都被拿走了?粉筆的支數(shù)和走到前面的小朋友的人數(shù)哪個多?

  再出示5面小紅旗實物,指名3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每人拿一面紅旗?纯疵咳耸掷锸遣皇嵌加幸幻婕t旗?5面紅旗是不是都被拿在手里?紅旗數(shù)和小朋友人數(shù)哪個多?

 。4)教師在黑板上左邊畫 4個正方形,右邊畫 4個三角形。

  問:剛才杯子和蓋子比多少,可以把每個蓋子放在杯子的上面,一個一個對起來比;小紅旗面數(shù)和小朋友人數(shù)比多少,可以每個小朋友拿一面紅旗,一個一個對起來比;現(xiàn)在黑板上畫了正方形和三角形,怎樣來比它們個數(shù)的多少呢?

  指出:我們也可以一個一個對起來比。(教師邊說邊在正方形和三角形之間用虛線一個一個連接起來。)

  問:正方形個數(shù)和三角形的個數(shù)哪個多?

  [評:演示圖形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比演示具體實物要抽象一些。有些學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盛老師的引導、過渡的方法是得當?shù)。]

 。5)讓學生把課本翻到第2頁,教師同時掛出和課本第2頁相同內(nèi)容的教學掛圖,讓學生觀察右上角的杯子和蓋子中間的虛線,使一個杯子對著一個蓋子,領(lǐng)會一一對應(yīng)的思想。

 。6)引導學生觀察中間的紅花、白花圖。

  問:這圈里(指紅花圖)都是什么顏色的花?圈里有幾朵紅花?這下面的圈里(指白花圖)都是什么顏色的花?圈里有幾朵白花?

  指出:要比較紅花和白花的多少,可以把上面圈里的紅花同下面圈里的白花一朵一朵對起來。

  問:我們用什么方法把它們一一對起來?(教師用彩色粉筆在掛圖上把紅花和白花用虛線一一對起來。要求學生在自己的課本的圖上也用虛線一一對起來。)

  每朵紅花都對上一朵白花嗎?每朵白花都對上一朵紅花嗎?

  紅花和白花正好都對起來了,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紅花和白花怎么樣?(同樣多。)

 。7)引導學生觀察下面的白羊和黑羊圖。

  問:這圈里(指白羊圖)有幾只白羊?這圈里(指黑羊圖)有幾只黑羊?我們可以畫什么樣的線把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對起來?(要求學生在書上畫出虛線。)

  再問:把黑羊和白羊?qū)ζ饋砗,黑羊有沒有全部對上白羊?白羊有沒有全部對上黑羊?我們可以說白羊比黑羊怎么樣?還可以說黑羊比白羊怎么樣?

  指出:白羊有7只,黑羊有6只。我們可以說白羊比黑羊多1只,也可以說黑羊比白羊少1只。

  三、鞏固

  讓學生看著課本第2頁的圖,練習說完整的話。如左上角的兩幅圖:

  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上面一支鉛筆比下面一支鉛筆長,下面一支鉛筆比上面一支鉛筆短。

  以下杯子、杯蓋,紅花、白花,……作類似的訓練。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大小,比長短,還學習了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長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樣多,都是比出來的。下課以后,大家可以互相比比,哪個小朋友的個子高些,哪個小朋友的個子矮些;哪個人的年齡大些,哪個人的年齡小些;每只手的手指是不是同樣多;厝ヒ院,還可以數(shù)一數(shù),你家里有幾個男的,有幾個女的,家里的人是男的比女的多,還是女的比男的多,把比的結(jié)果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看你們說得對不對。

  評析 這一節(jié)課滲透了一些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對于剛?cè)雽W的兒童來說,是不可能馬上理解和掌握的。教師運用具體實物和圖畫,讓學生進行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等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初步接觸和了解這些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教學要求較為恰當,引導、啟發(fā)學生的工作做得很好。這樣,使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教的內(nèi)容。

 。◤埿l(wèi)國 評)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小學 盛大啟

  特級教師 中學高級教師

比一比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羊、牛、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1個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認記生字,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準備:

  詞卡  圖片

  課時安排 :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羊、牛、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1個偏旁“少”。

  二、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識詞

  1、看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動物、植物?

  2、詞卡與實物對應(yīng)。

 。1)學生將帶拼音的詞卡貼在相應(yīng)的動物或植物旁。

 。2)當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讀準音節(jié)、詞語。

  3、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4、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卡讓學生認讀。

  (二)、學習韻文

  1、自己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朗讀成果。

  (2)交流讀韻文后的發(fā)現(xiàn)。                                                     

  3、比一比,認識量詞。

  圖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shù),還可以怎樣做?桃子呢?

  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4、提出疑問,開展互相解疑的活動。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

 。ㄈ、鞏固記憶生字

  1、學生選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生字。

  2、選擇生字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ㄋ模、指導書寫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學生試寫。

  2、出示“小”,讓學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教師范寫“小”,學生仿寫一個。

  五、作業(yè)布置:把“牛、羊、小”每個帶拼音寫一行。

  六、板書設(shè)計:牛  羊  小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總81電7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看圖說動物、植物的數(shù)量、名稱。

  (二)、擴展延伸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學生說一說平時生活中怎樣使用這三個量詞,區(qū)分“群、堆”。

  2、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幅畫    一座房子

  ……

  3、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4、創(chuàng)編兒歌。

  圖上畫著一堆蘋果和一個桃子,學生看圖模仿課文編一句。(一邊多,一邊少,一堆蘋果,一個桃)

  讓學生把創(chuàng)編的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5、做游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發(fā)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的歌,歌曲結(jié)束后,和自己找的朋友站到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ㄈ⒈纫槐日l說得多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五、作業(yè)布置:

  1、寫出反義詞。

  大—(     )       多—(     )

  2、寫出量詞。

  一(    )鴨子    一(    )黃牛    一(     )棗    一(     )杏

  六、板書設(shè)計:顆、群、堆

  七、課后反思:

比一比 篇4

  使用教材 五年制小學課本《數(shù)學》第一冊(人教社)。

  教學內(nèi)容 比較的思維方法(第2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同樣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學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上”、“下”、“左”、“右”。

 。1)用手在空間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2)用手在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3)把數(shù)學書放在桌面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數(shù)數(shù)。(教師把實物圖粘在磁性板上,要求學生數(shù)數(shù)。)

  (1)左邊貼4只小雞,右邊貼7只大公雞。

  要求學生說出:左邊有4只小雞,右邊有7只大公雞。

  (2)左邊貼6輛汽車,右邊貼5輛卡車。

  要求學生說出:左邊有6輛汽車,右邊有5輛卡車。

 。3)第一排貼8朵紅花,第二排貼3朵黃花。

  要求學生說出:上面一排(或第一排)有8朵紅花,下面一排(或第二排)有3朵黃花。

  [評:復習的方法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形式多樣,符合剛?cè)雽W兒童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征。復習的要求簡單明了,較為適宜。復習的內(nèi)容緊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的復習可以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作好鋪墊。]

  二、新授

  1.比較大小。

 。1)出示皮球?qū)嵨。問:這是個什么球?這個皮球是大的,還是小的?讓學生意識到:光是一個球,不能比大小。

 。2)又出示乒乓球?qū)嵨铩枺哼@是個什么球?乒乓球和皮球在一起,哪個球大?哪個球?(皮球大,乒乓球小。)

  [評:比較是辨別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之間的異同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要說明兩個事物某種屬性之間的差異,要用比較的方法。一個事物要有另一個事物作為參照物,才能進行比較。反過來說,一個事物如果沒有參照物,就無法進行比較。因此,盛老師強調(diào)指出,“光是一個球是不能比大小的”,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運用比較方法的基本條件。“皮球大”是皮球把乒乓球作為參照物而得出的結(jié)論。同樣,“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為參照物而得出的結(jié)論。]

 。3)又出示排球?qū)嵨。問:這是個什么球?(告訴學生:這個球叫做排球。讓學生跟著教師說幾遍。)這三個球在一起,是皮球大,還是皮球?

  要求學生說出:皮球比乒乓球大,(皮球)比排球小。

  指出:東西的大小是比出來的。所以我們要說清楚,哪個比哪個大,哪個比哪個小。

  指明幾個學生說:

  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

  皮球比乒乓球大,比排球;

  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三個球中,乒乓球最小,排球最大。

 。4)出示同樣大的紅皮球和白皮球各一個。問:這兩個皮球哪個大?哪個?

  要求學生說出:紅皮球同白皮球同樣大。

 。5)通過,可以比出大小來。我們除了用球來比大小外,還有哪些也可以用來比大小?

  啟發(fā)學生注意用同類的事物來比,如老師和學生比人的大小,課本面、課桌面和黑板面比面的大小,等等。并且要求把話說完整。

  [評:比較是要在同類事物之間進行的,或者比較某些事物之間的同類屬性的差異。這一點應(yīng)在教學中向?qū)W生說清楚。盛老師指出這個問題是很及時的。]

  2.比較長短。

 。1)出示一支粉筆、一支鋼筆和一支沒有削過的鉛筆。先讓學生說出三種不同筆的名稱,再讓學生說出三種不同筆的長短。(注意學生的語言是否完整,要求說清楚哪種筆比哪種筆長,或哪種筆比哪種筆短。)

  (2)出示兩支已經(jīng)使用過的、但長短不同的鉛筆,讓學生比較長短。(教師可以左手拿長鉛筆,右手拿短鉛筆,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左手拿的鉛筆比右手拿的鉛筆長,或右手拿的鉛筆比左手拿的鉛筆短。)

  (3)出示兩支長短相差約1厘米的鉛筆,分握在左、右手,讓學生比較長短。(因長度相差不大,分在兩處,無法精確比較。)

  教師再將這兩支鉛筆參差地握于一手,讓學生比較長短。(因為兩支鉛筆的一端沒有排整齊,所以不能正確地比出長短。)

  問:想一想,怎樣才能比出長短?

  學生可以想出把鉛筆豎放在桌面上,使下端一樣齊。教師再將鉛筆橫放在黑板面前,讓學生觀察有一頭對齊。然后讓學生說出上面的鉛筆比下面的鉛筆長或短。

  指出:要比物體的長短,不管是豎放還是橫放,總要使物體的一頭對齊,才能比得正確。

  [評:如何進行比較,即選擇比較的方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盛老師通過比較兩支鉛筆的長短,啟發(fā)學生尋找比較的方法。這樣啟迪學生思維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3.比較多少。

 。1)出示4個杯子和4個杯蓋實物。先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杯子有幾個?蓋子有幾個?

  指出:要知道這些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哪個少,可以把一個杯子和一個蓋子一對一對地搭配起來。(教師邊講,邊將蓋子一個一個地放在杯子上。)

  問:是杯子多,還是蓋子多?

  指出:每個蓋子和每個杯子正好全都配對起來了,我們就說,杯子和蓋子“同樣多”。

 。2)出示5個杯子和4個蓋子實物,讓學生: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哪個少?

  再出示5個杯子和7個蓋子實物,指名學生到前面來將一個杯子和一個蓋子配對起來,看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多幾個?哪個少?少幾個?(要求把話說完整。)

  [評:一一對應(yīng)是數(shù)學領(lǐng)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這種數(shù)學思想對解答應(yīng)用題,是有很多用處的。]

 。3)出示6支粉筆,指名6個學生到前面來,每人拿一支粉筆?纯疵咳耸掷锸遣皇嵌加幸恢Х酃P?6支粉筆是不是都被拿走了?粉筆的支數(shù)和走到前面的小朋友的人數(shù)哪個多?

  再出示5面小紅旗實物,指名3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每人拿一面紅旗。看看每人手里是不是都有一面紅旗?5面紅旗是不是都被拿在手里?紅旗數(shù)和小朋友人數(shù)哪個多?

 。4)教師在黑板上左邊畫 4個正方形,右邊畫 4個三角形。

  問:剛才杯子和蓋子比多少,可以把每個蓋子放在杯子的上面,一個一個對起來比;小紅旗面數(shù)和小朋友人數(shù)比多少,可以每個小朋友拿一面紅旗,一個一個對起來比;現(xiàn)在黑板上畫了正方形和三角形,怎樣來比它們個數(shù)的多少呢?

  指出:我們也可以一個一個對起來比。(教師邊說邊在正方形和三角形之間用虛線一個一個連接起來。)

  問:正方形個數(shù)和三角形的個數(shù)哪個多?

  [評:演示圖形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比演示具體實物要抽象一些。有些學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盛老師的引導、過渡的方法是得當?shù)。]

 。5)讓學生把課本翻到第2頁,教師同時掛出和課本第2頁相同內(nèi)容的教學掛圖,讓學生觀察右上角的杯子和蓋子中間的虛線,使一個杯子對著一個蓋子,領(lǐng)會一一對應(yīng)的思想。

 。6)引導學生觀察中間的紅花、白花圖。

  問:這圈里(指紅花圖)都是什么顏色的花?圈里有幾朵紅花?這下面的圈里(指白花圖)都是什么顏色的花?圈里有幾朵白花?

  指出:要比較紅花和白花的多少,可以把上面圈里的紅花同下面圈里的白花一朵一朵對起來。

  問:我們用什么方法把它們一一對起來?(教師用彩色粉筆在掛圖上把紅花和白花用虛線一一對起來。要求學生在自己的課本的圖上也用虛線一一對起來。)

  每朵紅花都對上一朵白花嗎?每朵白花都對上一朵紅花嗎?

  紅花和白花正好都對起來了,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紅花和白花怎么樣?(同樣多。)

 。7)引導學生觀察下面的白羊和黑羊圖。

  問:這圈里(指白羊圖)有幾只白羊?這圈里(指黑羊圖)有幾只黑羊?我們可以畫什么樣的線把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對起來?(要求學生在書上畫出虛線。)

  再問:把黑羊和白羊?qū)ζ饋砗,黑羊有沒有全部對上白羊?白羊有沒有全部對上黑羊?我們可以說白羊比黑羊怎么樣?還可以說黑羊比白羊怎么樣?

  指出:白羊有7只,黑羊有6只。我們可以說白羊比黑羊多1只,也可以說黑羊比白羊少1只。

  三、鞏固

  讓學生看著課本第2頁的圖,練習說完整的話。如左上角的兩幅圖:

  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上面一支鉛筆比下面一支鉛筆長,下面一支鉛筆比上面一支鉛筆短。

  以下杯子、杯蓋,紅花、白花,……作類似的訓練。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大小,比長短,還學習了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長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樣多,都是比出來的。下課以后,大家可以互相比比,哪個小朋友的個子高些,哪個小朋友的個子矮些;哪個人的年齡大些,哪個人的年齡小些;每只手的手指是不是同樣多;厝ヒ院螅可以數(shù)一數(shù),你家里有幾個男的,有幾個女的,家里的人是男的比女的多,還是女的比男的多,把比的結(jié)果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看你們說得對不對。

  評析 這一節(jié)課滲透了一些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對于剛?cè)雽W的兒童來說,是不可能馬上理解和掌握的。教師運用具體實物和圖畫,讓學生進行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等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初步接觸和了解這些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教學要求較為恰當,引導、啟發(fā)學生的工作做得很好。這樣,使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教的內(nèi)容。

 。◤埿l(wèi)國 評)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小學 盛大啟

  特級教師 中學高級教師

比一比 篇5

  一、教學內(nèi)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2頁。

  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同樣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學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

  [評:比較是數(shù)學中常用的方法,如比較數(shù)的大小、比較線段的長短、比較幾個量的多少等等。兩個或幾個集合中的元素也可以進行比較。隨著數(shù)學程度的加深,比較的對象和方法也逐步趨于概括和抽象,比較的作用也逐漸變得更為重要了。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開始就安排了有關(guān)比較的內(nèi)容,使學生盡早接觸比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較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下”、“左”、“右”這幾個詞的意思

  嗎?]

  生:[齊]記得。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一個手指,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學生在空中指出了上、下、左、右的方位]再在課桌面上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學生在課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現(xiàn)在再請小朋友在數(shù)學課本上指一指,哪是左上方,哪是右上方,哪是左下方,哪是右下方。[學生在課本封面上指出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在黑板上貼圖了。老師貼的時候,你們可以輕輕

  地數(shù)。貼一個,數(shù)一個,不要多數(shù),也不要少數(shù)。

  [教師在貼絨板左邊貼出4只小雞]

  生:[齊,輕聲]1、2、3、4。

  師:說說看,哪一邊有幾只小雞?

  生:左邊有4只小雞。

  師:好。請大家一起說一遍。

  生:[齊]左邊有4只小雞。

  [教師在貼絨板的右邊貼出3只小鴨]

  生:[齊,輕聲]l、2、3。

  師:請哪個小朋友說一說,哪一邊有幾只小鴨?

  生:右邊有3只小鴨。

  師:對。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生:[齊]右邊有3只小鴨。

  師:誰能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生:左邊有4只小雞,右邊有3只小鴨。

  [教師在左邊貼3輛小汽車,右邊貼5輛卡車。教師邊貼,學生邊輕輕地跟著數(shù)數(shù)]

  師:哪邊有幾輛小汽車?哪邊有幾輛卡車?

  生:左邊有3輛小汽車,右邊有5輛卡車。

  [教師在第一行貼7朵紅花,在第二行貼5朵黃花。教師邊貼,學生邊輕輕地數(shù)數(shù)]

  師:現(xiàn)在應(yīng)該怎樣來說?

  生(1):上面一排有7朵紅花,下面一排有5朵黃花。

  生(2):第一排有7朵紅花,第二排有5朵黃花。

  師:好。說得都很好。

  [評:復習的方法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形式多樣,符合剛?cè)雽W兒童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征。復習的要求簡單明了,較為適宜,復習的內(nèi)容緊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的復習可以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作好鋪墊工作]

  師:[手里拿著一個皮球]這是什么?生:[齊]皮球。

  師:[將皮球放在講桌上]誰能說說這個皮球是大的,還是小的?生(1):這個皮球小。

  師:為什么說它。可(1):因為……生(2):我家里有個皮球比這個皮球大。

  師:噢!原來這位小朋友是把老師拿的這個皮球跟他家里的皮球比的,所以說這個皮球小。如果他家里沒有皮球,光是這一個皮球,能說它是大或者是小嗎?

  生:[齊]不能。

  師:對。只有一個球,是不能比大小的。[拿出一個乒乓球]這是什么球?

  生:[齊]乒乓球。

  師:[把乒乓球擺在皮球的旁邊]現(xiàn)在把乒乓球和皮球擺在一起,就可以比一比了。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生:[齊]皮球大,乒乓球小。

  [評:比較是辨別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之間異同的一種方法。

  也就是說,要說明兩個事物某種屬性之間的差異,要用比較的方法。一個事物要有另一個事物作為參照物,才能進行比較。

  反過來說,一個事物如沒有參照物,就無法進行比較。因此,教師強調(diào)指出“只有一個球是不能比大小的”,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運用比較方法的基本條件:“皮球大”是皮球把乒乓球作為參照物而得出的結(jié)論。同樣,“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為參照物而得到的結(jié)論]

  師:[又出示排球?qū)嵨颹這個球叫什么球?大家認識嗎?[見學生沒有反映]這個球叫排球。大家一起說:排球。

  生:[齊]排球。

  師:現(xiàn)在來看看是皮球大,還是排球大?

  生:皮球小,排球大。

  師: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是大的;跟排球比,皮球又是小的。為了把這意思說清楚,應(yīng)該說,皮球跟哪個球比是大的,跟哪個球比是小的。

  生: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大;皮球跟排球比,皮球小。

  師:我們可以簡單地說: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因為東西的大小是比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說清楚,哪個比哪個大,哪個比哪個小。現(xiàn)在大家來練習說一說。

  生:[齊]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

  師:剛才是皮球跟其他兩個球比的。現(xiàn)在拿乒乓球跟其他兩個球比,又應(yīng)該怎么說呢?

  生:乒乓球和皮球比,乒乓球小;乒乓球和排球比,乒乓球小。

  師: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成: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生: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師:現(xiàn)在拿排球跟其他兩個球比,又應(yīng)該怎么說呢?

  生: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師:大小是比出來的。除了這幾個球能比大小以外,還有哪些也可以用來比大。

  師:[展示手掌]老師的手跟你們的手比,哪個大?哪個小?

  生:老師的手大。

  師:課桌的面和黑板的面比哪個大?

  生:黑板的面大。

  師:[拿起兩本同樣大的練習本,重疊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兩本練習本的面哪個大?

  生:[齊]一樣大。

  師:這兩本練習本放在一起,比不出哪本大哪本小,我們就說這兩本練習本的面同樣大。

  師:[出示一支鋼筆、一支粉筆和一支沒有削過的鉛筆]我們比一比這三支筆的長短,誰能說一說?

  生(1):鉛筆比粉筆長,鉛筆比鋼筆也長。

  生(2):鉛筆比粉筆長,也比鋼筆長。

  生(3):鋼筆比粉筆長,比鉛筆短。

  師:很好。[出示兩支長短明顯不同的鉛筆,分握在兩手]你們看,老師哪個手里的鉛筆長?

  生:老師左手的鉛筆比右手的鉛筆長。

  師:[換了一支鉛筆,使左右兩手中的鉛筆長短相差不明顯]現(xiàn)在再看看,哪支鉛筆長些?哪支鉛筆短些?能看出來嗎?生:不能。

  師:[將兩支鉛筆參差地握于一手]現(xiàn)在這樣能比出長短來嗎?

  生(1):看不清楚。

  生(2):一支鉛筆上面長一點,一支鉛筆下面長一點,不好比。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比出長短來?

  生:把它們的一頭擺齊了看。

  師:對。把它們一端擺齊了就好比了。[把兩支鉛筆豎放在同一桌面上]現(xiàn)在可以看出哪支長嗎?

  生:左邊的一支比右邊的一支長。

  師:也可以這樣來比。[將兩支鉛筆橫放在黑板面前,使一端對齊]

  哪一支長?

  生:下面的一支長。

  師:要比物體的長短,不管是豎著放還是橫著放,總要使物體的一端對齊,才能比得正確。

  [評:如何進行比較,即選擇比較的方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老師通過比較兩支鉛筆的長短,啟發(fā)學生尋找比較的方法。這樣啟迪學生思維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師:[拿出4個茶杯]老師拿了幾個茶杯?

  生:[齊]拿了4個茶杯。

  師:[又拿出4個茶杯蓋]拿了幾個茶杯蓋?

  生:[齊]4個茶杯蓋。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想一想,是茶杯多,還是蓋子多?怎樣來比多少呢?

  [略作停頓]我們可以把茶杯蓋子蓋到杯子上,一個對一個。

  [邊說邊演示]大家看一看,這4個杯子是不是都蓋上了蓋子?

  生:[齊]是的。

  師:這4個蓋子是不是都蓋到杯子上了?

  生:[齊]是的。

  師:有沒有多余的杯子?

  生:[齊]沒有。

  師:有沒有多余的蓋子?

  生:[齊]沒有。

  師:每個蓋子和每個杯子正好全部對起來了,我們就說,杯子和蓋子“同樣多”。[要求學生跟著說一遍]

  生:[齊]杯子和蓋子同樣多。

  師:[將4個蓋子從杯子上一個一個拿下來,又添上2個蓋子]現(xiàn)在一共有幾個蓋子?

  生:一共有6個蓋子。

  師:有幾個杯子?

  生:有4個杯子。

  師:現(xiàn)在把蓋子一個一個蓋在杯子上,[邊說邊演示]有沒有多余的蓋子呢?生(1):有。

  生(2):多了2個蓋子。

  師:再看看有沒有多余的杯子?

  生:沒有。

  師:那我們就說,蓋子比杯子多。[要求學生跟著說]

  生:[齊]蓋子比杯子多。

  師:蓋子比杯子多幾個?

  生:[齊]蓋子比杯子多2個。

  [評:一一對應(yīng)是數(shù)學領(lǐng)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這種數(shù)學思想對解答應(yīng)用題是有很多用處的。]

  師:[拿出4支粉筆]這兒有幾支粉筆?

  生:有4支粉筆。

  師:現(xiàn)在請4位小朋友到前邊來,每人從老師這兒拿1支粉筆去。

  [4位學生分別上前拿粉筆]看看他們每人是不是都有1支粉

  筆?這4位小朋友都拿到了粉筆嗎?

  生:每人手里都有1支粉筆。

  師:老師手里有沒有多余的粉筆?

  生:老師手里的粉筆全部被小朋友拿走了。

  師:那我們可以怎樣說呢?

  生:同樣多。

  師:應(yīng)該說“粉筆的支數(shù)和小朋友的人數(shù)同樣多”。

  生:[齊]粉筆的支數(shù)和小朋友的人數(shù)同樣多。

  師:[出示6本練習本,分發(fā)給前面的4位小朋友]剛才老師拿了幾本練習本?

  生:6本練習本。

  師:前面的4個小朋友是不是每人都拿到1本?

  生:每人都拿到了1本。

  師:這6本練習本是不是都發(fā)給小朋友了?

  生:老師手里還剩下2本。

  師:練習本的本數(shù)跟小朋友的人數(shù)比,哪個多?

  生:練習本的本數(shù)多。

  師:多幾本?

  生:多2本。

  師:剛才,茶杯和茶杯蓋子比多少,可以把蓋子一個一個地蓋在杯子上。粉筆、練習本跟小朋友的人數(shù)比多少,可以把粉筆、練習本一個一個地分給小朋友,F(xiàn)在老師在黑板上畫幾個圖形,[邊說邊在左邊畫3個正方形,右邊畫4個三角形]看看怎樣來比它們個數(shù)的多少呢?生:用粉筆把它們一個一個地連起來。

  師:對。一個正方形對一個三角形,[邊說邊用虛線分別把3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連起來]看一看,正方形是不是都跟三角形連上了?

  生:都連上了。

  師:三角形是不是都跟正方形連上了?

  生:有一個三角形沒有跟正方形連上。

  師:那我們可以怎么說?

  生: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正方形比三角形少。

  [評:演示圖形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比演示具體實物要抽象一些。有一些學生可能不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教師的引導、過渡的方法是得當?shù)腯

  師:好,F(xiàn)在請小朋友把課本翻到第2頁。[同時掛出和課本第2頁上相同內(nèi)容的教學掛圖]老師這兒也有一幅圖,這幅圖和你們課本上的圖是不是一樣的?

  生:[齊]一樣的。

  師:大家看看圖的右上方畫著什么?

  生:畫有4個茶杯和4個蓋子。

  師:對。茶杯和蓋子都有虛線一個對一個地連著,4個茶杯都有蓋子和它對著,4個蓋子也都有杯子和它對著。我們就說……

  生:[齊]茶杯和蓋子同樣多。

  師:大家再看圖的中間這部分有2行花。上面一行有5朵紅花,下面一行有5朵黃花。我們怎樣來比較這兩種花的多少?

  生:拿筆在紅花和黃花中間用線連起來。

  師:一朵紅花對著一朵黃花,[邊說邊用虛線把紅花和黃花連接]一個一個地對起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在課本上也用筆一個一個地對起來。[學生在課本上連線]看一看,紅花有沒有都對上了?

  生:[齊]都對上了。

  師:黃花有沒有都對上了?

  生:[齊]都對上了。

  師:那我們可以怎么說?生:[齊]紅花和黃花同樣多。

  師:我們還可以這樣說,5朵紅花和5朵黃花同樣多。[學生跟著教師學說一遍]

  師:再看看圖的下面畫著羊。誰來說一說有幾只白羊?有幾只黑羊?

  生:有7只白羊,6只黑羊。

  師:現(xiàn)在我們也用線把圖上的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對起來。看一看,黑羊有沒有全部對上白羊?白羊有沒有全部對上黑羊?

  生:黑羊都和白羊?qū)ι狭,白羊?只沒有和黑羊?qū)ι稀?/p>

  師: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說呢?

  生(1):白羊比黑羊多1只。

  生(2):黑羊比白羊少1只。

  生(3):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完整的話]

  師:左上方畫著什么?

  生:一個皮球和一個乒乓球。

  師: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

  生: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師:下面畫著什么?

  生:兩支鉛筆。

  師:比一比,哪支鉛筆長?哪支鉛筆短?

  生:上面的一支鉛筆比下面的一支長,下面的一支鉛筆比上面的一支短。

  師:右上方畫著什么?

  生:4個杯子和4個蓋子。

  師:比一比,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哪個少?

  生:4個杯子和4個蓋子同樣多。

  師:中間兩個圈里畫著什么花?

  生:5朵紅花和5朵白花同樣多。

  師:下面兩個圈里畫著什么?

  生:7只白羊和6只黑羊。

  師:比一比,7只白羊和6只黑羊哪個多?多幾只?

  生: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大小,比長短,還學習了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長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樣多,都是比出來的。下課以后,大家可以互相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個子高一些,哪個小朋友的個子矮一些;哪個的年齡大,哪個的年齡小;丶液筮可以數(shù)一數(shù)你家里有幾個男的,有幾個女的,是男的多還是女的多,把比的結(jié)果告訴你的爸爸、媽媽,看你們說得對不對。[下課]

比一比 篇6

  教師簡介:

  李幫志,男,26歲,專科文憑,小學一級教師現(xiàn)于城口縣修齊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任教2003年從開縣師范畢業(yè)的我踏上了小學教育這班列車先后承擔過復式班、個人包辦教學工作,擔任過班主任、學校教研組長工作本人堅守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獨到而實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幾年的工作時間,指導學生獲獎兩次,代表學校外出參賽4次,先后被評為“優(yōu)秀團員”、“優(yōu)秀教師”稱號,07年獲畢業(yè)班教學質(zhì)量二等獎,多篇教育論文發(fā)表于《城口教育》,《蛻變》、《把愛藏一半》兩篇分別獲國家級二等獎和三等獎

  教學目標:

  1、認識“黃、貓、杏”等12個生字,會寫“牛、羊”等生字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并能仿編韻文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4、讓學生知道語文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培養(yǎng)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并能仿編韻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孩子們,老師也給你們講一個自己的故事,愿意聽吧?老師在一個秋季出門游玩,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農(nóng)家小院哇!小院里的景色太美了:果樹上結(jié)滿紅紅的果子,樹下的桌子上放著果子,再一看,一頭黃牛正甩著尾巴吃著嫩嫩的青草,一只小貓?zhí)稍跇湎滤瘧杏X我完全陶醉了,我真舍不得破壞它,于是我拿出相機,啪!拍了下來老師今天就把這張照片帶來了,而且還添加了聲音和動畫,想看嗎?

  二、學詞

  1、看圖找出動物和水果

  師:誰能告訴老師,圖上都有哪些動物?哪些水果?

  2、初步認識動物和水果的名字(“名字”和“照片同在,“名字”上有拼音)

  師:可是,對于我們來說,只認識這些朋友的照片,不認識他們的名字行嗎?

  其實這些朋友已經(jīng)把自己的名字都帶在了身邊,你們愿意認識他們嗎?我們先來認識誰的名字呢?(學生說,老師點擊相應(yīng)“朋友”)

  3、二次認識詞語(無圖片,拼音和“名字”同在)

  師:剛才有朋友的照片在旁邊,現(xiàn)在老師把他們的照片放到一邊去,只剩下了名字在,

  你們還能讀嗎?(出示帶拼音的詞語)

 。1)自由認讀,不會的借助拼音

 。2)抽讀

 。3)齊讀

  4、三次認識詞語(無圖片,無拼音)

  師:現(xiàn)在老師把朋友們頭上的拼音也給去掉,還能行嗎?(出示無拼音的詞語)

 。1)自由讀

 。2)抽讀

 。3)比賽讀

  三、學文

  這么多朋友,他們到底誰多誰少,誰大誰小呢?這就是我們馬上要做的事情,我們來幫

  他們比一比吧!(板課題:比一比,讀課題)

  1、學習第一節(jié)

  (1)出示黃;ㄘ垐D

  師:圖上畫了哪兩種動物?(黃牛和花貓)

  有多少黃牛多少花貓啊?(一頭黃牛一只花貓)

  是黃牛大還是花貓大呀?(黃牛大)

  黃牛比誰大呀?(黃牛比花貓大)

  是黃牛小還是花貓小啊?(花貓。

  花貓比誰小呀?(花貓比黃牛小)

 。2)學習韻文

  師:我們來聽聽小喇叭是怎么比較他們的吧。c擊播放錄音)學生跟讀,抽生讀,齊讀

  2、學習第二節(jié)

 。1)出示鴨子小鳥圖讓學生觀察(無韻文)

  師:看了這幅圖,誰能仿照剛才黃;ㄘ垐D那樣給這幅圖也編兩句順口溜呢?

  師引導:圖上畫的什么?

  他們之間是比大小好還是比多少好呢?

 。2)“群”字學習:

  要是鴨子只有一只,我們就說(一只鴨子)

  要是鴨子只有兩只,我們就說(兩只鴨子、)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么多鴨子聚在一起,這時候我們就說(一群鴨子)

  同樣的,要是很多小雞聚在一起呢?(一群小雞)

  很多學生聚在一起呢?(一群學生)

  很多小鳥呢?(一群小鳥)[同時出示相應(yīng)圖片]

  對了,我們在數(shù)東西的時候,當很多東西聚在一起,我們一時難以數(shù)清楚,這時候我們就用(群)來數(shù)[板書:群]

 。2)學生自由編韻文

 。3)出示文中韻文齊讀

  3、學習第三節(jié)(方法同3)

  “顆”字學習:

  當我們在數(shù)有些很小的東西時,我們就用“顆”比如:沙子、玉米、豆子、水果糖(同時拿出實物)

  4、學習第四節(jié)(方法同上)

  “堆”字學習:

  我們在數(shù)有些東西時,數(shù)量太多,它們緊緊地疊在一起,我們很難數(shù)清他們的數(shù)量,這時候我們就用(堆)來數(shù)比如:很多沙子疊在一起,很多石頭疊在一起,很多水果疊在一起……[同時出示相應(yīng)圖片]

 。ò鍟“堆”,認識提土旁)

  5、打開書讀讀課文中的韻文

  6、圈出問中的用來數(shù)東西的詞

  7、量詞延伸

  師:用來數(shù)東西的詞無處不在,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用過了很多像:一個蘋果的“個”,一堆杏子的“堆”,一群鴨子的“群”這樣的用來數(shù)東西的詞老師希望大家以后更加留意這樣的詞,并準確地運用它們(出示“課后練習)

  四、識字

  師:我們的朋友們看見我們班的孩子們這么能干,專門給我們設(shè)了幾道關(guān)口,你們敢去闖關(guān)嗎?

  1、關(guān)口一:認識帶有拼音的字(出示課件)

  2、關(guān)口二:認識不帶拼音的字

  3、關(guān)口三:隨機認字并組詞

  五、寫字

  師:朋友們?yōu)槲覀冊O(shè)的前四道關(guān)口都被我們闖過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我們再慶賀一下吧!下面我們進入最后一關(guān)(出示課件)

  1、寫字“牛”

 。1)出示“牛”

 。2)抽生讀(鼻音)

 。3)組詞

  師引導:為人們耕地的牛叫(耕牛)

  可以擠奶的牛叫(奶牛)

  可以用來喝的是(牛奶)

  可以用來做衣服的是(牛皮)

  春天的雨細得像(牛毛)

  光說大話我們叫(吹牛)

  …………

  大家全都知道,真牛!

  (4)書寫

  a、范寫,學生觀察

  b、學生跟著書空

  c、筆順及位置抽生幫老師提醒一下書寫這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d、學生獨立寫,老師巡視并指導

  e、評比(同時拿出書寫錯誤的字讓學生指出毛。

  3、寫“羊”、“小”、“少”(方法基本同上)

  六、延伸

比一比 篇7

  比一比(word版,請先用winrar解壓縮,再用word打開)

  第一課時:比長短、高矮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頁的例題,第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對客廳場景觀察的過程,體會比較長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數(shù)學。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了解長短、高矮是比較的結(jié)果。初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學會比較的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較完整、正確地敘述比較的結(jié)果。

  3.初步運用簡單的推理、判斷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和老師比身高,請學生說一說比的結(jié)果。(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說)說明:高和矮是比較的結(jié)果,長和短也是比較的結(jié)果。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小紅家的客廳參觀,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比一比物體的長短和高矮,好嗎?揭題。

  二、聯(lián)系生活比一比

  1.通過觀察、比較,初步感知長短、高矮。

  (1)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從左往右或從上往下觀察主題圖,說說客廳里有些什么東西。

 。2)指導學生用畫○和畫√的方法自己比較兩根吸管、兩件衣服的長短,比較飲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較的結(jié)果,相互說說自己是如何比較的,為全班交流做準備。

 。4)交流反饋,說說比較物體長短、高矮的方法,重點組織學生討論如何比較兩盆花草的高矮,通過學生間的匯報交流,體會比較的方法,感受長短、高矮都是比較的結(jié)果。

 。5)以吸管為例,引導學生用誰比誰長(高)或誰比誰短(矮)表述兩個物體的比較結(jié)果,其余3幅圖請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回答。

  2. 過開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比長短、高矮的方法。

  (1)提問:圖中哪些物體之間還可以比一比長短與高矮?

  (2)組織小朋友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搜集討論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導交流。

 。3)要求小組內(nèi)推選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較物體,說說自己是如何比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較的結(jié)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

  3. 組織討論,加深學生對長短、高矮是比較結(jié)果的認識。

  教師出示一枝鉛筆,組織學生討論:這枝鉛筆是長還是短?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沒有比較就沒有長短、高矮之分。要討論這枝鉛筆是長還是短,必須再拿一枝鉛筆來比一比才能確定。教師拿出不同長度的鉛筆分別與之比較,使學生明確長短、高矮是相對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三、綜合運用,發(fā)展學生的比較意識

  1.想想做做”第1題。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樣高”這種說法你有意見嗎?

  (2)引導學生運用今天學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確意見。

  (3)適時進行關(guān)心和幫助殘疾人的思想教育。

 。4)讀題,指導學生在書本上完成練習。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獨立完成,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進一步體會比較的方法和策略。

  3.想想做做”第3題。

 。1)讀題,學生自主練習。

  (2)巡視,搜集學生的反饋信息。

 。3)學生交流,說明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題。

 。1) 明確題目要求。

 。2) 學生按要求在書上練習。

 。3) 提問: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學生體會最高、最矮的含義。)

  四、課堂延伸

  1、 拿出兩根長短不同的繩子,讓學生比一比誰長誰短。

  怎樣比?(一頂端對另一根繩子的頂端)比較得出誰長誰短。

  ① 我們拿這根繩子和另一根繩子比較,可以說:這根繩子比那根繩子長。如果我們是用那根繩子和這根比較又怎樣說?(那根繩子比這根繩子短)

  ② 我們用一根短繩子和一根長繩子比較(出示兩根繩子),我們說這根繩子短,那根繩子長。如果拿另一根更長的繩子與這根長繩子比,我們就說更長的繩子長,而前面比的長繩子就短了。

  提問:所以,單獨一根繩子能不能說它是長還是短呢?只能通過比較才能得出長短。

  2、 怎樣比較兩個鉛筆的長短呢?(學生說、比)可以怎樣說呢?

  3、 教室里哪些東西可以比出高矮呢?

  五、課堂小結(jié),課外延伸

 。1)提問:今天在學習中,你比較了哪些物體,比的結(jié)果怎樣?

 。2)學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學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體,比一比他們的長短、高矮。

  課后記:

比一比 篇8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l個筆畫和l個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

  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三、教學準備:

  詞卡和圖片。(黃牛、貓、鴨子、鳥、樹、花等動植物的圖片.蘋果、棗、杏子、桃等水果的圖片。量詞卡片)

  四、教學安排:2

  第一課時

  一、看圖識詞

  1.看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 里面有哪些動物植物?

  2.詞卡與實物對應(yīng)。

  學生將帶拼音的詞卡貼在相應(yīng)的動物或植物旁邊。

  當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讀準這些音節(jié)、詞語。

  3.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先請個別學生認讀,再全班跟讀,最后開火車讀。

  4.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卡訃學生認讀。

  二、學習韻文

  1.自己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

  ,認識量詞。

  圖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shù),還可以怎樣做?桃子呢?

  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提出疑問,開展互相解疑的活動。

  3.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

  三、鞏固記憶生字

  1.學生選擇生字,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

  2.選擇生字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課件演示"牛、羊"的筆畫順序。學生試寫一個。

  2.出示"小",讓學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3.教師范寫"小",學生仿寫一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看圖說動物、植物的數(shù)量、名稱。

  二、擴展延伸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1)數(shù)棗的時候可以一顆一顆地數(shù),數(shù)哪些東西還可以用"顆"數(shù)?

  你發(fā)現(xiàn)用顆數(shù)的時候,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數(shù)鴨子用"群",在哪些時候還可以用上"群"?

  用"群"數(shù),告訴我們什么?

 。3)數(shù)杏子時用"堆",在哪些時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數(shù)?

  用"堆"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如果老師把"堆"換成"群",行嗎?為什么?

  2.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幅圖    一座房子

  一臺電腦  一雙筷子  -張桌子    一座橋    一列火車    一架飛機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書    一杯水    -枝筆    一份報紙

  一扇窗戶  一棵樹    -把剪刀    一個書包    

  一條繩子    一串香蕉

  3.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4.創(chuàng)編兒歌。

  5.做游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發(fā)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結(jié)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三、誰說得多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教學追記: 

比一比 篇9

  一.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2.在情境中快樂地朗讀課文,體會農(nóng)家小院的可愛有趣;

  3.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二.課前準備

  錄象、識字轉(zhuǎn)盤、圖片、詞語卡片、動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學流程

 。ㄒ唬⿵土曥柟躺衷~。

  游戲引入:我們來玩一玩識字游戲!

  1.看動作、圖片猜詞語,并找出相應(yīng)的詞語卡片(指名說——分組說),同時對念錯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輕聲、“蘋”與“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樂大轉(zhuǎn)盤,齊讀復習詞語(例如生念:“咕嚕咕嚕轉(zhuǎn)——停——蜜蜂—蜜蜂!保

  3.反饋作業(yè) 情況,寫一寫“少”字。

  (1)出示兩本有差距的作業(yè) 跟學生一起討論,比一比。

  (2)再看一看課件范寫。

  (3)寫一寫“少”字,寫兩個。

  (4)評價(出示寫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學現(xiàn)在的作業(yè) ,與前面的作業(yè) 比一比,給予鼓勵)。

 。ǘ┛鞓防首x兒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們?nèi)ヅE<业脑鹤永,認識了那么多的動物和水果朋友。今天,馮老師還要帶領(lǐng)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東西呢!

  1.正確地讀一讀。

  (1)自由讀兒歌。(要求:把字讀準確,遇到朗讀上的困難請你想想辦法。)

 。2)朗讀質(zhì)疑。(可以請老師、同學幫助,鼓勵并贊賞那些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同學。)

 。3)采用多種形式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2.快樂地讀一讀。

 。1)讀讀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師請來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動物們,你們想抱抱他、親親親他嗎?(讓孩子們和卡通黃牛和小貓握手、擁抱等,喚起孩子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俦容^大小,體會發(fā)現(xiàn)大和小的樂趣。(從它們的個頭上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個頭很懸殊,卻是一對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谧杂稍囎x第一句。(就把你的喜愛和快樂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吧。)

 、壑该x——評價(提示學生注意表情)——范讀——再指名——齊讀。(花貓發(fā)出“喵喵”的叫聲,表揚讀得好的小朋友。)

 。2)讀讀第二句。

  過渡:鴨子和小鳥要是聽到我們快樂地招呼它,一定也會開心地叫起來的!請你讀讀第二句。

 、僮杂稍囎x——齊讀(傳來了小鳥的叫聲)。

 、诔鍪绝喿雍托▲B。(小鴨子問你:嘎嘎嘎,你從我們的數(shù)量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墼冽R讀。

  (3)讀讀第三、四句。

  過渡:對可愛的小動物我們是那么的喜愛,那么我們喜歡甜蜜蜜的水果嗎?

 、僮杂稍囎x三、四句(在實物投影儀上出示水果實物)(請你自己去發(fā)現(xiàn),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樂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

  ②男女生比賽讀(個別——集體)(鼓勵大家讀得好,一起假裝咬一口:“啊嗚。”)

  (4)齊讀全文。

 、倨鹆ⅲR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分享我們的快樂。)

 、诶蠋熃o予肯定和鼓勵。

  小結(jié)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我看見有的小朋友把快樂寫在了臉上,有的把快樂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ㄈ┳x讀練練,學會正確使用量詞。

  1.溫習兒歌中的量詞

 。1)課件出示兒歌中“一頭黃!钡仍~組,讀一讀。

 。2)質(zhì)疑、發(fā)現(xiàn)這些詞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邊是動物,右邊是水果,都有“一”。

  2.遷移學習、積累課外的量詞

  過渡:山區(qū)農(nóng)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帶我去你們老家玩,好嗎?今天老師想帶你們?nèi)ヒ粋地方——老師的家。

 。1)播放老師家的錄象。(你看到什么東西?請你用“一?”來說一說。)

  (2)出示六幅房間里的小圖,選擇最喜歡的一兩幅圖和同桌小朋友說一說。

 。3)反饋。(糾正學生用錯的量詞,例如:“一個賽車”改為“一輛賽車”,“一個床”改為“一張床”;隨機復習“群”、“堆”等量詞。)

 。ㄋ模┳鲎稣J認,完成拓展識字作業(yè) ,鼓勵學生課外多認字。

  1.出示大的老師的房間圖畫(圖上有認識和不認識的字)。

  2.引入:看,老師把自己的房間畫下來了,你認識上面的字嗎?我把它貼在教室里,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去認一認、讀一讀。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畫畫,你也可以在畫上寫上字,不會寫的可以請家長和老師、同學幫忙,要是能自己去學會再寫上去就更棒了。C動:自由選擇認字、看圖說量詞或朗讀。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

  四.設(shè)計意圖

  這篇課文展示了美麗的農(nóng)家小院,溫馨的生活場景。其間有勤快的黃牛、悠閑的花貓,有嬉鬧的鴨子、快樂的小鳥,還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蘋果和紅棗。這篇課文是瑯瑯上口的兒歌,誦讀間會傳出一種暖暖的情意。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這是一種簡單的比較,又一種充滿童趣的比較,在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依稀看到一個孩子在院子里跳躍、玩耍的身影,聽到孩子清脆的童音。以下談一談我這堂識字課的設(shè)計思路。

 。ㄒ唬┰O(shè)計富有趣味的識字情境,增加學生自主識字的機會。

  我們運河學校的學生都來自山區(qū)和農(nóng)村,對農(nóng)村生活比較熟悉,有親切感。第一課時以我班小朋友年牛牛介紹自己家的院子的一段錄像為線索,學習了生字詞語,理解“堆”、“顆”、“群”的用法。

  小朋友最喜歡玩,最喜歡小動物。第二課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都從他們的認知情感出發(fā),通過游戲來鞏固識字,通過出示小動物的玩具,讓他們親親抱抱,充分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情趣。從“正確地讀”到“快樂地讀”,無論識字的熱情還是朗讀水平,都有了質(zhì)的升華?梢,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直觀、可接觸的教具是最能打動他們的媒介。

  一年級的學生對老師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在運用量詞的訓練中,我創(chuàng)設(shè)“參觀老師的房間”這個拓展學習的情境,使每一位學生都饒有興趣地積累運用量詞。

  我們班的學生喜歡畫畫,因此,我在作業(yè) 中鼓勵學生在畫自己的房間時認字寫字,積累識字量。

 。ǘ┩貙捳Z文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識字、愛識字。

  語文源于生活,學生的語文學習資源也應(yīng)回歸生活。以自己房間的擺設(shè)作為量詞訓練課程資源的靈感,是我在一天早上起來刷牙時突然產(chǎn)生的。我覺得,語文教師應(yīng)成為能感受生活中點點滴滴并為之感動的人。我熱愛生活,熱愛學生,我愛帶著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用豐富美麗的語言表達出來。一年級的孩子還不太會表達,可是當他們看到錄像中“牛牛的家”、“老師的房間”時,他們臉上頓時綻放出激動、新奇和喜愛之情。這時,哪怕老師不提什么要求,他們也會快樂地舉起小手,對一件件物品細細道來。

  本單元的識字課都是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開展學習的,有《菜園里》、和《自選商場》。這些課文啟發(fā)我?guī)е鴮W生走進更多的環(huán)境中識字,于是我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老師的房間”的識字環(huán)境:將房間畫成了一幅很大的畫,貼上了帶拼音的生詞。我想,通過這一設(shè)計,也會啟發(fā)學生到課外主動識字。

  (三)鼓勵學生質(zhì)疑、自己解決困難。

  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是學好任何一門課的關(guān)鍵。我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肯定尋求幫助的方法,更贊賞能獨立解決問題的精神。因此,在朗讀和量詞的訓練中,我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朗讀的難點和一組詞組的共同點,想辦法讀熟句子,正確運用量詞。

 。ㄋ模┏浞滞诰、體現(xiàn)課文的人文內(nèi)涵

  在重視語文訓練的基礎(chǔ)上,我沒有忽略文本的人文內(nèi)涵。本課呈現(xiàn)的是快樂的農(nóng)家小院的場景,在教學設(shè)計中,我多次喚起學生對農(nóng)村生活的眷戀之情,并聯(lián)系實際,把學生帶進老師的房間,同時也作為這一單元的延伸。

  2003年12月

  一堂典范的識字課

  12月16日,“拱墅區(qū)新課程新理念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杭州運河學校馮潔老師所作的一課,贏得與會專家和教師的好評。馮老師的這一節(jié)識字課被省小語會副會長、省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評為一堂堪稱典范的識字課,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一個頗具價值的范例,F(xiàn)將王崧舟老師的評析摘要如下:

  一.重學習習慣養(yǎng)成

  眾所周知,杭州運河學校是一所外來民工子弟學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城里的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從今天幾堂公開課來看,杭州運河學校的孩子是最好的,這與馮老師的平時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良好學習習慣影響著課堂品質(zhì)。何謂課堂品質(zhì)?課堂品質(zhì)就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欲望、學習習慣、學習表現(xiàn)、學習能力。從課一開始,馮老師就說:“你的小眼睛……?”學生馬上說:“看著馮老師!”這樣的語言在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見到了!久違了!隨著《新課標》的實行,我們有些教師對《新課標》有些誤解,認為只要自由,不要秩序,一些必要的課堂常規(guī)沒有了。馮老師在課堂上如何把握自由和紀律的關(guān)系上,為老師們做了很好的典范。例如,在分四大組讀課文時,馮老師提醒道:“讀書時拿起課本,書拿起人坐正。”馮老師又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學生馬上說:“我就跟你這樣做!”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這樣點點滴滴、春風化雨似地養(yǎng)成的。怎么聽,怎么讀,怎么做,怎么寫……課堂品質(zhì)若沒有課堂秩序作為保證,是要落空的。

  二.重識字情趣體驗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非常注重情趣,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語文課逐漸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重情趣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重視學生體驗。馮老師在學生體驗性的朗讀中安排得非常好,F(xiàn)在,有許多學生在朗讀時,讀得干枯的,索然無味,是空洞的,我們暫且稱之為“干讀”;而在馮老師這一節(jié)識字課中,學生讀得有滋有味,讀出了情趣,這樣的讀是“濕讀”。我們來看課堂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吧!“小朋友,誰來了?”隨著馮老師的導語 ,一頭大大的黃牛和一只小小的花貓從講臺下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個頭來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愿意!”馮老師讓學生抱抱、親親這兩個小動物,這一舉動,把學生的情感鉤了起來,我們把這種情感的鉤起稱為“鉤沉”。馮老師隨即進行了換位,“它們都是好朋友,你想做做它們的好朋友嗎?”這樣一換位,充分喚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課堂活起來,美起來了。我們說,注重孩子的體驗情感是低年級語文課的方向。

  三.重課程資源開掘

  馮老師還巧妙地從生活中開掘出語文資源,課上到后來越來越寬、越來越活!榜T老師帶你們到我的房間里去看一下,喜歡嗎?你能用上‘一( )什么’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贝笃聊恢旭R上出現(xiàn)了馮老師的房間,房間布置充滿了童趣,擺設(shè)品是學生生活中見到的,讓學生用‘一( )什么’來說一說馮老師房間里的物品,讓我們看到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的再生!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課程資源再生也就是再創(chuàng)造。

比一比 篇10

  一、教學內(nèi)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2頁。

  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同樣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學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

  [評:比較是數(shù)學中常用的方法,如比較數(shù)的大小、比較線段的長短、比較幾個量的多少等等。兩個或幾個集合中的元素也可以進行比較。隨著數(shù)學程度的加深,比較的對象和方法也逐步趨于概括和抽象,比較的作用也逐漸變得更為重要了。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開始就安排了有關(guān)比較的內(nèi)容,使學生盡早接觸比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較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下”、“左”、“右”這幾個詞的意思嗎?]

  生:[齊]記得。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一個手指,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學生在空中指出了上、下、左、右的方位]再在課桌面上指一指,哪是上,哪是下,哪是左,哪是右。[學生在課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現(xiàn)在再請小朋友在數(shù)學課本上指一指,哪是左上方,哪是右上方,哪是左下方,哪是右下方。[學生在課本封面上指出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在黑板上貼圖了。老師貼的時候,你們可以輕輕地數(shù)。貼一個,數(shù)一個,不要多數(shù),也不要少數(shù)。

  [教師在貼絨板左邊貼出4只小雞]

  生:[齊,輕聲]1、2、3、4。

  師:說說看,哪一邊有幾只小雞?

  生:左邊有4只小雞。

  師:好。請大家一起說一遍。

  生:[齊]左邊有4只小雞。

  [教師在貼絨板的右邊貼出3只小鴨]

  生:[齊,輕聲]l、2、3。

  師:請哪個小朋友說一說,哪一邊有幾只小鴨?

  生:右邊有3只小鴨。

  師:對。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生:[齊]右邊有3只小鴨。

  師:誰能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生:左邊有4只小雞,右邊有3只小鴨。

  [教師在左邊貼3輛小汽車,右邊貼5輛卡車。教師邊貼,學生邊輕輕地跟著數(shù)數(shù)]

  師:哪邊有幾輛小汽車?哪邊有幾輛卡車?

  生:左邊有3輛小汽車,右邊有5輛卡車。

  [教師在第一行貼7朵紅花,在第二行貼5朵黃花。教師邊貼,學生邊輕輕地數(shù)數(shù)]

  師:現(xiàn)在應(yīng)該怎樣來說?

  生(1):上面一排有7朵紅花,下面一排有5朵黃花。

  生(2):第一排有7朵紅花,第二排有5朵黃花。

  師:好。說得都很好。

  [評:復習的方法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形式多樣,符合剛?cè)雽W兒童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征。復習的要求簡單明了,較為適宜,復習的內(nèi)容緊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的復習可以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作好鋪墊工作]

  師:[手里拿著一個皮球]這是什么?生:[齊]皮球。

  師:[將皮球放在講桌上]誰能說說這個皮球是大的,還是小的?生(1):這個皮球小。

  師:為什么說它小?生(1):因為……生(2):我家里有個皮球比這個皮球大。

  師:噢!原來這位小朋友是把老師拿的這個皮球跟他家里的皮球比的,所以說這個皮球小。如果他家里沒有皮球,光是這一個皮球,能說它是大或者是小嗎?

  生:[齊]不能。

  師:對。只有一個球,是不能比大小的。[拿出一個乒乓球]這是什么球?

  生:[齊]乒乓球。

  師:[把乒乓球擺在皮球的旁邊]現(xiàn)在把乒乓球和皮球擺在一起,就可以了。哪個球大?哪個球。

  生:[齊]皮球大,乒乓球小。

  [評:比較是辨別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之間異同的一種方法。

  也就是說,要說明兩個事物某種屬性之間的差異,要用比較的方法。一個事物要有另一個事物作為參照物,才能進行比較。

  反過來說,一個事物如沒有參照物,就無法進行比較。因此,教師強調(diào)指出“只有一個球是不能比大小的”,這是十分重要的,突出了運用比較方法的基本條件:“皮球大”是皮球把乒乓球作為參照物而得出的結(jié)論。同樣,“乒乓球小”是乒乓球把皮球作為參照物而得到的結(jié)論]

  師:[又出示排球?qū)嵨颹這個球叫什么球?大家認識嗎?[見學生沒有反映]這個球叫排球。大家一起說:排球。

  生:[齊]排球。

  師:現(xiàn)在來看看是皮球大,還是排球大?

  生:皮球小,排球大。

  師: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是大的;跟排球比,皮球又是小的。為了把這意思說清楚,應(yīng)該說,皮球跟哪個球比是大的,跟哪個球比是小的。

  生:皮球跟乒乓球比,皮球大;皮球跟排球比,皮球小。

  師:我們可以簡單地說: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因為東西的大小是比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說清楚,哪個比哪個大,哪個比哪個小,F(xiàn)在大家來練習說一說。

  生:[齊]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

  師:剛才是皮球跟其他兩個球比的。現(xiàn)在拿乒乓球跟其他兩個球比,又應(yīng)該怎么說呢?

  生:乒乓球和皮球比,乒乓球小;乒乓球和排球比,乒乓球小。

  師: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成: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生:乒乓球比皮球小,也比排球小。

  師:現(xiàn)在拿排球跟其他兩個球比,又應(yīng)該怎么說呢?

  生:排球比乒乓球大,也比皮球大。

  師:大小是比出來的。除了這幾個球能比大小以外,還有哪些也可以用來比大小?

  師:[展示手掌]老師的手跟你們的手比,哪個大?哪個小?

  生:老師的手大。

  師:課桌的面和黑板的面比哪個大?

  生:黑板的面大。

  師:[拿起兩本同樣大的練習本,重疊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兩本練習本的面哪個大?

  生:[齊]一樣大。

  師:這兩本練習本放在一起,比不出哪本大哪本小,我們就說這兩本練習本的面同樣大。

  師:[出示一支鋼筆、一支粉筆和一支沒有削過的鉛筆]我們這三支筆的長短,誰能說一說?

  生(1):鉛筆比粉筆長,鉛筆比鋼筆也長。

  生(2):鉛筆比粉筆長,也比鋼筆長。

  生(3):鋼筆比粉筆長,比鉛筆短。

  師:很好。[出示兩支長短明顯不同的鉛筆,分握在兩手]你們看,老師哪個手里的鉛筆長?

  生:老師左手的鉛筆比右手的鉛筆長。

  師:[換了一支鉛筆,使左右兩手中的鉛筆長短相差不明顯]現(xiàn)在再看看,哪支鉛筆長些?哪支鉛筆短些?能看出來嗎?生:不能。

  師:[將兩支鉛筆參差地握于一手]現(xiàn)在這樣能比出長短來嗎?

  生(1):看不清楚。

  生(2):一支鉛筆上面長一點,一支鉛筆下面長一點,不好比。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比出長短來?

  生:把它們的一頭擺齊了看。

  師:對。把它們一端擺齊了就好比了。[把兩支鉛筆豎放在同一桌面上]現(xiàn)在可以看出哪支長嗎?

  生:左邊的一支比右邊的一支長。

  師:也可以這樣來比。[將兩支鉛筆橫放在黑板面前,使一端對齊]哪一支長?

  生:下面的一支長。

  師:要比物體的長短,不管是豎著放還是橫著放,總要使物體的一端對齊,才能比得正確。

  [評:如何進行比較,即選擇比較的方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老師通過比較兩支鉛筆的長短,啟發(fā)學生尋找比較的方法。這樣啟迪學生思維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師:[拿出4個茶杯]老師拿了幾個茶杯?

  生:[齊]拿了4個茶杯。

  師:[又拿出4個茶杯蓋]拿了幾個茶杯蓋?

  生:[齊]4個茶杯蓋。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想一想,是茶杯多,還是蓋子多?怎樣來比多少呢?

  [略作停頓]我們可以把茶杯蓋子蓋到杯子上,一個對一個。

  [邊說邊演示]大家看一看,這4個杯子是不是都蓋上了蓋子?

  生:[齊]是的。

  師:這4個蓋子是不是都蓋到杯子上了?

  生:[齊]是的。

  師:有沒有多余的杯子?

  生:[齊]沒有。

  師:有沒有多余的蓋子?

  生:[齊]沒有。

  師:每個蓋子和每個杯子正好全部對起來了,我們就說,杯子和蓋子“同樣多”。[要求學生跟著說一遍]

  生:[齊]杯子和蓋子同樣多。

  師:[將4個蓋子從杯子上一個一個拿下來,又添上2個蓋子]現(xiàn)在一共有幾個蓋子?

  生:一共有6個蓋子。

  師:有幾個杯子?

  生:有4個杯子。

  師:現(xiàn)在把蓋子一個一個蓋在杯子上,[邊說邊演示]有沒有多余的蓋子呢?生(1):有。

  生(2):多了2個蓋子。

  師:再看看有沒有多余的杯子?

  生:沒有。

  師:那我們就說,蓋子比杯子多。[要求學生跟著說]

  生:[齊]蓋子比杯子多。

  師:蓋子比杯子多幾個?

  生:[齊]蓋子比杯子多2個。

  [評:一一對應(yīng)是數(shù)學領(lǐng)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它能反映出事物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這種數(shù)學思想對解答應(yīng)用題是有很多用處的。]

  師:[拿出4支粉筆]這兒有幾支粉筆?

  生:有4支粉筆。

  師:現(xiàn)在請4位小朋友到前邊來,每人從老師這兒拿1支粉筆去。

  [4位學生分別上前拿粉筆]看看他們每人是不是都有1支粉

  筆?這4位小朋友都拿到了粉筆嗎?

  生:每人手里都有1支粉筆。

  師:老師手里有沒有多余的粉筆?

  生:老師手里的粉筆全部被小朋友拿走了。

  師:那我們可以怎樣說呢?

  生:同樣多。

  師:應(yīng)該說“粉筆的支數(shù)和小朋友的人數(shù)同樣多”。

  生:[齊]粉筆的支數(shù)和小朋友的人數(shù)同樣多。

  師:[出示6本練習本,分發(fā)給前面的4位小朋友]剛才老師拿了幾本練習本?

  生:6本練習本。

  師:前面的4個小朋友是不是每人都拿到1本?

  生:每人都拿到了1本。

  師:這6本練習本是不是都發(fā)給小朋友了?

  生:老師手里還剩下2本。

  師:練習本的本數(shù)跟小朋友的人數(shù)比,哪個多?

  生:練習本的本數(shù)多。

  師:多幾本?

  生:多2本。

  師:剛才,茶杯和茶杯蓋子比多少,可以把蓋子一個一個地蓋在杯子上。粉筆、練習本跟小朋友的人數(shù)比多少,可以把粉筆、練習本一個一個地分給小朋友,F(xiàn)在老師在黑板上畫幾個圖形,[邊說邊在左邊畫3個正方形,右邊畫4個三角形]看看怎樣來比它們個數(shù)的多少呢?生:用粉筆把它們一個一個地連起來。

  師:對。一個正方形對一個三角形,[邊說邊用虛線分別把3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連起來]看一看,正方形是不是都跟三角形連上了?

  生:都連上了。

  師:三角形是不是都跟正方形連上了?

  生:有一個三角形沒有跟正方形連上。

  師:那我們可以怎么說?

  生: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正方形比三角形少。

  [評:演示圖形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比演示具體實物要抽象一些。有一些學生可能不易理解和接受,就要依靠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教師的引導、過渡的方法是得當?shù)腯

  師: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課本翻到第2頁。[同時掛出和課本第2頁上相同內(nèi)容的教學掛圖]老師這兒也有一幅圖,這幅圖和你們課本上的圖是不是一樣的?

  生:[齊]一樣的。

  師:大家看看圖的右上方畫著什么?

  生:畫有4個茶杯和4個蓋子。

  師:對。茶杯和蓋子都有虛線一個對一個地連著,4個茶杯都有蓋子和它對著,4個蓋子也都有杯子和它對著。我們就說……

  生:[齊]茶杯和蓋子同樣多。

  師:大家再看圖的中間這部分有2行花。上面一行有5朵紅花,下面一行有5朵黃花。我們怎樣來比較這兩種花的多少?

  生:拿筆在紅花和黃花中間用線連起來。

  師:一朵紅花對著一朵黃花,[邊說邊用虛線把紅花和黃花連接]一個一個地對起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在課本上也用筆一個一個地對起來。[學生在課本上連線]看一看,紅花有沒有都對上了?

  生:[齊]都對上了。

  師:黃花有沒有都對上了?

  生:[齊]都對上了。

  師:那我們可以怎么說?生:[齊]紅花和黃花同樣多。

  師:我們還可以這樣說,5朵紅花和5朵黃花同樣多。[學生跟著教師學說一遍]

  師:再看看圖的下面畫著羊。誰來說一說有幾只白羊?有幾只黑羊?

  生:有7只白羊,6只黑羊。

  師:現(xiàn)在我們也用線把圖上的白羊和黑羊一只一只對起來?匆豢,黑羊有沒有全部對上白羊?白羊有沒有全部對上黑羊?

  生:黑羊都和白羊?qū)ι狭,白羊?只沒有和黑羊?qū)ι稀?strong>

  師: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說呢?

  生(1):白羊比黑羊多1只。

  生(2):黑羊比白羊少1只。

  生(3):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完整的話]

  師:左上方畫著什么?

  生:一個皮球和一個乒乓球。

  師:,哪個球大?哪個球小?

  生: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師:下面畫著什么?

  生:兩支鉛筆。

  師:,哪支鉛筆長?哪支鉛筆短?

  生:上面的一支鉛筆比下面的一支長,下面的一支鉛筆比上面的一支短。

  師:右上方畫著什么?

  生:4個杯子和4個蓋子。

  師:,杯子和蓋子哪個多?哪個少?

  生:4個杯子和4個蓋子同樣多。

  師:中間兩個圈里畫著什么花?

  生:5朵紅花和5朵白花同樣多。

  師:下面兩個圈里畫著什么?

  生:7只白羊和6只黑羊。

  師:,7只白羊和6只黑羊哪個多?多幾只?

  生:7只白羊比6只黑羊多1只。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6只黑羊比7只白羊少1只。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大小,比長短,還學習了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來比多少。大家懂得了大和小,長和短,多和少,或者同樣多,都是比出來的。下課以后,大家可以互相,哪個小朋友的個子高一些,哪個小朋友的個子矮一些;哪個的年齡大,哪個的年齡小;丶液筮可以數(shù)一數(shù)你家里有幾個男的,有幾個女的,是男的多還是女的多,把比的結(jié)果告訴你的爸爸、媽媽,看你們說得對不對。[下課]

  [總評:這一節(jié)課滲透了一些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對于剛  入學的兒童來講,是不可能馬上理解和掌握的。教師運用具體實物和圖畫,讓學生進行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初步接觸和了解這些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運用的教學方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教學要求較為恰當。引導、啟發(fā)學生的工作做得很好。這樣,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理解所教學的內(nèi)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shù)學室張衛(wèi)國評析)

比一比 篇11

  教學內(nèi)容;國標本第三冊4、5、6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認識長短、高矮和輕重的含義,體會比較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

  2、經(jīng)歷比較的活動,初步建立長短、高矮和輕重的概念,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與事實,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輕重。

  教學難點:學會比較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情

  多媒體出示情境,小朋友們,這是我們美麗校園的一角,圖上都有些什么呢?

  學生交流,預設(shè)說出:校園的一角,有一張石桌,兩張石登,邊上還有一盞路燈,兩棵樹,一棵蘋果樹,一棵梨樹 有兩個小朋友在跳繩,兩個小朋友在滑滑梯。

  小朋友在這美麗校園的一角,還蘊藏著數(shù)學知識呢 !

  二、自主探究,體會方法

  1、比長短

  出示小朋友跳繩圖,仔細觀察,哪根繩子長?長的畫鉤。

  交流,你認為哪根繩子長?你是怎么比的?

  引導學生說出:把繩子的一端對齊(出示畫面)

  總結(jié):原來比較物體的長短時可以把物體的一端對齊,然后在比。

  2、比高矮

  出示滑滑梯圖,提問,哪個人比較高?

  交流:預設(shè):前面的小朋友高

  后面的小朋友高

  一樣高

  怎么會有這么多答案?這樣比公平嗎?怎樣比才公平?

  讓他們站在地面上比(出示畫面)

  這樣一下子就看出誰高誰矮了。

  總結(jié):比較物體的高矮,要讓人站在同一地面上比。

  3、比輕重

  出示石榴和柿子,讓一位學生用手掂一掂,提問:石榴和柿子哪個重?

  怎樣一下子知道誰重誰輕呢?我們可以把他們放到天平上比。

  出示天平比較圖,介紹天平。比較誰重誰輕?你是怎樣比的?(天平的托盤沉下去說明重)

  總結(jié):比較物體的輕重可以用用手掂一掂的方法,也可以用天平來稱,沉下去的一端的物體重。

  4、你還能在圖上找一找、比一比嗎?

  學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比較蘋果樹和梨樹的高矮

  三、鞏固升華,學會比較

  1、想想做做1

  出示情境,明確要求,4人小組合作,每人拿一枝鉛筆,先每兩個兩個比一比誰的鉛筆長?再四個人比一比哪枝最長?

  小組活動

  選擇幾組交流比較結(jié)果,說說比較方法。

  2、想想做做2

  出示情景,學生嘗試

  交流結(jié)果,提問:男孩和女孩誰高?怎樣比的?

  男孩和女孩看上去差不多高,他如果站起來就比女孩高。

  教育學生幫助病人、殘疾人。

  3、想想做做3

  出示情境

  學生判斷

  交流比較結(jié)果,明確,一直走比彎彎曲曲近。

  4、想想做做4

  出示情境

  學生判斷

  交流結(jié)果、方法

 。ㄒ龑дf出:1個紅蘿卜和3個胡蘿卜一樣重,那么1個紅蘿卜比1個胡蘿卜重。

  四、總結(jié)方法,拓展運用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獲?怎樣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

  想想做做5

  游戲,請幾位小朋友上臺,請他們按從高到矮排隊。

比一比 篇12

  教學目標:

  1. 鞏固認識12個生字。

  2.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 理解"比一比"的意思,掌握"多少、大小"兩組意思相反的詞。

  4.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課前準備:

  1、 制作課件。

  2、 練習題"讀一讀,連一連"。

  3、 詞語卡片和生字卡片。

  4、 準備一些數(shù)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復習導入

  1、 齊讀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比一比,看誰上課最認真,最積極?

  2、 練習:對照圖,再讀詞語,看看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詞語和對應(yīng)的事物連線。)現(xiàn)在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又準又快地用直線把相應(yīng)的圖畫和詞語起來?    3、 評議。

  4、 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比一比,哪組獲得的紅旗最多!過渡:你們想知道課文里是講什么跟什么比?它們比什么嗎?

  二、 初讀韻文

  1、 教師范讀課文:老師讀得好嗎?你們試著像老師這樣來讀課文,一會兒老師請你來讀,我相信,你們一定比老師讀得更好!

  2、 學生自由朗讀。提示:遇到不認識的字要看拼音,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比一比,看誰讀得又準又好。 

  3、 同桌對讀,互相正音。請你將課文讀給你旁邊的同學聽,比一比,你們倆誰得又準確、又流利、又響亮、又好聽。

  4、 指名讀。交流朗讀成果。表揚讀了多遍課文的同學,鼓勵認真讀、多讀的學習習慣。

  三、 理解韻文,指導說句

  1、 大家讀得這么認真,你們一定知道課文講了哪幾種事物了吧?逐一出示詞卡貼于黑板上讓學生認讀。

  2、 究竟是什么跟什么比?它們在比什么?出示句子:一個大,一個小,一頭黃牛一只貓。指名朗讀。你們一邊聽一邊想:誰跟誰比?比什么?(板書:大-。

  3、 能把這句話背下來嗎?開火車背誦。

  4、 看看課文,還有哪兩樣事物也是比"大"和"小"的?你能把這句話讀出來嗎?出示句子: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蘋果一顆棗。

  a、 指名讀句子。

  b、 出示實物"蘋果"和"棗"。什么大?什么。

  c、 數(shù)棗的時候可以一顆一顆地數(shù),數(shù)哪些東西還可以用"顆"數(shù)?相機出示生字卡片"顆",投影出示用顆表示的事物:星星圖、話梅、核桃、鈕扣等,指導學生看事物說數(shù)量詞。

  d、 你能把這句話背下來嗎?齊背誦。

  5、 事物之間可以比大比小,還可以比什么?輕聲讀課文,看誰發(fā)現(xiàn)了?交流讀韻文后的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可以比大比小,還可以比多比少。(板書:多-少)

  a、 出示句子:一邊多,一邊少,一群鴨子一只鳥。

  一邊多,一邊少,一堆杏子一個桃。

  b、 男女同學朗讀,一邊讀,一邊想,什么跟什么比?什么多?什么少?

  c、 匯報交流。課件演示物品,認識"一顆"、"一堆"、"一只"、"一群"。相機出示生字卡片"群""堆"(學生說記字方法)。

  d、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事物可以看它的數(shù)量是多還是少,用不同的詞來表示。

  e、 分組背誦句子。

  四、 開放課堂,擴展延伸

  1、 創(chuàng)編兒歌。

  a、 出示課件,課件上有一只老虎和一只狗。學生看圖仿照課文編一句兒歌。(一個大,一個小,一只老虎,一只狗)

  b、 出示圖畫:一堆蘿卜、一棵白菜、一堆草莓、一個橙、一個西瓜、兩個桃、一堆竹筍,指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自主選擇圖上的物品編兒歌。

  2、 小結(jié):同學們真是一學就會,而且還能運用,真棒!

  3、 現(xiàn)在,我們來讀全篇課文。鼓動學生隨著節(jié)奏拍手對讀(分組賽讀,男女生對讀,自愿請朋友對讀)

  。反復幾次,再讓學生試著背誦。

  4、 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誰能按順序說說圖上有哪些物品?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等

  5、 游戲:貓捉老鼠 (課件演示)

  五、 總結(jié)評比,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讀了一篇十分有趣的課文--《比一比》,學到不少知識。我們來看看,這節(jié)課,哪個小組獲得的紅旗最多?

  總結(jié):同學們,我們身邊的事物除了可以比大比小,比多比少,還可以比什么?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玩玩"比一比"的游戲,老師相信你

比一比 篇13

  師:我想帶你們?nèi)ヒ粋農(nóng)家小院去做客。

  (演示課件,風景如畫,教師描述。

  師:看誰第一個出來迎接我們?

  生:小貓。

  師:能把他的名字讀好嗎?

  出示文字:“花貓”。

  指名讀,齊讀。

  師:有什么好辦法記住貓字呢?

  生:……

  師: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不錯。`

 。ǔ鍪緢D畫、文字“黃牛”)

  師:把他的名字悄悄的讀給同桌聽。

 。▽W生按要求做)

  師:去掉拼音,你還有信心讀好嗎?

 。▽W生讀)

  師:用“一群……”說一句話。

  (學生說)

  師:在農(nóng)家小院認識了一些動物,還能吃到什么?

  (出示“蘋果”“杏子”“桃子”)

  自讀。

  去掉拼音,同桌讀。

  “開火車”讀詞語

 。ò⑦h感受:識字的火車開起來,這個識字的火車到底從哪里來呢?是誰發(fā)明的,竟然在全國流行?用這個方法就真的能激發(fā)學生?有沒有可以替代的方法?)

  出示圖片:一堆杏子 一顆紅棗。

  師:誰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顆”

  出示:一堆( ) 一顆( )

  學生填空。

  學生:

 。ò⑦h:教師一急說出了“一輪彎月”,教師的“現(xiàn)掛”能力取決于功底,也取決于不斷的磨煉自己。)

  出示詞語,同桌互相讀。

  “數(shù)量詞”,跟老師說。

 。ò⑦h:這里說“數(shù)量詞”沒有必要,讓學生能運用即可。)

  找朋友的游戲──教師拿圖片,學生拿生詞。

  師:“我的名字在哪里?”(播放音樂)

  生:你的名字在這里。

 。ò焉~貼到黑板上)

  師:再把這些詞語讀一遍。

  師:在農(nóng)家小院里,什么多?什么少?什么大?什么?

  生:黃牛大 花貓小 ……

  師:有人把大家的發(fā)現(xiàn)寫成一首兒歌。

 。ǔ鍪緝焊瑁

  師:讀一讀。

  齊讀。

  指名領(lǐng)讀生字。

  師:誰能把“多”“少”的感覺讀出來?

  教師讀。

  指名學生讀。

 。ò⑦h評價:教師的意識不錯,通過教師的朗讀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怎樣讀出“大小”“多少”。指導起來不露痕跡,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也能感受到應(yīng)該怎樣讀。)

  師:讀讀,想想、背背是學習語文的方法。

  出示課件:摘智慧星,一朵花,一塊西瓜,一雙鞋,一把扇子,一件衣服……

  摘到智慧星是不是變得聰明了,那要看小朋友會不會編兒歌了。

  出示兩組詞:鬧鐘 手表 柿子 棗

  (阿遠:給學生一點提示,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給學生思考的憑借,給學生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

  寫字:牛 羊

  讓學生觀察兩個字,先觀察“橫”,再觀察“豎”,教師板書。

  學生描一描,寫一個。

  師(總結(jié)):把路上看到的編成兒歌,可以把寫的字給爸爸媽媽看看。

  (阿遠感受: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有特色,教學的整體設(shè)計體現(xiàn)了與眾不同,能夠兼顧指導識字與朗讀。具體操作還要看教師的功力,課堂教學效果要看學生平時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比一比 篇14

  周    次 一 課次 2 授課課題 比一比 教    學 基本內(nèi)容 比較長短、高矮。課本第4~6頁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        初步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 2、        初步知道怎樣作長短、高矮的比較,初步懂得直接比較的思維方法。 3、        能準確地應(yīng)用長短、高矮的基本詞語表達出比較的結(jié)果。 教學重點 及難點 1、        知道長短、高矮的含義。 2、        初步懂得直接比較長短、高矮的思維方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huán) 節(jié) 設(shè) 計 一、復習。 了解學生對實際生活中長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認識。 二、新課導入。 1、取出一支吸管,問:這支吸管長還是短? 2、當學生說出答案或爭論時,再拿出分別比它短和比它長的兩支吸管,引起學生對剛才答案的懷疑。 三、新課教學。 1、明確比較的要求。 (1)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對單個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較。 (2)確定什么和什么比較,比較的標準是什么。 (3)比較時,要把兩物體的一端對齊,然后再看它們的另一端是否對齊,從而進行比較。 2、指導看圖p4(投影):圖上有什么? 3、看圖找一找比較這些事物的長短或高矮。 4、練習。 (1)看圖長的畫√,短的畫o。 (2)你還能在圖上找一找,比一比嗎? 5、小結(jié)。 6、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實物,分組進行比一比,相互講出比較的結(jié)果。 四、鞏固練習。 1、課本想想做做。 2、請聯(lián)系你身邊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質(zhì)疑。 六、總結(jié)。 七、作業(yè)。 運用已學的知識,找身邊熟識的事物比一比,說一說。   板書設(shè)計       執(zhí)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比一比 篇15

  活動目標:

  1、復習認識1-4的數(shù)字形,引導幼兒能用手指頭表示數(shù)字1-4。

  2、初步學習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活動準備:數(shù)卡1-4、點卡1-4。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兒歌引出活動主題:“一像小棍細又長,二像小鴨水中央,三象耳朵能聽話,四像小旗迎風飄。我們這首兒歌念到了數(shù)字寶寶4,那現(xiàn)在我們就請它們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吧。”

  二、基本部分

  1、游戲:我出幾你念幾。出示數(shù)字寶寶,請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yīng)的數(shù)字。

  2、用手指表示數(shù)字。

  師: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領(lǐng)?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數(shù)字寶寶嗎?

  教師帶領(lǐng)幼兒用手指表示1、2、3、4,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3、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一邊出示數(shù)字卡片一邊說出數(shù)字,請幼兒用手指來表示。也可請幼兒擔任小老師。

  4、游戲:找朋友。教師出示點卡,與幼兒一起學習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用數(shù)字卡片表示出數(shù)量。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一些小動物,他們說想給自己找一個數(shù)字寶寶做朋友,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它們吧!薄拔覀円黄饋頂(shù)數(shù)這張卡片上有幾只小狗!

  三、結(jié)束部分

  檢查數(shù)卡與點卡的對應(yīng)是否有誤,發(fā)放小貼紙鼓勵幼兒。

  師:“現(xiàn)在小動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們再來檢查看看它們都找對了沒有!薄靶游飩冋f謝謝大家?guī)椭鼈冋业搅俗约旱暮门笥,它們有禮物送給小朋友(發(fā)放貼紙),現(xiàn)在它們要回家了,下次再來和大家一起玩吧,再見!

比一比(精選15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比一比》,(3份)

    解放小學 王琳教學目標1、 認識幾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豎勾)和一個偏旁(提土旁)。2、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 比一比

    比一比(word版,請先用winrar解壓縮,再用word打開)第一課時:比長短、高矮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4頁的例題,第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學目標1. 經(jīng)歷對客廳場景觀察的過程,體會比較長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數(shù)學。...

  • 2.比一比

    教學內(nèi)容;國標本第三冊4、5、6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認識長短、高矮和輕重的含義,體會比較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

  • 比一比

    教師簡介:李幫志,男,26歲,?莆膽{,小學一級教師現(xiàn)于城口縣修齊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任教2003年從開縣師范畢業(yè)的我踏上了小學教育這班列車先后承擔過復式班、個人包辦教學工作,擔任過班主任、學校教研組長工作本人堅守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的教育...

  • 比 一 比

    一、教學內(nèi)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2頁。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同樣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學會...

  • 比一比

    使用教材 五年制小學課本《數(shù)學》第一冊(人教社)。教學內(nèi)容 比較的思維方法(第2頁)。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

  • 比一比

    使用教材 五年制小學課本《數(shù)學》第一冊(人教社)。教學內(nèi)容 比較的思維方法(第2頁)。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

  • 比一比

    一、教學內(nèi)容:原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2頁。 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大、小”“長、短”和“多、少”等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并初步理解“大”、“小”、“長”、“短”、“多”、“少”、“同樣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學...

  • 《比一比》

    一.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2.在情境中快樂地朗讀課文,體會農(nóng)家小院的可愛有趣; 3.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二.課前準備 錄象、識字轉(zhuǎn)盤、圖片、詞語卡片、動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 比一比

    一、教學要求: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l個筆畫和l個偏旁"少"。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 第四冊《比一比》(精選12篇)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教材第四冊第34~35頁教學目標: 1.能用符號示意萬以內(nèi)的數(shù)的大小,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

  • 《比一比》優(yōu)秀教案(精選17篇)

    課題:比一比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羊、牛、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1個偏旁少。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 《識字二·比一比》教學案例及評析(精選2篇)

    【設(shè)計背景】本篇課文體現(xiàn)的是一個溫馨的生活場景,槵樕峡诘捻嵨,便于朗讀,也容易理解。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是一種簡單的比較,一種充滿童真的比較。...

  • 睡覺比一比教案(精選2篇)

    設(shè)計意圖:孩子們的睡姿多種多樣,有的孩子睡覺時玩玩具,特別是有些孩子總喜歡蒙頭睡覺,這樣的睡姿對孩子的身體發(fā)育不利,還容易發(fā)生危險。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睡姿,專門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 《比一比》教案(精選17篇)

    教學內(nèi)容:比較長短、高矮。課本第4~5頁。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2、初步知道怎樣作長短、高矮的比較,初步懂得直接比較的思維方法。3、能準確地應(yīng)用長短、高矮的基本詞語表達出比較的結(jié)果。...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 | 挺进丰满老师屁股白浆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自拍亚洲 | 色爱激情网 |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 成人网在线看 |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 |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 另类人妻校园卡通技巧 | 精品中文在线视频 | 护士奶头又白又大又好模 | 午煮香蕉小辣椒 | 黄色做逼|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 | 九色porny丨首页入口网页 | 把护士强奷到舒服的动态图 | 久久中文字幕亚洲 | 性大片性大片免费 | 一起艹在线观看 | 国产色视频一区 |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 国产伦子系列沙发午睡 | 综合婷婷色 | 亚洲第一黄网 |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 AV中文字幕潮喷人妻系列 | 69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小说 | 日日插夜夜爽 | 野花韩国高清免费神马 | 久久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 天堂一区二区在线 |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 国产精品秘入口A级一区二区 | 亚洲黄色成人av |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 爱爱免费小视频 |